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诗词三首
一曲《霓裳羽衣舞》,似一阵春风,瞬间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却也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众人面前,让原本各怀心思、准备争奇斗艳的众人陷入尴尬境地。
刚刚还绞尽脑汁想要崭露头角的公子小姐们,此刻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继续在这场宴会上施展自己的才艺。妃嫔们更是神色复杂,原本精心准备的节目,在张惜月这惊艳的舞蹈之后,仿佛都失去了光彩,一时之间,竟不知还能拿什么去与她争辉。
太后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缓缓开口道:“张家向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今这张婕妤能歌善舞,的确是个妙人儿。”太后的话,像是给这场略显尴尬的宴会解了围,众人赶忙顺着太后的话,纷纷附和夸赞张惜月。只是这夸赞声中,有的是真心实意,有的却难免夹杂着几分无奈与酸涩。
皇后听闻太后此言,赶忙恭敬行礼,说道:“多谢太后体恤,只是侍奉太后乃臣妾分内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太后摆摆手,笑意盈盈:“你这孩子,平日里操持后宫诸多事务,难得今日有这等盛会,也该放松放松。况且,哀家身边自有宫人伺候,你无需挂怀。”
皇后见太后坚持,便不再推辞,再次欠身谢恩:“既如此,臣妾谨遵太后懿旨。若太后有任何吩咐,还请随时差人告知臣妾。”说罢,她有条不紊地安排传膳事宜,待一切布置妥当,才退到一旁。
此时,御膳一道道被端上桌,珍馐美馔琳琅满目,香气四溢。众人在侍从引导下纷纷入席,宴会在这热闹而有序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只是,经张惜月这一舞,众人的心思较之前更为复杂,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都暗暗留意着场上的局势变化。
宴会上,众人纷纷就座,一时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交谈声与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皇后坐在主位一侧,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丽嫔、黄美人和荣贵嫔。只见她们三人的肚腹已然隆起,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的幸福与娇羞。皇后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新生命即将诞生的欣喜,毕竟这意味着皇室血脉的延续;可又难免夹杂着一丝忧虑与嫉妒。新生命的降临,定会分散皇帝的宠爱,往后后宫的局势怕是更加复杂难测。她深知,自己虽为皇后,统领后宫,但在这深宫中,恩宠与地位始终如履薄冰。看着三位妃嫔那孕育着希望的肚腹,皇后暗自思忖,接下来的日子,自己需更加小心谨慎,方能稳固后位,掌控后宫局势。
在热闹的宴会上,静妃盈盈起身,身姿婀娜,她手持酒杯,莲步轻移至皇上跟前。脸上带着温婉而崇敬的笑容,轻声赞道:“皇上,自您登基十年来,殚精竭虑,用心治理大周。如今,我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皆仰仗皇上的英明圣断。臣妾心中满是钦佩与感激,特敬皇上一杯,愿皇上龙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言罢,她微微仰头,轻抿一口酒,举止优雅大方。
静妃此举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其他后宫妃嫔见状,怎肯错失这讨好皇帝的良机,纷纷不甘示弱地行动起来。
黄美人娇笑着站起身,莲步轻移,一手扶腰,手中玉杯斟满美酒,款声道:“皇上,您的圣明犹如那璀璨骄阳,照亮我大周每一寸土地。自您治理天下,不仅百姓富足,连这后宫也是一片祥和。贫妾敬您,愿皇上千秋万代,福泽深厚。”说罢,眉眼含情地看向皇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兰贵人也赶忙起身,她身姿轻盈,宛如春日垂柳。带着甜美的笑容,柔声道:“皇上,您的治国之能举世无双,大周在您的带领下日益昌盛。嫔妾感激皇上的恩泽,愿皇上岁岁欢愉,年年如意。”言毕,轻抬皓腕,优雅地举杯敬向皇帝。
荣贵嫔轻抚微微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温柔与依赖,缓缓起身说道:“皇上,您不仅将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条,对后宫众人亦是关怀备至。腹中孩儿将来定会以皇上为楷模,效忠皇上,效忠大周。臣妾代腹中孩儿,敬皇上一杯。”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透着对皇帝的深深敬意。
一时间,后宫妃嫔们的赞美声此起彼伏,整个宴会弥漫着阿谀奉承的氛围,皇帝在众人的簇拥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皇帝笑看着荣贵嫔的肚子,目光中满是关切:“你如今才刚显怀,身子金贵,凡事都得小心着,务必好好养胎。” “是,陛下。”荣贵嫔轻声应道,声音温柔似水,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娇羞。她微微欠身,接着说道:“臣妾值此良辰美景,有感而发,做了三首诗词,想呈奉于陛下,还望陛下不嫌简陋。”说罢,她轻轻示意身旁的宫女露珠。
露珠赶忙上前,双手将写有诗词的宣纸恭敬地递给皇帝。皇帝笑着接过,眼神中满是期待。刚一展开,他的目光便被吸引住,整个人沉浸其中。众人见皇上这般专注,心中好奇极了,纷纷猜测这诗词究竟写得如何,竟能让皇上如此入神,一时间,宴会上的气氛悄然变得有些微妙,大家都按捺着心中的好奇,却又忍不住悄悄打量着皇帝的神情。
太后满眼慈爱地看着五皇子,笑意盈盈,对周围关于诗词的动静并未太过关注。这时,皇后适时出声,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语气亲切:“妹妹做了如此好诗词,可别小气,念给大家听听,也好让我们一同品鉴品鉴。”皇帝听闻,也觉得有理,便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张嘴念道:《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皇帝抑扬顿挫地将三首诗词念完,神色激动,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太后听闻,不禁回过头来,目光带着几分惊讶落在荣贵嫔身上。原本太后以为荣贵嫔此举不过是寻常邀宠手段,却没想到这诗词竟如此出类拔萃。
皇帝难掩兴奋,高声说道:“母后说得不错,玫儿岂止是这后宫第一才女,简直是大周第一才女!”说罢,他又对荣贵嫔的三首诗词赞不绝口,言辞间满是对其才华的钦佩。紧接着,皇帝传令下去,命人将这三首诗词仔细誊抄,同时招来宫中技艺精湛的画师,要求画师依据诗词意境配以画作,再将诗词填于其上,仿佛要将这佳作以最完美的形式留存下来。
众人听闻,纷纷附和称赞,对荣贵嫔投去羡慕与赞叹交织的目光。丽嫔、黄美人等妃嫔,虽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嫉妒,但也不得不跟着夸赞,毕竟皇帝如此盛赞,谁也不敢拂逆其意。而皇后脸上依旧挂着端庄的笑容,只是笑意未达眼底,心中暗自思忖,这荣贵嫔凭借腹中胎儿与出众才华,怕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要稳固几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