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忽视的对手

与平淡祥和的七槐县不同,入冬后的京城似乎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之中。

从北域使团突然大张旗鼓的来犯,搞得所有人如临大敌,为此心慌了不少时间。

而在诗仙大人凭借一己之力赢得大胜之后,人们还未高兴太久,另一件事情便突然冒了出来。

大理寺少卿之死如一颗石子落入本就波澜的水面,顿时激起千层浪。

哪怕是底层的百姓都能感觉到,这件事之后,似乎京城闷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万福计。

两个年轻人正坐在大厅内喝酒,他们只要了一盘猪头肉,一碟花生米,望着窗外皑皑雪花,随口交谈着。

“我听老姑家的侄儿说,前些天送进宰相府的那具棺材里是大理寺少卿的尸体。”

说话的人神神秘秘。

“真假?大理寺少卿也不算是小官了吧?你会不会是听到了假消息。”

“不可能,那小子如今在吏部当值,听说因为这件事吏部尚书大发雷霆,害得他们下边的一帮人挨训,这几日雷丁心情很差,就像个火药桶一样。”

“怎么死的?”那人好奇问道。

透露消息之人神神秘秘朝旁边看了一圈,发现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一个男人正醉醺醺地喝着酒。

确保对方并没有偷听这边之后,才小声说道:“听说是诗仙大人……”

“怎么可能!”这个消息立即得到反驳,“诗仙大人是好人,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来?”

“你知道那日去宰相府送棺材的人是谁吗?一个个的都是颍州那边的县令,说起来他们都是唐大人的邻居。而且也不是不可能,唐大人本来就跟宰相不合,现在动手对付宰相的人很正常。”

“可……”

“喝酒喝酒。”看到门口又有人进来,透露消息之人立马转移了话题,不再多说这件事情。

隔壁桌醉醺醺的客人跌跌撞撞地起身,走出万福计。

他裹紧身上的衣物,在皑皑大雪之中行走着。

冷风吹拂而来,让酒意散去不少,人也略微清醒过来。

“虽然无法确定人是否被唐大人杀死,但此事绝对因他而起,一个大理寺少卿就这么死掉,还是崔仁师的门生……”

万欣想到这件事,不由地替唐欢感到心烦。

他不知道这种局面应当如何解决,即便是立过功,得到陛下赏识,背上一个朝廷命官的性命就是大事。

如此一来就彻底得罪了宰相一脉。

“可为什么这些天过来,宰相那边没有任何动作呢?那人被风光大葬,可对外传出来的消息却是因意外去世。”

万欣毕竟不是官场之人,甚至没有完全掌握万家,得到的消息有限。

只是跟唐欢的合作,以及二人不算糟糕的关系让他忍不住去打听一下,在关心着这件事情。

冒着风雪万欣往南区而去。

入冬前第一批房屋修建完毕之后,这位万福计的少主还是会偶尔过来看看,慰问一下大家,或是送一些粮食。

工程要等到开春才会继续,还有很多人的生活环境并不好。

花了一个多时辰见过南区百姓们之后,万欣准备离开这里。

可迎面而来的几道人影却让万欣忍不住皱起眉头,他靠向一边,不动声色地经过这些人。

待到对方一行人进入南区,万欣忍不住回头看去,嘴里喃喃道:

“为首的那个人似乎是雷丁,他来南区做什么?”

万欣很想跟上去看一看是怎么回事,但最终还是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没有贸然去这么做。

风雪愈大,直到傍晚时才逐渐消失。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加难以忍受的寒冷。

午后前来南区的一行人终于行色匆匆地离开南区,他们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前往宰相府。

书房之内,雷丁取下自己头上的兜帽,露出阴沉的脸。

在他身旁,是类似打扮,同他一起前往南区调查的宰相一脉官员。

此时众人脸上的表情都不是很好看,像是凝结了大片乌云。

崔仁师看出众人情绪,淡然道:“怎么回事,说吧。”

一人无奈开口道:“入冬前的南区改造计划让唐欢变成南区百姓心目中的救世主,每个人说起他时都像是再说一个菩萨,人们对他的敬意几乎达到了顶峰。”

崔仁师叹道:“南区百姓的人心最好拉拢,给一口饭吃,给一个睡觉的地方,他们就可以死心塌地地为你说话做事,可这些人倒也没那么重要,等到哪天有别人给出同样的价码,这些人会立刻倒向新的一方。”

雷丁沉声道:“可除了南区之外,京中百姓们对唐欢的态度也很值得在意,自从他替大庆赢下比试之后便一走了之,可即便如此,百姓们仍旧在日日谈论着他,将他当做救世主,如今他在京城的威望已经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朝中的文武百官无一人能比得上对方。

雷丁私下甚至看到过,只是因为嘴上不赞同旁人对唐欢的夸赞,两个百姓就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

似乎如今的京城里只能容许说糖化好话,而不能说他一个不好的字。

崔仁师叹息一声,“他倒是溜得很快,直接就向陛下请求躲回七槐县,本来还想找他一些麻烦,跑得倒是够快的。”

雷丁有些忍不住,问道:“相爷,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若是那些人说的不错,张大人可是被唐欢光天化日之下一刀砍死,最后尸首分离……”

“没办法,可以为他报仇,但不是现在。”

崔仁师脸色凝重,向众人透露道:“就在唐欢动手杀人之后,圣旨送到七槐县,同圣旨一起送到唐欢手里的还有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雷丁忍不住站起身,面色大惊。

“这怎么可能,大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送出过丹书铁券,怎么可能会送给一个小小的县令,陛下她是怎么想的?”

“唐欢难道已经深得帝心?”

一行人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每个人语气里都是满满的不可置信。

崔仁师面色平静,“以前是我们低估了他,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必须正视唐欢,他已经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对手。”

亲眼看着他从一个小角色壮大,这种感觉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