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焕然一新的轧钢厂
轧钢厂的清晨,阳光穿过薄雾洒在厂区的水泥地上,给冰冷的钢铁世界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七点整,厂区的大喇叭准时响起,播放着激昂的《社会主义好》。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进厂门,脸上不再是往日那种麻木疲惫的神情,而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精气神。
\"老易,老刘,你们今天来得早啊!\"同一个车间的王师傅远远地朝易中海、刘海忠一行人打招呼。
易中海紧了紧身上的蓝色工装,笑着回应:\"可不嘛,这不得早点赶到车间,咱们不是要集体学习嘛!\"
这样的对话在轧钢厂已经持续了两周。自从公私合营工作组进驻以来,这个曾经暮气沉沉的工厂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连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到七点半的时候,各个车间里,全车间的工人已经排好了队。工作组的同志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份《人民日报》,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他坚毅的脸上。
\"同志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周组长的声音洪亮有力,\"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易中海站在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周组长。
他们之前请张霖吃饭,得知要学习的时候,还抱着上边让学就学,学什么样也无所谓的态度。,但两周下来,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
\"老易,你说这公私合营真的能行吗?\"学习结束后,王师傅凑过来小声问道。
易中海擦了擦手上的油渍,认真地说:\"老王啊,你看看这两周的变化。以前咱们上班就是过得是什么日子,现在呢?车间干净了,机器保养好了,连食堂的饭菜都变好了。我看啊,这路子对!\"
\"可咱们厂是娄家的产业,这么一合营,娄老板能愿意?\"
\"娄老板不是也表态支持国家政策嘛。\"易中海拍拍王师傅的肩膀,\"走吧,该上工了。今天这批零件可得按时完成,不能给工作组丢脸。\"
与此同时,食堂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傻柱现在天天也来的挺早的。
他现在正指挥几个帮厨在食堂收拾卫生。现在不光后厨的卫生他们收拾,前边食堂的卫生他们也包了下来。以前其实也是后厨管,不过都是糊弄。现在每天都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的执行。
到了9点左右,卫生收拾完,大家开始准备起中午的午饭。
\"老常,白菜切细点!李师傅,今天的面得多和点,工人们干活卖力,饭量都见长!\"何雨柱抹了把额头的汗,心里却美滋滋的。
自从工作组来了以后,侯主任被拿下,食堂的经费增加了,食材质量有了保证,样式也丰富了不少。何雨柱终于可以施展他的手艺,不再只是做那些清汤寡水的大锅菜。
\"何师傅,今天中午做什么好菜啊?\"周组长不知何时站在了厨房门口。
\"哎哟,周组长!\"何雨柱连忙迎上去,\"今天有土豆炖肉、白菜炖粉条\"
“肉够吗能保证每个工人都吃到吗?”
“周组长,您放心,这每次准备食材都足足的,我们打菜也一视同仁,保证每个工人都能吃到肉。”
周组长笑着点头:\"好,工人们干活辛苦,伙食一定要跟上。对了,何师傅,我听说你以前在鸿宾楼学过艺?\"
何雨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能为工人阶级服务,是我的光荣!\"
\"说得好!\"周组长拍拍何雨柱的肩膀,\"等会儿吃完饭,我来找大家聊聊怎么进一步改善食堂工作。\"
中午吃饭时间,食堂里人头攒动。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饭,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推搡插队的现象。
\"哟,今天真有土豆炖肉啊!\"一个年轻工人眼睛发亮。
打饭的帮厨笑着说:\"工作组同志特意申请的,说是要保证工人同志的营养。下一个!\"
易中海端着饭盒找了个位置坐下,刚吃两口,就听见身后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哟,易师傅,这么积极学习,是想当劳模啊?\"
不用回头,易中海就知道是侯二。这小子是厂里有名的刺头,对工作组的到来一直耿耿于怀。
\"侯二啊,\"易中海转过身,平静地说,\"学习不是为了当劳模,是为了提高思想觉悟。你年纪轻轻的,更应该多学习。\"
侯二撇撇嘴,往嘴里扒拉了一大口菜:\"得了吧,我看他们就是做做样子。等正式合营了,咱们还不一定有以前好呢!\"
\"侯二!\"王师傅听不下去了,\"你看看这两周的变化,车间里机器故障少了,车间也干净整洁了,连食堂的饭菜都变好了,这不都是工作组的功劳?\"
\"就是!\"旁边几个工人也附和道,\"以前什么样你自己没见过?\"
侯二被大家说得脸上挂不住,嘟囔着\"走着瞧\",端着饭盒走开了。
下午的工作更加热火朝天。钳工车间,有条不紊;锻工车间,机器轰鸣;翻砂车间,干劲十足……
在外边巡视的工作组同志看到这一幕,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张霖也是明显看到了轧钢厂这些天的变化,甚至他感觉比工作组的同志更清晰。
因为在工作组来之前,他已经在厂子里待了小两个月了。那时候的工人什么状态,现在什么状态,他看不出来
公私合营好啊,至少在这个年代,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
不过,原轧钢厂的管理层,现在都已经成了摆设,每天来上班,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不出来了。每天等着工作组固定的上门谈心。
虽然还没正式的通知下发,不过他们也都明白了自己的最终‘下场’,能平稳落地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