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下一个被翻牌的还是个摊儿。


“作为皇子,你肯定没吃过臭豆腐吧?”


十月末的凉爽天,胤禩胳膊上的汗毛一下就炸起来了,反射般撒了个谎:“吃过。正阳门大街多的是。”


“哦?”郭绵一挑眉:“那你一定要尝尝,三百年后这道传统小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胤禩:……


好在臭豆腐没有那么入味,刮一刮表面的辣椒油,勉强能下口。


“味道怎么样?”


郭绵这一问才叫他头疼,因为除了辣味,他其实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味道,得结合她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瞎编。


之后他们又吃了卤煮火烧、炸灌肠、爆肚粉、炒肝、豌豆黄,最后进了一家正儿八经的饭店——东海龙宫海鲜火锅。


郭绵发慈悲要了个鸳鸯锅底,然后带着胤禩去前面水箱点菜,里面很多胤禩没有见过的品种,比如帝王蟹,海胆,澳龙、澳鲍,象拔蚌等。看得出来,他每种都想试试。


清朝早期,皇宫里很少吃海鲜,就算吃,用的一般是晒成干的,比如干海参、干鲍鱼、鱼翅、瑶柱等,极少食用新鲜的。一是因为游牧民族入关时间不长,保留了原来的饮食习惯,吃不惯海物,二是运输条件实在有限。


不过海味一向是官员和豪门大户招待贵宾的必备品,因而胤禩觉得,他的隐忍和付出,得到了郭绵的认可。这一顿,就是奖赏。


尤其当他看到服务员放到桌上的账单后。


这一桌也是三千六。


火锅咕嘟咕嘟冒着,郭绵将变红的龙虾夹到胤禩碟中。


胤禩在盯着大堂的柱子上的电视——那上面正在播一则华国向难民国家提供粮食援助的新闻。


胤禩想起在地铁口遇到的难民,不禁为华国现在的强大感慨:这是个史无前例的盛世,真让人眼馋啊。


他放下筷子,急切地问:“上次来,我对你们的国家有过简单的了解,你们的疆域和大清一致,人口却翻了十倍,且人人都能衣食无忧,还有余力庇护其他国家。我很不解,在耕地面积不增反减、多数百姓不事农耕的情况下,如何让国家物阜民丰?”


郭绵把火关小,思索着答道:“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提升粮食产量,我们用的粮食种子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培育和改良,具备高产、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和科学的施肥方法,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状况合理调配水量、肥料,便能极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另外,我们还有温室大棚,可以打破季节限制,四季都能产出新鲜蔬果。


另一个是进口。大清闭关锁国,现代则是全球开放。我们经济发达,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生产出大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赚取了丰厚的外汇。然后用这些外汇从国外购买我们所需的粮食等农产品,而且我们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确保了粮食进口渠道的畅通和稳定。”


胤禩听完极为振奋。


只不过,对于‘现代化灌溉技术’、‘科学的施肥方法’,他没亲眼所见,想象力有限。


对于‘温室大棚’、‘外汇’、‘高附加值产品’这些陌生词也只能理解五六成。


至于‘进口’,受限于大清的运输条件,成本太高,恐怕难以实现。


郭绵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解得没有那么精深,只好从农业部官网上搜出一堆宣传片给他看。


他看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末了双眼发光地看向郭绵:“方才看到的收割棉花的车,如何买?”


“……你想把它带回去?”


胤禩抿着嘴摇了摇头,半晌才低声道:“只是想驾驭一番。操控如此庞然大物,感觉一定豪情满怀,畅快之至。”


……男人果然都是机械控。


“不管你准备带来什么或者带走什么,最好先弄明白穿越规律,不然的话,很可能计划赶不上变化。”


胤禩深以为然,“姐姐可有眉目?”


郭绵摇头道:“我们一起捋一捋。”


“好。”


“你留给关宇的卷轴上说,你每次来停留的时间不定,有没有说多久来一次?”


胤禩摇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37393|1626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你第一次来,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十五,当时发生了什么?”


胤禩将自己在奉先殿内祈愿被香头烫了手一事如实相告,又道:“我也曾以为,是大清历代先皇的神力将我送至此处,可是回到大清后,我又去奉先殿祈求多次,不可行。”


“你试的时候,完全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吗?”


“是,除了时间。”胤禩沉吟道:“我没能等到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康熙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在收到你回信的当日,我便第二次穿越了。”


“六月……所以你这次回来较上次离开时,真的过去了三百天。”


还以为那句‘三百个日夜的思念’是夸张。


胤禩点头,问:“那姐姐这里过了多久?”


“一个月。”


胤禩心中陡然涌起一阵强烈的失落与不安。


他与郭绵虽然跨越三百年相见,彼此之间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时间鸿沟。若这巨大的时间差无法消弭,用不了多久,他的年岁便会追赶上此刻的她。


可他命数已定,不过四十五载春秋。在这短短一生中,能陪她或者说,能拥有她的时间,就像流星一闪即逝。


郭绵无法体会他此刻的感受,全副身心放在破解穿越之谜上,“那天发生了什么?”


胤禩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上次是一年,这次是三百天,时间差在慢慢缩小,老天爷不会那么残忍。


待心情慢慢平复,他才开口:“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我倒是觉得,姐姐的信才是关键。唯有你愿意见我,我才能‘奉召而来’,来得快慢,取决于你想见我的程度。”


郭绵失笑,“你真当我是神仙啊?”


“是。”胤禩深深凝望着她,眼里残存着淡淡的伤感。


“如果我是神仙,早把祝京这种人渣捏爆了。”


胤禩却道:“姐姐若读过《封神榜》和《西游记》便知,神仙除魔需要法器加持,亦要经过一番磨难,不会一蹴而就,而今我便是姐姐召唤来的法器,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将他捏……捏爆。”


郭绵:……这小古董迷信得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