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央 作品

第107章 六皇子三岁能诗歌

自从大傩法事之后,后宫一片祥和,容妃因在筹备中尽心尽力,加之抚养着孩子,母子二人在后宫的地位再度攀升。

容妃所生的三岁六皇子,聪明伶俐,简直是个小话痨。他整日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而且能言善道,不管是和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交流,还是在长辈面前,都毫不怯场。尤其是背诵诗歌,那更是流利得很,常常博得众人的夸赞,容妃看着儿子如此聪慧,心中满是骄傲。

相比之下,五皇子南宫琪则截然不同。他对舞枪弄棒兴趣浓厚,一拿起那些小兵器,便精神抖擞。可一到上书房读书,就没了精神,常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他的伴读可就惨了,因为要跟着他一起进学,五皇子不认真,伴读也跟着遭殃,每天几乎都要挨手板子。

上书房里,先生看着趴在桌上打瞌睡的五皇子,又看看被打得手心通红的伴读,无奈地叹了口气:“五皇子啊,你也该向六皇子学学,用心读书,莫要再让伴读跟着你受苦了。”五皇子揉了揉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没一会儿,又开始心不在焉地摆弄起衣角来 。

容妃坐在庭院中,看着在一旁玩耍的六皇子,想到他四岁就要去上书房念书,伴读的人选还没着落,不禁发起愁来。

五皇子的四个伴读各有来头,让容妃心里有了些参考。其中一个是白家长房嫡孙,年仅六岁,却伶俐得很,眼睛里透着机灵劲儿,学东西又快又好;另一个是定贵嫔母家侄子,七岁了,读书十分出色,小小年纪就颇为老成,在课业上总能举一反三,深受先生喜爱;剩下两个是官员子弟,虽说比不上前两位出彩,但也各有所长。

容妃深知伴读对皇子成长的重要性,既希望儿子的伴读能才思敏捷、品行端正,在学业上互相切磋,又要性格合得来,能玩到一处,避免日后生出嫌隙。她心中默默思量,是从世家子弟中挑选,还是从朝中重臣子嗣里寻觅?正想着,六皇子跑过来拉住她的手,奶声奶气地问:“母妃,你在想什么?”容妃回过神,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在想给你找个好玩的小伙伴,以后陪你一起读书。”可话虽这么说,这合适的伴读人选,还真是让她发愁不已 。

六皇子嘴上恭敬道:“母妃还请不要为儿伤神,儿子会好好念书的。”安慰母妃他会好好在上书房跟着外祖父读书,不负母妃教养,定然不会让母妃丢脸……

容妃看着眼前懂事的六皇子,眼中满是诧异与惊喜。她没想到年仅三岁的儿子竟能说出这般贴心又成熟的话语,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乖孩子,你能这么想,母妃很是欣慰。”容妃轻轻将六皇子揽入怀中,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只是这伴读的事,关系到你日后的学业和成长,母妃不得不慎重。”

六皇子抬起头,明亮的眼睛里透着坚定,认真地说道:“母妃,儿臣知道您的心意。但儿臣觉得,伴读只要品行端正、能与儿臣谈得来便好。至于学问,儿臣有信心靠自己的努力去精进。上辈子儿臣可是文科状元,这辈子这些书也难不倒儿臣的。”

容妃听着六皇子的话,虽对他口中的“上辈子”感到疑惑,可儿子自从流利的说话后,就时常告诉她上辈子他的事情。悄悄跟她咬耳朵,但更多的是被他的自信和懂事所打动。“好,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母妃便按这个标准去寻。只是你也要记得自己今日说的话,好好念书,莫要让母妃失望。”

六皇子重重地点点头,“儿臣定不负母妃所望。等儿臣长大了,还要好好孝顺母妃,让母妃成为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容妃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傻孩子,只要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母妃便知足了。”

此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母子二人身上,温馨而美好,容妃心中的愁绪也在六皇子的安慰下消散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