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双喜临门乡里酸话不断
林晓深知村里的闲言碎语如刀,为了让翠兰风风光光嫁进林家,也为了堵住那些悠悠众口,她急忙拉着父母坐在堂屋,一脸郑重地说:“爹,娘,咱给翠兰下聘礼时,得多加一头猪。翠兰是个好姑娘,不能让她因为那些闲话受委屈,咱得把面子给足咯。”林父听后,大手一挥,爽朗应道:“闺女说得对,就这么办!咱不能亏待了人家姑娘。”林母也点头附和:“是这个理,多添些聘礼,也好让胖婶儿和翠兰心里舒坦。”
在一个阳光暖煦的日子,林晓把给陈婉和翠兰准备的聘礼首饰摆在桌上,仔细比对,确保两边毫无差池,公平得挑不出一丝毛病。那些金银簪子、翡翠镯子在日光下闪烁着温润光芒,件件都是精挑细选。
送聘礼那天,胖婶儿一打开礼盒,瞧见里头琳琅满目的首饰,眼眶瞬间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她颤抖着双手,轻轻拿起一支金簪,声音带着哽咽对翠兰说:“闺女啊,你看看这些,都是林家的心意。娘和你爹没啥大本事,没能给你多添些嫁妆,好在林家厚道。这些聘礼你都带回林家去,可别寒酸了,这不仅是你的底气,也是咱家的体面呐。”
胖婶儿顿了顿,抬手抹了把眼泪,接着语重心长道:“以后你嫁过去,和林家老三好好过日子,千万别惦记家里。我和你爹身子骨硬朗,还能干得动,不用你贴补娘家。只要你在婆家过得舒心,我们就知足了。”
翠兰眼眶泛红,重重地点头,伸手抱住胖婶儿:“娘,我都懂,我会好好过日子的,你们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母女俩相拥,满是不舍与牵挂,一旁的林晓看着这一幕,也不禁动容,心中默默祝福着这对新人未来的生活幸福美满。
林家人浩浩荡荡地抬着聘礼往胖婶儿家的热闹让村里人羡慕不已,除了丰厚的金银首饰、绸缎布匹,一头肥硕的猪格外显眼。村里的人纷纷围过来看热闹,一时间议论纷纷。“林家可真大方,这聘礼下得太有诚意了。”“是啊,看来林家是真心看重翠兰。”听着这些话,胖婶儿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满是欣慰,翠兰也红着脸,眼中透着幸福。
距离翠兰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胖婶儿心疼闺女,家里的活儿一概不让翠兰沾手,自己忙前忙后,还喊上了自家亲戚,一同给闺女缝制喜被。
屋内,针线穿梭,女眷们围坐一团,欢声笑语不断。胖婶儿戴着老花镜,手中针线上下翻飞,眼神里满是温柔与不舍。舅娘手脚麻利地整理着布料,笑着开口:“兰儿可真是好福气,这林家大方,人又厚道,以后咱们翠兰可就进了福窝了!”
胖婶儿嘴角上扬,眼中却隐隐有泪光闪烁:“是啊,只要她能过得好,我就放心了。”翠兰坐在一旁,脸颊绯红,满心期待又夹杂着对娘家的眷恋。
“可不是嘛,”姨母也跟着搭话,“林家的家风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好,翠兰嫁过去,肯定错不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都是对翠兰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翠兰轻咬下唇,眼中满是感动:“我都明白了,我一定会好好过日子的。”胖婶儿轻轻摸了摸翠兰的头,说:“闺女,到了婆家要懂事,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屋内洋溢着温馨与幸福,大家齐心协力,将对翠兰的祝福一针一线缝进了喜被里。
婚期渐近,陈府内一片忙碌。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陈镇长书房的案几上。陈镇长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握着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正是为女儿陈婉准备的嫁妆单子。
听到脚步声,陈镇长抬眼,见陈婉走了进来,便招手示意她坐下。陈婉莲步轻移,在父亲对面落座,目光落在父亲手中的纸张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陈镇长将嫁妆单子递给女儿,温和地开口:“婉儿,你看看,这是爹为你准备的嫁妆。”陈婉双手接过,展开单子,一行行看下去。只见上面罗列着:良田百亩,铺子三间,皆是镇上繁华地段的旺铺;还有金银首饰,翡翠玉镯温润,珍珠项链莹亮,红宝石发簪鲜艳夺目;更有珍稀古玩,名家字画,每一件都价值不菲。此外,还有四季衣裳,绫罗绸缎制成,绣工精细,花样繁复,光是嫁衣就准备了好几套,从正红色的凤冠霞帔到浅粉色的日常吉服,应有尽有。
看着看着,陈婉的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放下单子,起身走到父亲身边,屈膝跪下,哽咽着说:“爹,您为女儿费心了,准备这么丰厚的嫁妆。”陈镇长伸手扶起女儿,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傻闺女,你是爹的心肝宝贝,你这一嫁,爹就盼着你在婆家能过得舒心。这些嫁妆,既是咱家的底气,也是爹对你的疼爱。到了林家,别受委屈,要是有什么难处,就回来说。”
陈婉连连点头,泪水夺眶而出:“女儿明白,多谢爹。”父女俩相对而视,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屋内弥漫着浓浓的温情 。
婚期一到,林家老宅热闹非凡,邻里乡亲纷纷赶来帮忙。林老爷子精神矍铄,林老太满脸笑意,两人不住口地夸赞:“这俩孙媳妇找得好,知根知底的,性情也好,往后一家人齐心,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打头的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高举着写有“林”字的大红灯笼,鲜艳夺目。新郎林家昌和林家安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大红喜袍,胸前的大红花随着马儿的步伐轻轻晃动,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期待。
迎亲队伍特意赶在黄昏前出发,按照习俗,翠兰的迎亲队伍也在周边村子绕了一大圈儿。一路上,伴郎们站在花轿旁,不停地向路边的乡亲们撒着喜钱和糖果。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追着跑,小手在空中挥舞,争抢着这份甜蜜与喜悦。老人们站在一旁,脸上挂着笑容,不住地念叨着“喜事啊,真是喜事”,看着迎亲队伍远去,眼里满是祝福。
一时间,乡间小路上满是欢声笑语,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硝烟弥漫,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味道。迎亲队伍渐行渐远,带着两个新媳妇,也带着两家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朝着林家老宅走去。
婚礼现场张灯结彩,大红的喜字贴满了林家老宅的每一处角落。新人拜堂环节,热闹得让人忍不住欢呼。林家昌和陈婉、林家安和翠兰两对新人,身着华丽的喜服,在司仪的高声唱喏下,缓缓步入堂中。
先是一拜天地,新人齐齐转身,对着天地牌位深深鞠躬,寓意着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接着二拜高堂,林父林母端坐上位,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看着儿子们成家立业,他们多年的辛苦都化作了此刻的幸福。新人拜下,林父林母忙不迭地递上红包,嘴里念叨着祝福的话语。夫妻对拜时,两对新人相视一笑,眼中爱意流转,现场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
酒席间,林家众人更是欢喜得不行。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上桌,酒香、菜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林文俊和妻子文氏忙前忙后,热情地招待着亲友。文氏笑意盈盈,给每一桌的宾客添茶倒酒,林文俊则在一旁和大家寒暄,感谢大家前来参加婚礼。
大伯母和三婶儿也没闲着,穿梭在酒席间,帮忙上菜、收拾碗筷。大伯母扯着嗓子喊道:“今儿个是大喜的日子,大家敞开了吃,不够再添!”三婶儿也附和着:“对对对,吃好喝好!”两人一边忙活,一边还不忘打趣几句,逗得宾客们哈哈大笑。
看着热闹的场面,大伯母转头对林父林母说:“老二啊你和弟妹,今儿个你们就和老爷子、老太一起,好好享受这喜事,招待人的事儿有我呢,其他杂事儿都交给我们,你们啥都不用管!”三婶儿也在一旁欢喜的应着。林父林母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幸福:“那就辛苦你们了,今儿个多亏了大家帮忙。”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婚礼继续进行着,浓浓的亲情和喜庆的氛围,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
婚礼现场热闹非凡,张灯结彩。陈婉的嫁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绸缎、金银、田契、铺子地契,样样贵重,摆满了一整个院子,彰显着陈家的雄厚家底,引得众人连连惊叹。翠兰的嫁妆虽比不上陈婉,却也远超乡邻,几大箱的精美衣裳、实用的家具,还有不少压箱底的银钱,足够她在林家安稳度日。
酒席上,众人一边品尝着丰盛菜肴,一边对两份嫁妆议论纷纷。一些人眼中露出羡慕,嘴里不住夸赞林家娶到好媳妇,可也有几个心思狭隘的人,酸溜溜地开口:“哼,陈家有钱那是自然,可翠兰家凭啥也能拿出这么多嫁妆,指不定背后有啥门道呢。”这话一出口,周围人纷纷投来异样目光,可那人却仍自顾自说着,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另一个附和道:“就是,说不定是林家故意充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众人虽觉得这话刺耳,可也被挑起了好奇心,一时间,关于嫁妆的讨论盖过了婚礼的喜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全然不顾还未散席的场合,场面有些失控。
正当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林晓察觉到了异样,她放下手中的酒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人群中间。脸上挂着礼貌又不失威严的笑容,朗声道:“各位叔伯婶子,今日是我两个弟弟大喜的日子,大伙能来捧场,我们林家上下都高兴。嫁妆这事,都是两家人的心意,陈家疼闺女,给得丰厚;我家也看重翠兰,尽力准备。不管多少,都是为了让小两口往后日子能过得舒心。大家吃好喝好,莫要因为这些,坏了这喜庆的氛围。”林晓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众人听了,都觉得在理,那些说酸话的人也自觉没趣,闭上了嘴。
这时,林家昌和陈婉、林家安和翠兰两对新人相互搀扶着,一桌一桌向宾客敬酒。陈婉举止优雅,面带微笑,轻声向大家道谢;翠兰虽有些羞涩,却也大方地回应着宾客的祝福。看着新人恩爱的模样,宴席上的气氛又重新热闹起来,大家纷纷送上真挚的祝福,之前的不愉快仿佛从未发生过。
酒足饭饱后,宾客们陆续告辞。林家老小忙着送客,感谢他们的到来。林父林母站在门口,看着离去的人群,心中满是感慨。今日的婚礼,虽有些小插曲,但好在一切顺利,两个儿子都成家了,林家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夜深了,林家院子渐渐安静下来。新人回到新房,陈婉和翠兰各自坐在床边,看着屋内的布置,心中既紧张又期待。林家昌和林家安走进来,看着自己的新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轻轻坐在妻子身旁,握住她们的手,轻声说着贴心的话。这一夜,两对新人在甜蜜与憧憬中,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新生活,而林家也在这喜庆的氛围里,迈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