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央 作品

第129章 宜嫔有孕

凤藻宫内,皇后一改往日的愁容,整个人容光焕发,充满了干劲儿。她坐在妆台前,任由宫女们为她梳妆打扮,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

“这次秀女入宫,一定要好好挑选,切不可让那些心思不正的人混进来。”皇后对着身旁的桂嬷嬷吩咐道,“还有美凤和大皇子的事儿,你多盯着点,找个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再多接触接触。”

桂嬷嬷连忙应道:“娘娘放心,老奴都记下了。秀女们的背景和品行,老奴也会仔细核查的。至于美凤小姐和大皇子,老奴定会安排妥当。”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起身走向殿内的案几,上面摆放着秀女们的花名册和画像。她仔细地翻阅着,目光在每一个名字和画像上停留,不时地皱皱眉头,又时而露出一丝微笑。

“这个李氏,家世不错,看着也端庄稳重,可堪入选。还有这个刘氏,听闻才情出众,也可以考虑。”皇后一边看着,一边自言自语道。

忙碌了一阵后,皇后又开始思考着如何为皇长子和张美凤创造更多相处的机会。她深知,这门亲事对于张家和自己的地位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

“或许可以举办一场宫廷宴会,邀请大皇子和张家的人都来参加,让美凤和大皇子在宴会上多交流交流。”皇后心中暗自盘算着,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随后,她又吩咐宫女们去准备宴会的相关事宜,从场地布置到菜品安排,都要精心策划。看着宫女们忙碌的身影,皇后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秀女入宫后能为后宫注入新的活力,更期待着皇长子和张美凤的亲事能够早日有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后在秀女入宫和皇长子与张美凤的婚事这两件事上两头奔波,虽然忙碌,但却乐此不疲,因为她知道,这两件事都关系着她的未来和张家的兴衰 。

后宫谋局:皇后的祈福盛宴

天还未亮,凤藻宫便已灯火通明,宫女太监们穿梭往来,一片忙碌景象。皇后身着一袭庄重华贵的深紫色宫装,上面绣着金丝牡丹,每一步走动都带起衣角的细碎光芒。她端坐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为她精心梳妆,眼神却透露出几分思索。

“今日这祈福法会,事事都得安排周全,可别出了岔子。”皇后对着身旁的桂嬷嬷轻声吩咐,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桂嬷嬷连忙点头,脸上堆满了恭敬:“娘娘放心,老奴都仔细安排好了,从法会的诵经祈福流程,到宴会上的菜品酒水,都不会有差错。”

巳时,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太后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祈福法会的场地。皇后率领众妃嫔和皇子公主们跪地迎接,齐声恭祝太后福寿安康。法会开始,香烟袅袅,梵音阵阵,僧人们虔诚地诵经祈福,祈求皇室昌盛、国泰民安。皇后跪在蒲团上,双眼微闭,看似在专心祈福,心思却早已飘到了之后的宴会上。

法会结束后,众人移步宴会大厅。大厅内装饰得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四周悬挂着象征吉祥如意的红色灯笼。皇长子坐在一侧,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几分少年的意气。张美凤则在皇后的示意下,被安排坐在皇长子不远处,她今日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妆容淡雅,显得温婉动人。

酒过三巡,皇后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今日这场法会,全仰仗各位大臣和皇室宗亲的支持,本宫深感欣慰。大皇子,你也敬各位大臣一杯吧。”皇长子立刻起身,端起酒杯,向在场的大臣们一一敬酒。路过张美凤身边时,两人眼神交汇,张美凤微微颔首,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

这一幕,被在场的大臣们尽收眼底。有的大臣若有所思,暗自揣测皇后此举的深意;有的则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明白皇后这是在为皇长子和张家牵线搭桥。秦丞相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心中默默盘算着自己家族在这场皇室联姻中的利弊得失。

宴会上,皇长子和张美凤又有几次不经意的互动,或是交谈几句,或是相视一笑,都显得亲密而自然。皇后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得意,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知道,今日这场宴会,目的已经达到了,张家和皇长子的关系,在众人面前已然明朗,接下来,便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促成这门亲事,稳固自己和张家在朝堂后宫的地位。

夜幕降临,皇宫内华灯初上。太后在自己的寝宫内,屏退了左右侍从,只留下几个贴身宫女在旁伺候。不一会儿,皇帝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脸上带着些许疲惫。

“皇儿,今日累了吧,快坐下用膳。”太后微笑着招呼皇帝,眼神中透着关切。皇帝微微欠身行礼,说道:“儿臣多谢母后关心,政务繁忙,倒也习惯了。”说罢,在太后对面坐下。

宫女们依次将精心准备的菜肴端上桌,一时间,殿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然而,皇帝刚动了几筷子,太后便缓缓开口:“皇儿,哀家今日瞧着皇后举办的那祈福法会,倒是热闹得很呐。”

皇帝微微一怔,抬眸看向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母后,皇后此举也是为了尽孝心,为母后祈福,儿臣觉得并无不妥。”太后轻轻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皇儿啊,你心思都放在了朝政上,有些事怕是没看透。皇后那心思,可不仅仅是为哀家祈福那么简单。”

皇帝眉头微皱,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认真地听着太后继续说道:“哀家瞧着,她是坐不住了。借着法会的由头,让张家的丫头和皇长子走得那么近,怕是想促成这门亲事,好稳固她和张家的地位。”

皇帝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母后所言极是,儿臣也有所察觉。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张家在朝中势力不小,若能与皇室联姻,倒也能平衡各方势力。”太后轻叹一声:“皇儿,你有自己的考量哀家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后宫之事,也不可不防。皇后如今这般急切,怕是还有别的打算。你且多留意着,别让后宫的争斗影响了前朝的安稳。”

皇帝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儿臣谨记母后教诲,定会妥善处理。”说罢,君臣二人又继续用膳,但气氛却多了几分凝重。皇帝心中暗自思索着太后的话,盘算着该如何应对皇后的谋划,以及这即将到来的皇室与张家的联姻之事。

几日后凤藻宫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将温暖的光斑洒在殿内。一众妃嫔们身着华服,妆容精致,正围绕着皇后请安。皇后端坐主位,神色和蔼,与众人谈笑风生。怀阳长公主和张美凤坐在一旁,妙语连珠,逗得皇后笑声不断,整个凤藻宫一片祥和热闹。

就在这时,一名宫人匆匆走进殿内,神色难掩激动,跪地高声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宜嫔娘娘有喜了,已有一个多月!”

“什么?”皇后瞬间瞪大双眼,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猛地站起身来,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竟有此事,真是大喜啊!”她顾不上仪态,抬脚就要往宜嫔所在的偏殿赶去。

妃嫔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欣喜的笑容,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这可是大喜事啊!”“是啊,宜嫔妹妹有福气。” 大家见状,也都紧跟皇后脚步,一同前往探视。

怀阳长公主和张美凤反应迅速,急忙一左一右,轻轻扶住皇后的手臂,小心翼翼地陪着她前行。一路上,皇后满脸笑意,脚步急切又带着几分谨慎,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快些,再快些!”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偏殿。宜嫔面色红润,正半靠在榻上,见皇后进来,挣扎着就要起身行礼。皇后赶忙快步上前,轻轻按住宜嫔:“妹妹可千万别动了胎气!”她看着一脸喜气的宜嫔,喜不自胜,转头对一旁的太医说道:“太医,你可要仔细诊脉,务必小心护着宜嫔的胎,若有差池,唯你是问!”太医连忙跪地,恭敬称是。

众妃嫔围在四周,纷纷送上祝福。“恭喜宜嫔妹妹啊!”“是啊,愿妹妹生下个健康的小皇子。” 宜嫔眼中闪烁着泪光,满是感激:“多谢皇后娘娘,多谢各位姐妹,嫔妾定当小心保重。” 皇后拉着宜嫔的手,嘘寒问暖,脸上的笑容从未褪去,整个偏殿都弥漫着喜悦与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