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紫铜塑像

金光术并不起眼,但是秦风如果要从商店里面兑换的话,也需要3000功德点。

这样一想,商店也挺黑的。

相类似的,还有普通的五行术,神行术,清心咒……

对于现如今的秦风,没什么用处,但是学会也没有什么坏处的术法。

简单总结:鸡肋。

不过,秦风也不嫌弃,闲着也是闲着。

看一遍就学会了,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术法都管用。

其中一半,至少在口诀上面,有所错误,秦风使用不了。

此外,关于五雷正法以及神霄三十六雷法的记载,也有。

但是,缺乏更多。

五雷正法只剩神雷、地雷、社雷三雷,另外天雷和水雷早已失传。

或者,空余口诀,并没有灵气运转法门。

至于神霄三十六雷,那就更加错漏不堪。

唯一将就能看的少部分,都是被火烧过之后的残本。

上面,还有明显的焦糊痕迹。

这种术法,基本都是孤本,无法批量印刷。

为何?

因为上面的灵气调用法门,根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记录口诀,是最简单的。

其他的,要么是师傅言传身教,要么则是用特制的材料制成经络模版。

模版之上,留存着灵气运转路线,千年不坏。

但是,现如今,存者寥寥。

如果秦风要是愿意帮他们补充个一招半式,估计能够让玄通子当场叩首道谢。

当然,以如今秦风现在的身份与实力,也当得起。

至于帮不帮,要看秦风的时间和心情。

原本,秦风以为不会在这一层待多久。

结果,接下来三天,秦风都在这里耗着。

主要是,秦风发现了一件宝物。

在试验完所有的术法之后,秦风在一个最重要的角落,发现了正一道的修炼之法:

龙虎炼气术!

名字平平无奇,就是一门呼吸吐纳法。

甚至,原本有可能都不叫这个名字。

主要是利用特定的呼吸频率,将空气中的灵气分子留存在体内。

然后沿着经脉运转一周天,才能将少量的灵力留存于体内。

看到这个,秦风都有点同情玄通子了。

从年少开始,刻苦炼体几十年,才达到修炼龙虎炼气术的门槛。

然后又修炼了大几十年,服用天材地宝无数,才堪堪突破到筑基境界。

不像秦风,直接就是灵气丹当饭吃,浪费的灵气估计比吸收的还要多。

大力出奇迹,直接怼上了金丹。

并且,要结就结最大的金丹!

不过,并不代表,这个龙虎炼气术对秦风没有用。

相反,用处很大。

第一,就是可以提高秦风炼化丹药的利用效率;

其二,就是检验现在外界的游离灵气分子,到底是‘正’还是‘负’。

如果秦风吸入体内完全没有问题的话,那相当于秦风以后可以节省一些兑换丹药的功德点了。

当然,现在秦风还没有试验。

除此之外,秦风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一个紫铜小塑像。

这个就是,秦风在这里发现的宝贝!

这个紫铜小塑像,并不是一整块紫铜浇铸或者雕刻的。

而是,由许多块不同的小零件,组合而成。

其中一部分,可以单独组成一条虬龙的样子;而另一部分,又可以组成一头猛虎。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将这些零件全部利用起来,可以组合成一个巴掌大的婴孩的样子。

即便是简单端坐在台上,都仿佛散发着龙虎之相!

唯一可惜的是,不管是龙形还是虎形,亦或者是婴孩的形状。

似乎都徒有其型,缺乏了不少神韵。

尤其是婴孩形状,外表虽然严丝合缝,但是里面的零件有不少强行堆砌的感觉。

总之,缺少了点什么。

然而,秦风找遍整个第二层,都没有发现与这个有关的记载。

龙虎山的历任天师,并不是不识货,也知道这东西是重要的祖师传承,并不是小孩玩具,所以才放在这里。

只不过,所有的记载都缺失了,也没有办法强行发挥出这东西的作用。

所以,只能放在这里吃灰。

至于秦风,也能一眼看出这东西背后的价值,或许比整座龙虎山还要高。

但是,短时间内,他也拿这玩意没什么办法。

没有说明书,也不确定缺不缺少什么零件。

这东西,大概只有一千多年前的道门祖师才知道其中蕴含的奥秘。

又搜寻了几圈之后,秦风没有再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术法,还能发挥效果的,最强也不过是五雷正法。

至于修炼法门,有记载的,只到结丹为止。

结丹之后,享寿数500年,与神仙无异。

除非发生意外,不然能够一直活很久。

至于为什么祖师只活了一百多年,自然是因为受了天庭的召见,成仙去了。

不管是阴神,还是阳神,肉身修为都只能放弃。

这些,只是江湖传言。

真正的历史事实,或许就在三楼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会被放在比术法的位置更高。

将那紫铜塑像放回原处,秦风径直往三楼走去。

整栋藏书楼,每天都会有人进来打扫和巡视。

不过,他们都收到交代,看到秦风之后不准打扰。

即便秦风,走进应该被严密防守的三楼。

这里,门口有人守着,里面平常不准轻易进人。

除了保密以外,就是里面不少古籍,都需要一个恒定的环境保存。

人来人往的,便容易带入湿气,破坏环境稳定。

一进入三楼的藏书室,秦风便闻到一股古书特有的霉味。

除此之外,还有竹简的味道。

这里记载着从先秦时期,一直到近代,道门的历史。

或者说,道门眼中的历史。

“连竹简都有么……”

秦风环顾四周,除了少量竹简以外,还有不少发黄的手抄本。

每一件,都是大几百年的古籍。

不说史学价值,单看这岁月的痕迹,都是古董级别的宝物,难怪如此宝贝。

这些原稿应该是临时被拿出来的,本来应该被保存在更安全的地方。

至于外面两个守卫,也是练武之人,有本事在身。

随后,秦风从竹简开始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