刘芋何 作品
21. 第 21 章
接下来的事很顺利,虽说家中人多,需要的杯子也多,但是傅则萦心里并不想先去满足每个人喝水的问题。她想的是尽快地实现自己先前的设想,想赶紧把简易的竹篮编出来。
毕竟不能总是用衣兜来兜。
新的衣服还没做出来,身上的衣服却已经脏得不行了。今日去村里,她就明显能感知到还是有人嫌弃地看着他们,觉得都是些邋遢的小孩。
回去她就得和上次一起买了布的姨娘商量下,得留出一个或两个人出来开始做件外衣出来。
虽说家中还有几位压根没干活的太太小姐,她可不敢劳烦她们,不然最后成衣的归属问题有的拉扯。
反正现在一天打回来的柴也够烧好几天,不用每天把所有人都派出去砍柴。
当然,准备不能只往一个方向走,所以制作更多的可用工具也是当下之急。
所以见众人没想到水杯个数的问题,她也乐得不提醒。
就乐见其成地按着大家以为的一棵竹子做水杯,一棵竹子片成竹篾用来编织。
帮莫大叔打下手的打下手,一旁收拾整理片好的竹篾的忙碌地收拾。
今日姨娘外出干活,姐妹们一天都在外忙活,哪怕回来一下,又是匆匆离去。
家中留下的不是平日里高不可攀的几个年长的嫡出小姐,就是话都说不明白的娃娃。唯一的同龄的傅则芃,成日里不是哭唧唧,就是娇滴滴地跟在她姨娘后。
这一日,傅则菊觉得自己过得难熬。
好不容易傅则萦她们回来了,又是在院子外忙活。
她本想跟出来的,可是刚到门口,就被屋外的寒气逼了回去。
她浑身上下抖了一下,太冷了。
过了不久后,她又想到姨娘小声跟她提到的要跟傅则萦交好的事。所以踌躇再三后,在众人忙得热火朝天时她也畏缩地出来加入其中。
哪怕她人小,手也娇嫩,力气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众人也完全乐见小姐妹的加入。
傅则萦知道很多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要一些处理,像什么泡水啊,或是水煮或是晾晒等。
其实她也不知道竹子需要怎样处理。但想就是去问懂的人,人家也不一定会告知。毕竟这个时候,一门手艺就是人家一代一代讨生活的手段。
就像傅家的医术一样,一些名贵的方子从来就只传继承人,医术也只会教授傅家男子,连女孩都不教,以防嫁人后带去别家。
医馆里请来的大夫,大家也都是只互相探讨众所周知的一些医术,稍有门道的就是个人本事了,只传自己收带的徒弟,哪怕傅家这个东家也不会知晓。
既然自己不清楚的她就不直接提出来了,到时候一样以探讨的名义引导着大家各种形式都尝试一下。
当然,忽悠一下小孩还可以,要是莫大叔这样的大人,还是避着点好些,免得被他看出异常。
这几日一起行事的几个兄姐毕竟年龄小,见识有限,她又不是直接展现一些一眼就让人觉得不可能会懂的事,她们定不会多思考。
毕竟哪怕是前世,我们十岁了,还有可能会相信妈妈口中那句:“你是我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
竹篾片完后,傅则萦对莫大叔说道:“莫大叔,竹篮子我们都不会编,一时也摸索不出来。要不麻烦您先帮着我们处理下杯盖吧?”
莫大叔爽快地应道:“好嘞!你说怎么做,我来帮着弄。”
“我想着家里用的杯子,琢磨了三个想法,想都试试,看最后哪种最好,能盖紧不掉。当然要是能有办法做到不漏水就更好了。”
“你说。”
见傅则萦准备开口说,几个小孩都围了过来,就数傅梓楠和莫吉黍两个最起劲。
傅则萧文静,但做事有一股干脆干练的劲,也是二话没说就跟在傅梓楠后面围了过来。
傅则苗见众人没有停下,虽说她性子柔弱怕事,但这几日和几人成日里混在一起,也形成了一种什么事大家都一起的习惯,也跟上傅则萧的步伐。
傅则菊人小,没人在意她,但是她犹豫了一小会儿,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虽然,其实,她们说什么,她也不是太听得明白。
傅则萦说:“这第一种,我想的是把衔接的凸缘做在杯身上,用锯子在杯口一寸处,略微短于一寸也行,浅浅地割一圈,然后依着这个深度把割印到杯口部位的竹子削掉,这样凸缘部分就出来了。然后把杯盖内里相应的刮掉一些,直至杯盖和杯身能契合上。”
“那我知道了,第二种方法是不是就是杯盖和杯身换个个儿?凸缘做在杯盖上,方法还是一样的!”莫吉黍立刻领会傅则萦的意思,同时还懂得举一反三。
傅则萦点点头,表示他说得没错。
几个女孩子自是还没转过弯来刚刚傅则萦和莫吉黍所说的。
付梓楠感觉自己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脑海中没有画面。毕竟莫吉黍成日里和村子里的小孩一起到处摸爬滚打,动手的机会多了,此时也显得灵泛些。
不过傅梓楠对这些丝毫没有察觉,而是很懂眼色接着追问众人想知道的第三种:“那还剩下另一种呢?”
傅则萦:“这第三种,凸缘还是做在杯盖上,不过另截取一小段刚好能嵌入杯盖而又不脱落的空心竹筒。原理和前两种也是一样的。”
莫大叔:“行,就按你说的,三种形制的各试做一个,看哪种做起来既密封性好又容易上手些,后续的我们就按这种来。”
傅梓楠:“那这种家里用的短款的,暂时就不做杯盖了,毕竟做起来费功夫。”
看着莫大叔按着傅则萦说的先把竹子按要求切好一段又一段。
傅则萧说道:“莫大叔,要不先把前面切好的竹段做出来,后面的先留着,看前面的是不是需要添补材料,我就是怕全切成段了,万一做的时候出现什么新的状况,我们描补不了,还要现去竹林里砍竹子。”
傅则萧也是基于自己以往做事的经历考虑到这一点的。
听到傅则萧如此一说,傅则萦心中恍然一拍,是啊,她就忘记了这一茬。又在心中想当然了。
只想到了分工后,一样的事情集中做,来提高效率,却忘了他们现在毫无实践成功的例子,无法保证事态会按部就班按照她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做事留有余地,是正确的。
“多亏六姐姐提醒,是该这样的。”
莫大叔没意见,于是剩下的竹子就先留在那,看今日能做到哪就用到哪?
按照傅则萦最开始的设想,在傅则萦指导,莫大叔动手,其他人打杂递东西、拿东西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53649|1615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配合下,几人把三种形制的水杯都做出了几个初制品。
看着简单粗糙,却也初见模样。
在条件有限,而大家又都不懂的情况下能做成这样,不管是莫大叔,还是傅则萦都已经很满意了。
其他傅家人,那简直就是惊喜。
毕竟她们跌落尘埃也好几天了,各种吃饭、喝水的不方便已经是家常便饭,现下家里能添补一些用具,那自然是大喜之事。
傅则萦虽说满意今日的成果,但是神情中也透露着一些遗憾。
果不出傅则萧所料,虽然傅则萦这次的设想大致没问题。
不过毕竟动手和理论不一样,真正动手时才知道很多东西一不小心就做错了,做坏了。这时候的确是需要替补材料。
她们今日做出来四个带盖的杯子,剩余的竹子简单切断,还能有四个家用的短杯。其余的材料都在制作过程中用废了。
不过这次好在是有了经验,莫大叔手上的功夫也是越来越顺畅。
当然,还没能解决的问题,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也反复群策群力了,但就是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也许只有那些手艺人才懂得,她们这些门外汉一时还真不容易摸索到。
这杯盖盖上,松一点,就容易掉落,起不到密封好方便携带的作用了。紧一些,密封倒是可以了,不过,且不说盖上不容易,就是喝水时打开也不容易,这一点不方便日常使用。
傅则萦倒是知道前世的水杯都是靠螺纹来起到连接的,但是他们现在又哪能做出螺纹呢?
也只能以后自己工具趁手了,再瞎捉摸一番吧。
成了,才好分享给大家。
毕竟是一件不知能不能做出的东西,她也不好现在就画出大饼拉着大家陪她一起浪费时间。
而且也不好解释螺纹这个东西,更不好解释她怎么知道螺纹这个东西。
只有现世存在的东西才好说出来,也就是主打一个地域信息差,这里不知,但别处有,所以大家也能容易相信。
傅则萦:“那莫大叔,今日就到这了,辛苦您了!我们也没有其他东西,只能借花献佛,用您自己做的这个杯子当作您的谢礼了。”
莫大叔乐呵呵:“不用费这个劲了,你们砍回来一棵树不容易,我就比你们轻松多了,家里还有几个半大小子。娃你说到这,大叔我也不和你客气,就想着你也让大叔按着这法子,自己家里做些杯子拿来使。”
毕竟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几代人的年代,这时傅家的法子,莫大叔是个实诚的人,虽说帮着人家做,人家也没防着他,他学会了,却也不好偷摸着来。
照现在这种情况,几天了,也没官府的人来找麻烦,傅家人是安全的。而且这群少爷小姐,都是肚子里有货的人,结交一下对他们这样在村里刨土的人只好不坏。
以后往来多了,串门时让人看见家里用这竹水杯多不好,还不如现在讨个说法,过了明路。
“大叔客气了,这法子本就没什么,还得是大叔您的手艺才能做成,您放心做就行。”
杯子本就不多,而且还是麻烦别人做的,能多留一个自然是好的。
傅则萧拿着杯子在手中看了看,又摸了摸,说:“大叔,您知道用什么可以给这杯口打磨光滑一些吗?不然怕伤到嘴。”
毕竟不能总是用衣兜来兜。
新的衣服还没做出来,身上的衣服却已经脏得不行了。今日去村里,她就明显能感知到还是有人嫌弃地看着他们,觉得都是些邋遢的小孩。
回去她就得和上次一起买了布的姨娘商量下,得留出一个或两个人出来开始做件外衣出来。
虽说家中还有几位压根没干活的太太小姐,她可不敢劳烦她们,不然最后成衣的归属问题有的拉扯。
反正现在一天打回来的柴也够烧好几天,不用每天把所有人都派出去砍柴。
当然,准备不能只往一个方向走,所以制作更多的可用工具也是当下之急。
所以见众人没想到水杯个数的问题,她也乐得不提醒。
就乐见其成地按着大家以为的一棵竹子做水杯,一棵竹子片成竹篾用来编织。
帮莫大叔打下手的打下手,一旁收拾整理片好的竹篾的忙碌地收拾。
今日姨娘外出干活,姐妹们一天都在外忙活,哪怕回来一下,又是匆匆离去。
家中留下的不是平日里高不可攀的几个年长的嫡出小姐,就是话都说不明白的娃娃。唯一的同龄的傅则芃,成日里不是哭唧唧,就是娇滴滴地跟在她姨娘后。
这一日,傅则菊觉得自己过得难熬。
好不容易傅则萦她们回来了,又是在院子外忙活。
她本想跟出来的,可是刚到门口,就被屋外的寒气逼了回去。
她浑身上下抖了一下,太冷了。
过了不久后,她又想到姨娘小声跟她提到的要跟傅则萦交好的事。所以踌躇再三后,在众人忙得热火朝天时她也畏缩地出来加入其中。
哪怕她人小,手也娇嫩,力气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众人也完全乐见小姐妹的加入。
傅则萦知道很多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要一些处理,像什么泡水啊,或是水煮或是晾晒等。
其实她也不知道竹子需要怎样处理。但想就是去问懂的人,人家也不一定会告知。毕竟这个时候,一门手艺就是人家一代一代讨生活的手段。
就像傅家的医术一样,一些名贵的方子从来就只传继承人,医术也只会教授傅家男子,连女孩都不教,以防嫁人后带去别家。
医馆里请来的大夫,大家也都是只互相探讨众所周知的一些医术,稍有门道的就是个人本事了,只传自己收带的徒弟,哪怕傅家这个东家也不会知晓。
既然自己不清楚的她就不直接提出来了,到时候一样以探讨的名义引导着大家各种形式都尝试一下。
当然,忽悠一下小孩还可以,要是莫大叔这样的大人,还是避着点好些,免得被他看出异常。
这几日一起行事的几个兄姐毕竟年龄小,见识有限,她又不是直接展现一些一眼就让人觉得不可能会懂的事,她们定不会多思考。
毕竟哪怕是前世,我们十岁了,还有可能会相信妈妈口中那句:“你是我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
竹篾片完后,傅则萦对莫大叔说道:“莫大叔,竹篮子我们都不会编,一时也摸索不出来。要不麻烦您先帮着我们处理下杯盖吧?”
莫大叔爽快地应道:“好嘞!你说怎么做,我来帮着弄。”
“我想着家里用的杯子,琢磨了三个想法,想都试试,看最后哪种最好,能盖紧不掉。当然要是能有办法做到不漏水就更好了。”
“你说。”
见傅则萦准备开口说,几个小孩都围了过来,就数傅梓楠和莫吉黍两个最起劲。
傅则萧文静,但做事有一股干脆干练的劲,也是二话没说就跟在傅梓楠后面围了过来。
傅则苗见众人没有停下,虽说她性子柔弱怕事,但这几日和几人成日里混在一起,也形成了一种什么事大家都一起的习惯,也跟上傅则萧的步伐。
傅则菊人小,没人在意她,但是她犹豫了一小会儿,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虽然,其实,她们说什么,她也不是太听得明白。
傅则萦说:“这第一种,我想的是把衔接的凸缘做在杯身上,用锯子在杯口一寸处,略微短于一寸也行,浅浅地割一圈,然后依着这个深度把割印到杯口部位的竹子削掉,这样凸缘部分就出来了。然后把杯盖内里相应的刮掉一些,直至杯盖和杯身能契合上。”
“那我知道了,第二种方法是不是就是杯盖和杯身换个个儿?凸缘做在杯盖上,方法还是一样的!”莫吉黍立刻领会傅则萦的意思,同时还懂得举一反三。
傅则萦点点头,表示他说得没错。
几个女孩子自是还没转过弯来刚刚傅则萦和莫吉黍所说的。
付梓楠感觉自己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脑海中没有画面。毕竟莫吉黍成日里和村子里的小孩一起到处摸爬滚打,动手的机会多了,此时也显得灵泛些。
不过傅梓楠对这些丝毫没有察觉,而是很懂眼色接着追问众人想知道的第三种:“那还剩下另一种呢?”
傅则萦:“这第三种,凸缘还是做在杯盖上,不过另截取一小段刚好能嵌入杯盖而又不脱落的空心竹筒。原理和前两种也是一样的。”
莫大叔:“行,就按你说的,三种形制的各试做一个,看哪种做起来既密封性好又容易上手些,后续的我们就按这种来。”
傅梓楠:“那这种家里用的短款的,暂时就不做杯盖了,毕竟做起来费功夫。”
看着莫大叔按着傅则萦说的先把竹子按要求切好一段又一段。
傅则萧说道:“莫大叔,要不先把前面切好的竹段做出来,后面的先留着,看前面的是不是需要添补材料,我就是怕全切成段了,万一做的时候出现什么新的状况,我们描补不了,还要现去竹林里砍竹子。”
傅则萧也是基于自己以往做事的经历考虑到这一点的。
听到傅则萧如此一说,傅则萦心中恍然一拍,是啊,她就忘记了这一茬。又在心中想当然了。
只想到了分工后,一样的事情集中做,来提高效率,却忘了他们现在毫无实践成功的例子,无法保证事态会按部就班按照她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做事留有余地,是正确的。
“多亏六姐姐提醒,是该这样的。”
莫大叔没意见,于是剩下的竹子就先留在那,看今日能做到哪就用到哪?
按照傅则萦最开始的设想,在傅则萦指导,莫大叔动手,其他人打杂递东西、拿东西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53649|1615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配合下,几人把三种形制的水杯都做出了几个初制品。
看着简单粗糙,却也初见模样。
在条件有限,而大家又都不懂的情况下能做成这样,不管是莫大叔,还是傅则萦都已经很满意了。
其他傅家人,那简直就是惊喜。
毕竟她们跌落尘埃也好几天了,各种吃饭、喝水的不方便已经是家常便饭,现下家里能添补一些用具,那自然是大喜之事。
傅则萦虽说满意今日的成果,但是神情中也透露着一些遗憾。
果不出傅则萧所料,虽然傅则萦这次的设想大致没问题。
不过毕竟动手和理论不一样,真正动手时才知道很多东西一不小心就做错了,做坏了。这时候的确是需要替补材料。
她们今日做出来四个带盖的杯子,剩余的竹子简单切断,还能有四个家用的短杯。其余的材料都在制作过程中用废了。
不过这次好在是有了经验,莫大叔手上的功夫也是越来越顺畅。
当然,还没能解决的问题,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也反复群策群力了,但就是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也许只有那些手艺人才懂得,她们这些门外汉一时还真不容易摸索到。
这杯盖盖上,松一点,就容易掉落,起不到密封好方便携带的作用了。紧一些,密封倒是可以了,不过,且不说盖上不容易,就是喝水时打开也不容易,这一点不方便日常使用。
傅则萦倒是知道前世的水杯都是靠螺纹来起到连接的,但是他们现在又哪能做出螺纹呢?
也只能以后自己工具趁手了,再瞎捉摸一番吧。
成了,才好分享给大家。
毕竟是一件不知能不能做出的东西,她也不好现在就画出大饼拉着大家陪她一起浪费时间。
而且也不好解释螺纹这个东西,更不好解释她怎么知道螺纹这个东西。
只有现世存在的东西才好说出来,也就是主打一个地域信息差,这里不知,但别处有,所以大家也能容易相信。
傅则萦:“那莫大叔,今日就到这了,辛苦您了!我们也没有其他东西,只能借花献佛,用您自己做的这个杯子当作您的谢礼了。”
莫大叔乐呵呵:“不用费这个劲了,你们砍回来一棵树不容易,我就比你们轻松多了,家里还有几个半大小子。娃你说到这,大叔我也不和你客气,就想着你也让大叔按着这法子,自己家里做些杯子拿来使。”
毕竟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几代人的年代,这时傅家的法子,莫大叔是个实诚的人,虽说帮着人家做,人家也没防着他,他学会了,却也不好偷摸着来。
照现在这种情况,几天了,也没官府的人来找麻烦,傅家人是安全的。而且这群少爷小姐,都是肚子里有货的人,结交一下对他们这样在村里刨土的人只好不坏。
以后往来多了,串门时让人看见家里用这竹水杯多不好,还不如现在讨个说法,过了明路。
“大叔客气了,这法子本就没什么,还得是大叔您的手艺才能做成,您放心做就行。”
杯子本就不多,而且还是麻烦别人做的,能多留一个自然是好的。
傅则萧拿着杯子在手中看了看,又摸了摸,说:“大叔,您知道用什么可以给这杯口打磨光滑一些吗?不然怕伤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