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七章 教练,我想种田!

和马钧交谈一番之后,韩浩对董顺有所改观,但远远没有到心悦诚服的地步。

因为比起下属的奉承,老百姓的称赞才更真实。

韩浩走到田间地里,只见老百姓们在田中劳作,怡然自得。

“荀郡丞,敢问此菜是何物?”

荀攸道:“这个叫做小白菜,乃是君侯从南华老仙处求来的种子,它一个多月就能成熟,亩产两千斤,丰收时甚至能亩产三千斤!最重要的是它耐寒,秋天也能种!”

韩浩大为惊奇,一个多月?两千斤?有了这个东西,就不会饿死人了!不愧是神仙赐予的种子啊!

“没想到董……赤亭侯有如此仙缘!”

荀攸感慨道:“幸好君侯提前种下小白菜,不然这八万饥民一股脑儿冲进河内,还不真知该如何是好!”

董利自称驱赶十万饥民,但他没这个本事,只来了八万人。当然,八万人已经很多了,八万张嘴等着吃啊!

董顺的计划是,从司马懿那儿讹……拉几万石粮的赞助,然后把官仓的存粮一放,杂以小白菜,就能支撑半年。现在把五谷丰登符一用,半年之后大丰收,根本不缺粮食!

五谷丰登符,是根据董顺的辖区大小而定的,董顺若是县令,就覆盖一县,董顺是太守,就覆盖一郡。

若以后董顺当了州牧,就覆盖一州!

韩浩以为自己听错了:“八万饥民?赤亭侯不驱赶吗?”

荀攸感慨道:“我们谋士都说要驱赶,但君侯竟全盘接纳,这是何等的仁心!”

韩浩顿时肃然起敬。

其实董顺的想法是,补充兵源的饥民青壮吃饭,以粟米麦饭为主,以小白菜为辅。修水渠和垦荒的饥民们则以小白菜为主,辅以米粥。

董顺刚说出来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然而荀攸等人都觉得太仁义了!什么叫饥民?不饿死就行,还有资格挑食不成?

韩浩沉默了,他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沿着田埂走着。

“是韩家大郎吗?”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把韩浩的思绪拉了回来。

韩浩打量着对方,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有些瘦小,脚上全是泥巴。

“我是你邻居啊!”

“王叔!”韩浩猛然想起来了,当年住在河内老家时,隔壁有两兄弟王健王林,本来颇为富裕,后来被儿子败光了,只能靠种田为生。

王健面露憨笑:“你小时候曾立志,要把河内建设得如洛阳一般繁华,人人都笑你,但我知道,你心里惦记着家乡呢!”

韩浩有些羞愧,他压根没有这个想法,回到河内纯粹是因为被活捉了……小时候说过的玩笑话,岂能当真?

王健眼睛一亮:“韩家大郎,你和官府的人走在一起,是不是也当官了?”

韩浩一下子尴尬起来,总不能在老家邻居面前说我是被俘虏的吧……别人衣锦还乡,我这是衣囚还乡啊!

荀攸接过话头道:“正是如此,太守董君侯已任命韩元嗣为仓曹,主管粮食仓储、征收和分配,是所有种田者的上峰!”

王健喜道:“出息了啊韩大郎,以前太守胡乱征收,有你在,我就不担心了!”

荀攸道:“仓曹算什么出息?韩元嗣深得太守器重,只要他认真履职,以后还有典农校尉和典农中郎将的位置等着他呢!”

王健连忙道:“太守真是慧眼识人,韩大郎这孩子我知道,最是认真细致,保准升职的!”

韩浩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到后边反而放开了,拍着胸膛道:“放心吧王叔,有我在,保证你们丰年有余粮,灾年不挨饿!”

荀攸道:“不,没有灾年。你还不知道吧,君侯是南华老仙的弟子,等播种结束后,他会登坛作法,有神仙庇佑,必定丰收!”

“什么?仙人手段?”王健又惊又喜,回头对众农民大声道:“我们太守是仙人!”

荀攸很严谨,纠正道:“不是仙人,是仙人的弟子。”

众农民管你这那的,听到仙人两个字先拜了再说,反正拜一拜又不花钱。

韩浩急了:“荀郡丞,你牛皮吹出去了,到了秋季没丰收,别人不得骂你们?”

荀攸呵呵一笑:“不是吹牛皮,君侯的本事你想象不到!而且不用到秋季,小白菜一个多月就成熟,很快就能见证了!”

见荀攸言之凿凿,把韩浩搞得不自信了。

难道是真的?

但反过来一想,若不是真的,董顺哪有信心养这么多饥民?

在农民的膜拜声中,韩浩跟着荀攸离去,走了好一段时间,韩浩才开口:“荀先生,王健是不是你找来的,特意在我面前露脸?”

荀攸摇头:“不是。是君侯交代的。”

韩浩愕然,董顺那么忙,还特意交代这点小事?

荀攸感慨道:“君侯看人太准了!马超、戏志才、麴义、庞德都是起于微末,他说是人才,就一定是人才!同样的,君侯说你是人才,那绝对不会错!”

韩浩心中一热,回到太守府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去见董顺。

然而事到临头,他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反而是董顺找了话题,他神神秘秘地拿出一些种子,摊开手掌亮给韩浩看:“元嗣,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韩浩老老实实地摇头。

董顺道:“这是棉花种子!”

“棉花?”韩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

董顺换了个说法:“洛阳流行的身毒棉布你知道吗?”

身毒(hindu),就是这个时代的印度,有身毒人拿棉布来洛阳城贩卖,确实比汉人的衣物更能御寒,而且柔软舒服。

可惜身毒实在太遥远,每次运不了多少,导致身毒棉布做的衣服格外昂贵,每一件甚至达到了十多万钱!只有达官贵人才买得起。

韩浩眼珠子都直了:“这棉花种子种下去,能收获身毒棉?”

董顺摇头。

韩浩心想也是,身毒棉那么贵,若是能种出来,岂不是全郡人都要发财?

董顺继续道:“我们种的,不是身毒棉,而是河内棉!不过,我要把它当成身毒棉来卖,卖高价!你想一想,一年之后,我们河内的普通农民都穿得起棉衣,那是何等的景象?”

韩浩光是想一想,都兴奋得浑身颤抖。

“我知道你感于张扬的恩义,不欲与他为敌,我不让你打仗就是。”董顺俯下身子,正色道:“元嗣,你想种田吗?”

韩浩激动得跪倒在地,颤声道:“君侯,我想种田!”

董顺给了他太多惊喜,无论是龙骨水车、曲辕犁、小白菜还是棉花,都说明董顺是个注重民生之人。

那我种田狂魔韩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