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本来就是逆子

董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消化完内心的震惊。

之前说错了,不是坑爹,而是爹坑我!你暗中掌握了三大势力,为什么不知会我一声?搞得我差点派兵把杏花村给灭了!

“观主,既然你是我父亲这边的,那能不能别追杀庞德了?”

苦松子有些错愕。

苦茶子道:“太守,都这时候了,你还惦记那破庞德呢?”

董顺道:“他是我重要的部下,我相信他不会把伪钱交给士族。”

苦松子沉吟道:“既然太守开口了,贫道岂能不给面子?不过若是那庞德惹出什么祸事来,还请太守一力承担责任。”

董顺道:“当然,不消观主提醒,反倒是观主需要小心,你们杀了庞德的兄长,他很可能会找你们寻仇。”

苦茶子奇道:“师兄,你杀了庞功吗?”

苦松子一脸纳闷:“没杀啊,谁说的?”

董顺奇道:“明明是你们亲口说的,什么用自己的方法让庞功保守秘密,还说世上再也没有庞功这个名字,难道是想抵赖?”

苦茶子翻了个白眼:“我们出家人的保守秘密的方式,不就是让他出家么!”

啊这!

苦松子道:“他在豫章郡一处道观出家,道号若元子,不要再叫他庞功了。”

原来“世上再也没有庞功这个名字”是这个意思……道号肉圆子是什么鬼啊!

董顺松了一口气:“没死就好。”

苦松子道:“何止是没死,他还成亲了,妻子有孕在身,不知道明年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道教分为全真和正一,正一是可以成亲生孩子的,比如《倚天》中的武当宋远桥就有儿子,而天师道更是代代相传,张天师的位置都是传给儿子,成为下一代张天师。

董顺心中吐槽,好你个若元子,你在山上娶妻生子过着神仙日子,却不知道你弟弟庞德在这儿苦大仇深……

不过既然庞德的兄长尚在人间,那么庞德对天师道的仇恨自然就消除了,董顺更有信心把逃亡的庞德带回来。

因为他早就升级过神识追踪法,能同时存在两个追踪标记,一个放在典韦身上,在庞德逃离之前,董顺以最快的速度把第二个标记给打上了。

所以带回庞德是迟早的事情——除非这家伙真的想不开,把伪钱证据给了士族。

典韦三人有说有笑,因为接下来该头疼的不是他们,而是董顺。

我该怎么向将作大匠解释?这事儿都是我爹搞的,请你回洛阳去找我爹的麻烦吧?

董顺用手指头钻着太阳穴,好让自己变得清醒一点。

形势又变了,这河内郡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

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好消息的,首先是庞德的兄长没死,庞德依然可以拉拢归队,其次是杏花村、隐宫和天师道这三大组织都成了自己人。

董顺对河内郡的掌控大大增强!

周仓原本还叫嚷着找典韦报仇,结果一转眼典韦成为了座上宾,他有点不适应。

“杨丰是杨丰,典韦是典韦,现在兵力不足,我们要联合典韦对付杨丰。”董顺嘱咐道。

想当初十一路诸侯讨董,哪个太守拿不出上万兵?甚至还有两三万兵的!而董顺刚到河内郡,还来不及募兵就连环遭遇这么多事,他甚至怀疑背后有人搞鬼。

荀攸建议暂时不要征兵,因为现在正是春耕时,青壮年在家里种田保证粮食才是正经事。

董顺向来赞同“民以食为天”,便采纳了荀攸的建议,搞得现在依然只有九千兵,还多亏了白波贼李乐那一千降兵,谢谢你,李乐。

正思忖时,荀攸找上门来了:“君侯,出大事了!”

董顺一惊:“什么事?”

就不能让我安静地歇息两天吗!

荀攸道:“现在各县都在传谣言,说董太师在河内私铸小钱!”

董顺深吸一口气:“不是谣言,确实是我爹干的,但我事先不知情——荀先生你也知道这一点,才不建议我查下去吧?”

荀攸笑了笑,心道:我的建议没用啊,你还是查了。

周仓愤然道:“这庞德,枉君侯这么相信他,他还是背叛了君侯,到处传播消息!”

荀攸道:“不是庞德,谣……消息扩散速度极快,仅仅半天就席卷了怀城附近几个大县,显然是有势力的人在从中推波助澜,庞德哪有这样的本事?”

董顺沉声道:“或许是司马家出手了。”

荀攸点头表示赞同。

不怪马超,如果马超带着一百兵就能阻拦司马懿,那么也太小看司马懿了。能够拖延一阵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周仓道:“会不会是庞德告诉了司马家,然后司马家扩散了这个消息?”

也不怪他不信任庞德,他和庞德认识才区区十天,知人知面不知心,确实没有信任的理由。

董顺闭上眼睛,然后再睁开:“庞德根本不在温县。”

荀攸奇道:“君侯怎么知道?”

别问,问就是仙家道法。

周仓对董顺近乎盲信,道:“如果不是庞德泄漏的,那司马家为何能知道这个消息?如果司马家早就知道,又为何这个时候才散布?”

我也不清楚,河内郡就是这么邪门,解决了一个问题,马上会冒出两个问题。

荀攸道:“现在的燃眉之急不是搞清楚消息来源,而是要封锁消息!如果伪钱的事情继续扩散,会严重影响太守的威望。而且流言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君侯与父亲不和,反对铸小钱!”

貂蝉道:“这是离间计!我赞同荀先生的方法,必须封锁消息,否则董太师会通过朝廷来施加压力,你就更被动更难受了!”

董顺却道:“不,堵住别人的嘴有什么用?你越不让人说,他们反而越好奇!”

“那怎么办?”

董顺斩钉截铁道:“我反对铸小钱!明日就在太守府前,公开销毁铸钱的模具!”

荀攸愕然:“那岂不是正中流言的下怀?”

董顺龇牙笑道:“应该是反过来,流言歪打正着,猜中了我的心思。离间计是吧?幸好我本来就是个逆子!铸小钱等于饮鸩止渴,我不为也!”

钱不够就多铸钱?根本就是目光短浅!历史上董卓确实铸了小钱,下场是什么?三国志记载是“谷一斛至数十万”!几十万钱买一斛谷,经济系统完全崩坏,人们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这董胖不当人啊!

董顺宁可忤逆父亲,也不允许这种事发生,至少绝对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

有一点不对,不是“宁可忤逆父亲”,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忤逆父亲。

荀攸大喜:“君侯有如此决心,攸必竭诚相助!”

荀攸的手指微微颤抖:我果然没看错人,君侯是那种为了百姓而不惜与父亲作对的人,这是大义啊!

其实主要是为了和父亲作对,大义什么的只是捎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