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孝道压人人不忍
赖婆子手脚麻利,带着巧儿和燕儿将茶水、槽子糕、炒瓜子、炒花生一一摆上桌,刘大山带来的野果子也被精心装盘呈上。
老宅的几个孩子眼睛一下子就直了,像是饿狼见了肉,也不顾场合,伸手就往桌上抓。槽子糕的碎屑掉落在地,炒瓜子和花生被抓得四处散落。林文俊夫妻满脸嫌弃,却又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只能撇着嘴,暗自翻着白眼。
林晓一家冷眼看着这一幕,神色平静,不加理会,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像是在等待一场即将开场的好戏。林父林母神色淡定,偶尔对视一眼,眼神中透着几分对老宅人的了然。林晓双手交叠放在膝头,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静静地看着老宅的众人,那眼神仿佛在说“且看你们要如何表演”。
林老爷子和林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浑身不自在,双手局促地在膝盖上搓来搓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老实巴交、没什么本事的老二一家,竟能有今日这番风光。老宅的人一贯瞧不上老二家,如今这般场景,让他们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满是后悔和尴尬,却又放不下身段,场面一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只有孩子们抓吃食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
林父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略显尴尬的沉默。他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恭敬又不失分寸的笑意,对着林老爷子和林老太太说道:“爹娘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这会子不早不晚的,家里也没啥好东西款待爹娘,先喝口茶水,解解渴。”说着,他转向大嫂,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老大家的,你去准备晚饭,你爷奶难得来一趟,就在这吃了再回老宅。”大嫂连忙点头应下,转身准备去厨房忙活。
林父挺直脊背,目光只专注在自己爹娘身上,对老宅其他人投来的或热切或急切的眼神,仿若未觉。他微微前倾身子,恭敬又温和地说道:“爹娘,一路过来辛苦了,先歇歇,喝口茶。”那姿态里,满是对长辈的敬重,却也隐隐有着疏远他人的界限感。
林母和林晓见状,莲步轻移,款摆而至。林母端起茶壶,动作轻柔又娴熟,将滚烫的茶水稳稳注入杯中,热气升腾,茶香四溢。林晓则笑意盈盈,双手捧着茶杯,递到老两口面前,声音软糯又清甜:“爷爷奶奶,尝尝这茶,再吃些点心,都是文方特意寻来的。”她眉眼弯弯,真诚的模样让人瞧着心头一暖。
姑姑翠娘和姑父夫妻二人,只是简单又礼貌地唤了声“爹娘”,便安静地坐在一旁,不再多言。他们的神色平静,带着些许置身事外的淡然,似乎早已习惯了老宅里这些复杂的人情往来,明白此刻最好的应对便是不多掺和。
林晓又转身,手中的茶壶未凉,笑意也未减。她走到大伯和三叔面前,微微欠身,姿态优雅地为他们倒茶,轻声说道:“大伯、三叔,喝茶。”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四周。倒完茶后,她又快步回到父母和大哥身旁,笑着催促:“爹娘、大哥,快坐下陪爷奶好好说说话。” 这般周到又妥帖的安排,既照顾了长辈的颜面,又巧妙地主导着场面,让众人在这看似寻常的寒暄里,感受到林家如今的底气与变化 。
林老爷子坐在椅子上,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脑海里回想着来时路上秀才孙子交代的话,挺直了腰杆开口说道:“我们这时候来,也是想着能帮上啥忙不。老二家这么大动静,这是咋地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眼打量着四周,看似不经意,实则将那些崭新的家具、精致的物件尽收眼底。
老爷子心里清楚,二儿子家一直普普通通,突然这般阵仗,肯定有缘由。他这么问,既是真好奇,也是想探探口风,看看能不能为老宅这边谋些好处。话落音后,他端起茶杯,浅抿一口,目光从杯沿上方射出,偷偷观察着林家人的反应 , 屋子里的空气似乎都因为他这一问,而变得有些微妙 。
柳文方和林晓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默契十足,而后一同看向林父林母,那眼神里满是信任与依赖,仿佛在传递着共同面对一切的决心。
林父挺直腰杆,不卑不亢地开口:“文方来家给晓儿下聘礼,这孩子懂事又贴心。瞧见家里缺这少那,就把样样都置办得齐全。谁知道这么一来,竟引得村人都来凑热闹。说到底,不过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罢了。”林父的语气平和,可话语里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交代出来。
林老爷子听到这话,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瞬间想起当初分家时,除了这个快塌了的小院子和两亩贫瘠的薄田,啥也没给老二一家子,就把他们扫地出门。如今面对老二家突如其来的富足,再想想自己当初的绝情,心里五味杂陈,一时羞愧得不敢再出声。
林老太可不管这些,她心急火燎地拉住儿子的胳膊,扯着嗓子叫嚷道:“老二,我是不是你亲娘?这些年家里日子过得苦,文俊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光宗耀祖,谁容易啊?你可太伤爹娘的心了!你如今满院子的家当,够你们一家子好吃好喝过上好日子,难道就分不出点穿的给我们?”说着,她就像发了疯似的,冲到那堆布料前,双手在里面肆意翻找起来,布料被她翻得乱七八糟。
大伯母曹氏看着柳安柳庆手里明晃晃的铁棍,心里直发怵,刚抬起的脚又缩了回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干着急却不敢上前。三婶儿冯氏向来憋不住事儿,见林老太都动手了,也按捺不住,满脸欢喜地跟在林老太身后,在布料堆里挑挑拣拣,仿佛这些东西已经是她们的囊中之物。
林父看着林老爷子,神色平静却又带着几分无奈,缓缓说道:“这是晓丫头的聘礼,该给爹娘的孝敬,明儿一早等这里收拾好,我就会送过去。这些年,就算我们一家子吃糠咽菜,该给爹娘的孝敬,可从来没断过。”林父的话,不像是在争辩,更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声音不高,却在屋子里回荡,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也让老宅众人的那些小心思和贪婪的举动,显得愈发不堪 。
林老爷子嘴巴张了张,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眼神闪躲,不敢直视林父的目光,心里满是懊悔和尴尬。
大伯见场面僵住,急得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赶忙扯着嗓子开口:“老二,你们夫妻可别多心,我们回来真的是关心你们,想着能帮上点啥忙。”他脸上堆满了假笑,眼神却不时瞟向那些物件,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林父仿若未闻,依旧直直地看着林老爷子,不紧不慢地说:“爹,该给您和娘的孝敬,我绝对不会少。但从古至今,可没有没分家的叔伯来分侄女儿聘礼的道理。文俊如今是秀才,秀才人家更得顾及风评,不然读书人的体面可就没了。”林父的语气平和,却字字如针,扎得在场众人心里一紧。
林文俊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忙不迭地摆手解释:“二叔,您这可真是多心了。咱们一家子至亲骨肉,血浓于水,哪里会做这种事。毕竟表姐成亲是大喜事,一家人都打心底里高兴呢。”他一边说,一边赔着笑,试图缓和这剑拔弩张的气氛。
“对对对,我们这是高兴,太高兴了。”林老爷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附和,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此刻,屋子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表面上一团和气,可暗地里却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
三叔见势不妙,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几步跨到林父林母面前,拍着胸脯说道:“二哥二嫂,你们可千万别误会我真心来给二哥二嫂帮忙的。要是有啥事儿,尽管吩咐,我一家子绝对不含糊,随叫随到!”说完,他一个箭步冲到冯氏身边,伸手扯住她的胳膊,佯装恼怒地骂道:“你个混婆娘,懂不懂规矩?来二哥二嫂这儿是帮忙的,不是来占便宜的!眼皮子这么浅,也不嫌丢人!还不赶紧把料子放下,这可都是侄女儿的聘礼!”冯氏被他扯得一个踉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极不情愿地松开了手里的布料。
三叔又赶忙半扶半拉着林老太,弯下腰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娘,您别翻了。二哥二嫂向来孝顺,有孝道在,肯定亏不了您的。可要是现在把他们得罪了,往后咱们可就啥也捞不着了。”林老太正翻得起劲,冷不丁被儿子这么一拉一说,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被点了穴一样,动作戛然而止,眼神里满是不甘。
三叔连哄带拽,把冯氏和林老太拉回桌子旁。这一番操作,行云流水,看似在训斥家人,实则巧妙地化解了尴尬,还卖了林父林母一个人情。
林晓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暗自思忖:这个三叔有点意思,能屈能伸,倒是比大伯和其他人精明些 。
林文俊瞧着院子里全是二叔这边的人,院外还围着一堆看热闹的乡亲,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叫苦。他心里清楚,再这么闹下去,不但占不到便宜,还得坏了自家名声,毕竟自己如今是个秀才,名声可重要得很。这么一想,他心急如焚,忙不迭地给身旁的妻子使了个眼色。
文氏和林文俊夫妻多年,对丈夫的眼神那是心领神会。她立刻心领神会,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莲步轻移,走到林老太和大伯母面前,声音清脆又亲切:“祖母、娘,你们瞧我们,光顾着高兴糊涂了。咱们来可是给二叔二婶帮忙的呀!堂姐这嫁妆可是大事,咱们之前不是就说好,一起帮着二婶操持,让堂姐风风光光出嫁嘛。”说着,她还亲昵地挽住林老太的胳膊,轻轻晃了晃 。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又把众人的注意力从瓜分财物上引开,还顺带展现了自己的贤惠懂事。原本还剑拔弩张的气氛,竟被她这三言两语缓和了不少,院子里的火药味也淡了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