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吐蕃七王子
荣庆公主尚不满十四岁,豆蔻年华,稚气未脱。皇帝看着公主天真烂漫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忍。然而,吐蕃求亲使者言辞恳切,态度恭谨,为了两国邦交稳固,边境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皇帝虽万般不舍,最终还是无奈与吐蕃定下婚约。
大婚礼仪向来繁琐复杂,其中门道众多。礼部官员们日夜忙碌,查阅古籍,细细研讨每一处细节,从迎亲队伍的规制,到婚礼当日的仪式流程,都不容有丝毫差错。筹备公主的嫁妆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绫罗绸缎、奇珍异宝、文房四宝、精美瓷器等各类物件,都需精心挑选。
负责采买的官员们奔走于各地,搜寻最上乘的料子制作衣物,寻找世间罕见的珍宝点缀嫁妆。匠人们也日夜赶工,雕琢玉器、打造金银器具,每一件都倾注了心血。公主知晓自己肩负的使命,虽心中对远方的陌生之地有些许恐惧,但也努力学习吐蕃的礼仪文化,期望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两国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嫁妆逐渐筹备齐全,婚期也越来越近,皇宫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只等那大婚之日,送公主远嫁吐蕃。
因着大婚礼仪极为繁琐,需耗费大量时间筹备,皇帝又满心不舍,私心想着再多留荣庆公主在身边一年。所幸与吐蕃方面沟通顺畅,便安排吐蕃七王子暂且留在馆驿,待大婚之时再行典礼。
一日,皇帝在御花园召见七王子,和颜悦色地说道:“如今这婚礼诸事,已交由礼部悉心操办,七王子尽可放心。只是荣庆公主自幼长在我大周宫廷,对吐蕃的诸多事宜知之甚少。七王子大周话说得如此流利,往后不妨时常进宫,多与荣庆公主走动交流,增进感情。闲暇之余,也烦请七王子多教教荣庆公主吐蕃的语言、风俗习惯,还有吐蕃那独特的生活风物,好让她日后到了吐蕃,也能尽快适应。”七王子听闻,连忙起身,恭敬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应道:“陛下放心,小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此后,七王子便时常进宫,与荣庆公主相聚。起初,荣庆公主还有些羞涩拘谨,七王子总是耐心引导,从吐蕃的壮丽山川,讲到热闹非凡的节日庆典,从别具一格的传统服饰,说到独特的饮食习惯。荣庆公主听得入神,眼中的好奇与期待愈发浓烈,也渐渐打开心扉,与七王子相谈甚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荣庆公主与吐蕃七王子相处愈发融洽。他们一同漫步御花园,七王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吐蕃的草原风光,公主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向往;或是在藏书阁,七王子手把手教公主书写吐蕃文字,偶尔相视而笑,气氛温馨。
春日的暖阳倾洒在皇宫的演武场上,七王子微微欠身,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荣庆,待你到了吐蕃,我定带你在草原上策马扬鞭,看日出日落。”荣庆公主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脑海中勾勒出那辽阔草原上,霞光漫天,两人并驾齐驱的画面,满心向往。
她脸颊微红,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提议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现在就去骑马吧!”七王子毫不犹豫,欣然应允。
可当荣庆公主靠近那匹高大骏马时,脚步不自觉地顿住,神色间露出一丝紧张。七王子敏锐捕捉到这细微变化,嘴角噙着温和笑意,主动上前一步:“别怕,我来教你。”
他先耐心地教荣庆公主如何与马亲近,轻轻抚摸马鬃,让马熟悉她的气息。接着,手把手教她上马姿势,待公主稳稳坐在马背上,七王子便牵着缰绳,缓缓前行。阳光拉长两人一马的影子,画面温馨动人。
随着练习推进,荣庆公主渐渐掌握了骑马技巧,兴奋得笑声回荡在演武场上空。七王子时不时抬头望向她,眼中满是宠溺与鼓励。
宫中侍从们目睹这一幕,纷纷私下议论,都觉得荣庆公主与七王子郎才女貌,一个温柔善良,一个体贴入微,当真是天作之合。这美好的画面也被风悄悄传至后宫各处,皇帝和太后听闻,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笑容,对这桩婚事愈发满意,只盼着婚期早日来临,成就这段佳话 。
七王子和荣庆公主相处越发亲热,皇帝与太后瞧在眼里,喜在心头。一日午后,二人在宫中小憩后,一同前往御花园散步,正巧瞧见荣庆公主和七王子坐在湖边亭中,面前摊开着吐蕃风土人情的画卷,正热烈讨论着。皇帝欣慰地对太后说:“看他俩相处这般和谐,朕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往后荣庆远嫁吐蕃,也能有个照应。”太后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慈爱:“是啊,七王子为人谦逊有礼,对荣庆也关怀备至,这桩婚事,倒也算得上天作之合 ,往后边境安稳,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此后,宫中众人都能明显感受到,皇帝和太后的眉眼间多了几分轻松与欣慰,只盼着婚期顺利到来,成就这段两国联姻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