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盘龙殿里容妃容妃伴架
本来就不愿意选秀的皇帝,在看到新来的秀女这般不安分,后宫女人诸多算计,心烦意乱下了早朝去丽贵嫔那里用午膳聊天。看看女儿,一家三口用午膳,心情愉快。用完午膳皇帝去给太后请安陪伴太后喝茶,太后安慰皇上:“皇儿已经做得很好了,先帝时期的后宫才是真正乱成一团,先帝又沉迷江湖术士炼丹药,最终吃了毒丹药把自己毒死了。皇儿后宫的女人好的、让你舒心的常见见,多赏赐。有孩子的多顾及一些,其他不省心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喜欢的不必理会。多少后宫女子进了宫,红颜未老恩先断。多少女子甚至一辈子没见过皇帝的面。皇儿莫要为此烦恼,多见见自己喜欢的、省心的、有孩子的妃嫔,其他懂事的也就罢了,不懂事儿的,歹毒的变处置了也就是了。”
皇帝从太后宫中出来,心中虽稍感宽慰,可那股烦闷之气仍未彻底消散。他在御花园中漫无目的地踱步,思绪飘回到先帝时期。那时他年纪尚小,却也听闻过后宫的种种乱象,如今自己的后宫竟也开始不安宁,怎能不让他忧心。
走着走着,皇帝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宫苑。这里鲜有人至,却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如泣如诉,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皇帝好奇,顺着琴声寻去,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秀女正坐在亭中抚琴。这秀女正是三年前入宫的苏瑶,她出身书香门第,对宫中的争宠之事无可奈何,如今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以琴为伴。
苏瑶察觉到有人靠近,停下手中的琴,起身盈盈下拜。皇帝见她面容清丽,神色温婉,全无其他秀女的谄媚与浮躁,不禁心生好感,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处弹琴?”苏瑶轻声答道:“陛下,嫔妾是六年前入宫的秀女苏瑶苏昭媛,因不喜宫中的喧嚣,便常来此处,以琴音排解心中的烦闷。”皇帝微微点头,说道:“你的琴音倒是别具一格,能让朕暂时忘却烦恼。”
两人相谈片刻,皇帝愈发觉得苏瑶与对琴艺颇为有心得。她对诗词歌赋颇有见解,谈吐间尽显才情,却又不似其他秀女聒噪急于争宠。皇帝离开时,心中已有了几分思量,或许这他冷落后宫多时,多在后宫走动,排解烦躁。
回到盘龙殿,皇帝将苏瑶之事告知了德才,并表示想让她搬至御花园的清风殿,闲暇时间可以过去赏花听曲儿。德才虽有些诧异,但也明白皇帝的心思,当即应下,着手安排此事。
然而,这一消息传到其他妃嫔耳中,却掀起了一阵波澜。那些平日里争宠激烈的妃嫔们,心中满是嫉妒与不甘。黄淑仪更是怒不可遏,她本就对皇帝的宠爱极为看重,如今苏瑶冒了头,怎能不让她心生怨恨。她暗中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议着如何给苏瑶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道在这后宫之中,不是那么容易得宠的 。
与此同时,苏瑶却浑然不知即将到来的危机。她依旧每日抚琴、读书,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在前往御花园的路上,突然被几个宫女拦住,为首的宫女一脸傲慢,说道:“你就是那个苏昭媛?我家主子黄淑仪有请,快点跟上来,别磨叽!”
黄淑仪在自己住处,看着苏瑶姣好的面容、纤纤玉指,心中怒气暴涨。同样入宫六年,自己生了个女儿差点儿要了命。如今,在宫里的位份不上不下,连女儿都成了别人的孩子,而自己还因此不能生育。这个苏瑶倒是好,入宫几年最近两年连皇帝的脸都看不见,今日御花园一曲又把皇帝钩上了。
黄淑仪越想越气,手中的帕子都被她攥得变了形。她在房内来回踱步,脑海里不断盘算着如何给苏瑶一个教训。这时,她的心腹宫女菊芳匆匆走进来,小声说道:“娘娘,听说苏瑶那贱人正准备在明日的宫宴上再露一手,好彻底把陛下的心给勾住。”黄淑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咬牙道:“她想得倒美,本宫绝不让她得逞!”
当晚,黄淑仪便唤来几个平日里与她亲近的妃嫔,在自己宫中密会。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又诡异。黄淑仪率先开口:“姐妹们,那苏瑶近来愈发张狂,仗着几分才情就想得到陛下的宠爱,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一位位份较低的选侍附和道:“淑仪娘娘说得对,这苏瑶也太目中无人了,必须得给她点儿颜色瞧瞧。”
众人一番商议,最终定下了一条毒计。她们打算在宫宴前,暗中在苏瑶的饮食里下巴豆,让她在宴会上当众出丑。黄淑仪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白露,低声吩咐:“你明日一早,找机会把这药下到苏瑶的膳食里,切记,千万不能被人发现。”翠儿小心翼翼地接过瓷瓶,点头应下。
第二日,宫宴如期举行。苏瑶身着一袭淡雅的宫装,容光焕发,正满心期待着能在宴会上为皇帝献上一曲,以解多日未见的相思。可她刚吃了几口桌上的点心,便感觉腹中一阵剧痛,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强忍着疼痛,想要起身行礼告退,却双腿发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宴会上顿时一片哗然,皇帝见状,急忙起身询问:“苏昭媛,你这是怎么了?”苏瑶紧咬下唇,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却连话都说不出来。皇后皱着眉头,立刻命人宣太医。
黄淑仪等人则在一旁暗自得意,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关切的样子。然而,她们没想到的是,苏瑶身边有个忠心耿耿的小宫女,早已察觉到了异样。她在苏瑶出事前,偷偷跟踪白露,发现了她们下药的全过程。此刻,小宫女见苏瑶痛苦不堪,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苏昭媛是被人陷害的!奴婢亲眼看到黄淑仪娘娘的宫女白鹿在苏昭媛的膳食点心里下了药!”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目看向黄淑仪:“可有此事?”黄淑仪心中一慌,但仍强装镇定,辩解道:“陛下明鉴,这小宫女定是看错了,嫔妾怎会做出这等事。”皇帝冷哼一声,下令立刻将白露带来审问。
在皇帝的威严下,白露吓得瑟瑟发抖,最终熬不住刑罚如实招供。皇帝勃然大怒,指着黄淑仪道:“你身为后宫妃嫔,不思恪守本分,竟做出这等恶毒之事,实在不可饶恕!来人,将黄淑仪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幸好六公主有娴妃教导,不然有你这样愚蠢歹毒的女人教导这辈子都完了!”黄淑仪瘫倒在地,悔恨交加,却为时已晚。
苏瑶在太医的救治下,渐渐好转。经此一役,她也明白了这后宫的险恶,对那些争宠之事更加谨慎。而皇帝对她愈发怜惜,时常见她听曲召她侍寝,苏瑶在宫中的地位也愈发稳固 。
三年来苏瑶几乎没有得到皇帝宠幸,一时心灰意冷,性格也变得沉静了。于是,练的一手好琴艺,没想到柳暗花明反倒得了皇帝宠爱。这几年苏瑶看着同时入宫的女人在后宫生儿育女位分上升,也曾心中不忿。可是,时间长了没有宠爱也没有了争斗,反而一颗心安稳了……
苏瑶得宠后,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荣华冲昏头脑。她依旧每日晨起练琴,午后读书,闲暇时在庭院中侍弄花草,日子过得平静又惬意,皇帝喜欢她的清雅不争静等她为苏婕妤。
可这平静却让后宫中某些人坐不住了。玉婕妤便是其中之一,她自入宫以来,虽诞下公主,却因最近苏瑶得宠皇上怜惜苏瑶,逐渐少了侍寝的机会。看着苏瑶如今备受宠爱,她妒火中烧,心中盘算着如何重得恩宠。
一日,玉婕妤趁皇帝前往苏瑶宫中时,带着几名宫女匆匆赶来。她一脸焦急,见到皇帝便哭诉道:“陛下可要为臣妾做主啊!臣妾进来总是吃不好睡不好,传召太医,竟是得了相思病,嫔妾思慕皇上,皇上不在嫔妾想念皇上人都瘦了变丑了。”皇帝闻言,挑眉看着玉婕妤。苏瑶心中一惊,却依旧镇定自若,福身行礼后说道:“陛下和玉婕妤姐姐说话,嫔妾先行回宫。”
苏瑶告退后,沿着蜿蜒的宫道徐徐前行,微风拂过,吹动她的衣袂,可她的心情却如这秋日的落叶般,有些许落寞。她并非嫉妒玉婕妤得宠,只是在这深宫中,每一次这样的场景,都让她愈发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回到自己宫中,苏瑶像往常一样,坐在琴案前,轻轻拨动琴弦。可今日,琴音却少了往日的悠扬,多了几分惆怅。一旁侍奉的宫女细枝看出了她的心思,小声说道:“主子,您别往心里去,皇上他……”苏瑶抬手示意她不必再说,淡淡一笑:“我没事,不过是感慨这漫漫宫中的日子罢了。”
而另一边,玉婕妤正依偎在皇帝身旁,巧笑嫣然。她拿起一块精致的点心,递到皇帝嘴边,娇嗔道:“陛下,您尝尝这个,是臣妾特意吩咐御膳房做的。”皇帝笑着咬了一口,夸赞道:“嗯,味道确实不错,还是你有心。”两人又聊起近日宫中的趣事,玉婕妤妙语连珠,逗得皇帝哈哈大笑。
可这欢声笑语并未持续太久,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匆匆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边关传来急报,敌军来犯,战事吃紧!”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点,对玉婕妤说道:“朕得立刻去朝堂商议此事,你先回宫吧。”玉婕妤虽心有不舍,但也明白此时不是撒娇的时候,乖巧地点点头:“陛下放心去,臣妾等您回来。”
皇帝离开后,玉婕妤也回到了自己宫中。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一旦皇帝忙于战事,恐怕许久都不会再来她这里了。而苏瑶,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虽也担忧国家战事,但同时也隐隐觉得,这或许是她在这宫中重新寻得安宁的契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整日忙于朝政,与大臣们商讨应对敌军的策略。后宫中也因此少了往日的喧嚣,妃嫔们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差错。苏瑶依旧每日练琴、读书,偶尔也会在御花园中散步,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而玉婕妤,虽时常盼着皇帝能来看她,但也只能在宫中默默等待,心中的思念与日俱增 。
皇帝这几日因为边关告急心情烦躁,几日未进后宫,整日在御书房与大臣们商议战事,眉头紧锁,神色疲惫。太后得知后,心疼不已,赶忙命人送了燕窝粥,还特意嘱咐太监:“告诉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前线战事重要,可他的安康更是关乎天下。”
太监匆匆赶到御书房,将燕窝粥呈上。皇帝看着那还冒着热气的粥,心中一暖,对太监说道:“替朕多谢太后挂念。”然而,他只是浅尝了几口,便又将注意力放回了堆积如山的军情奏折上。
此时,丽贵嫔得知皇帝的状况,精心准备了一些皇帝平日里爱吃的糕点,带着女儿来到御书房外求见。太监进去通报后,皇帝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她们进来了。小公主一见到皇帝,便欢快地跑过去,抱住皇帝的腿:“父皇,您好多天没来看儿臣了,儿臣可想您啦!”皇帝抱起小公主,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朕的小宝贝乖,父皇这几日忙着处理边关的事,等忙完这阵,就好好陪你。”
丽贵嫔将糕点放在一旁,轻声说道:“陛下,您也别太操劳了,身体要紧。这些糕点是臣妾亲手做的,您尝尝。”皇帝点点头,拿起一块尝了尝,说道:“还是你贴心。”三人短暂相聚,温馨的氛围让皇帝的心情稍感宽慰。
可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前方又传来急报,敌军攻势猛烈,我方军队暂时陷入困境。皇帝脸色骤变,立刻放下手中的糕点,对丽贵嫔说道:“你先带公主回去,朕得立刻和大臣们商议对策。”丽贵嫔虽满心担忧,但也只能福身告退。
回到后宫,丽贵嫔心中始终不安。她找到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容妃,说道:“容妃娘娘,陛下如今为了战事焦头烂额,咱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一起为陛下祈福,希望前线战事能早日平息。”容妃点头赞同:“妹妹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准备。”
于是,容妃和丽贵嫔带着一众宫女,在宫中的佛堂里摆上祭品,虔诚地为皇帝和前线将士祈福。袅袅香烟中,她们的面容满是忧虑与期许,期盼着这场战事能尽快结束,皇帝能不再为此烦恼 。
皇帝传召容妃侍寝,盘龙殿里容妃这朵节解语花令皇上开怀不已二人共度良宵。
次日清晨,晨光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在盘龙殿内。皇帝悠悠转醒,身旁的容妃仍在熟睡,她的脸颊泛着淡淡红晕,如春日盛开的桃花般娇艳。皇帝看着眼前的佳人,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轻为她掖了掖被角,生怕惊扰了这份美好。
不多时,容妃也缓缓睁开了双眼,见皇帝正温柔地看着自己,她顿时羞红了脸,连忙起身行礼:“陛下早安,臣妾服侍不周,还望陛下恕罪。”皇帝轻轻扶起她,笑道:“爱妃不必多礼,昨夜朕甚是欢喜。”容妃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柔情:“能博陛下一笑,是臣妾的荣幸。”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陛下,早膳已备好。”皇帝应了一声,随后对容妃说道:“爱妃与朕一同用膳吧。”容妃欣然应允,在宫女的服侍下梳妆打扮,换上一袭华美的宫装,与皇帝携手来到膳桌前。
膳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可皇帝却对容妃亲手夹来的小菜格外青睐,两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用过早膳后,容妃贴心地为皇帝泡了一杯香茗,皇帝靠在椅背上,浅酌着茶水,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然而,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太监匆匆进来禀报道:“陛下,边关又有急报传来。”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放下茶杯,对容妃说道:“爱妃,朕恐怕又要忙于朝政了,你先回自己宫中吧。”容妃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陛下放心去,臣妾在宫中静候陛下归来。”
容妃离开盘龙殿后,皇帝立刻前往御书房,与大臣们商讨边关战事。而容妃回到自己宫中,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满是对皇帝的牵挂。她深知皇帝的责任重大,也明白自己能做的,便是在这后宫之中,守好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让皇帝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