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凉州不可能有蝗灾

徐五德有百亩“良田”。


事实上,真正能种庄稼的,也就五十亩,剩下的都是山林外围开发出来的果园。


果园种的最多的果树,是最早时期的苹果,此时称为木柰,绵口。


《千字文》里有一句话: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意思就是说水果里最好吃的,就是李子和柰,菜里面最好吃的,就是芥菜和姜。


然而,比起现代改良过的苹果,其实木柰真的一点都不好吃。


大量种植也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做香薰。


徐五德种植的这些,成熟后就是运到南方制作成香薰。


再输送到繁华都市,流入权贵商贾家中。


不过现在干旱的一个果子都没结,叶子都落光了。


都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返过来苗来。


徐五德可以让人去山腹运点水不让庄稼旱死,可顾不上这些果树。


“若再下一场大雨,这树就还能活。”


徐五德就期盼着马上下大雨呢!


干枯的果树上,可以看见趴着晒太阳的蝗虫。


从山林穿过,就是一片平坦的洼处,是徐家其中一处庄稼地,有个几亩大。


种的是粟,谷子,脱壳后就是小米。


这种作物喜温,耐旱,适应性强,在砂壤土中都能生长。


营养价值也高,李白曾称赞过:“家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徐五德摸着已经弯腰的谷穗,期待:“再有半个多月,最多二十天就可以收了,还能让穗子重不少。”


他朝自家守田的两个长工吆喝:“草人再加上些,瞧瞧这些讨人厌的鸟儿!”


“是,老爷——”


桑宁的空间里也有谷子,刚收了一茬。


她的稻谷是巨无霸,徐五德的,那就是跳骚屎。


直接没法比。


本来就磕碜了,再颗粒无收……


桑宁蹲下身,一棵粟谷上基本都有一只一厘米的蝗虫。


蝗虫的颜色,是青黄相间,和稻谷的颜色很接近,不仔细根本看不出。


一场雨,就能孵化几万蝗虫,而徐五德,还在等半个月后。


桑宁捏着蝗虫给徐五德看。


“就这?都不够塞牙缝的。等半个月它们长大,我的谷子也熟了。”


“胖仔,你知道蝗灾是怎么形成的吗?”


“蝗虫多了就成灾嘛!”


哎!


论科普的重要性。


连徐五德这样有些见识的人都不懂,更遑论普通百姓。


“你知道人怎么造反吧?”


造反?


徐五德吓了一跳。


一下子后退两步,眼神警惕:“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你想拉我造反?”


你娘的,就你这死样,造孽还差不多!


“人造反是不是先在一个地方起义?”


“也不一定,有可能直接杀入皇宫,弑君。”


去!


跟这家伙说话真是不能用问答式。


“农民起义!先在一个地方聚集,然后扩大范围,招兵买马。


蝗虫也是如此!一个地方的蝗虫多了,就开始寻找同伙,每飞过一个地方,就有当地的蝗虫加入。


直到成为一股暴风,再也没人能阻止。”


“阳关,陇城,降雨已有些时日,其他各处肯定也有降雨,你猜那边的蝗虫是不是快要长大。


告诉你,蝗虫的飞行速度是每个时辰40公里,也就是说,若是离咱们最近的阳关发生蝗灾,你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抢收五十亩地。


而且,是在阳关反应及时,飞鸽报信,这边郡守立马得到消息,马上派人通知的情况下。”


徐五德愣在原地。


脑子里迅速盘算。


五十亩地,他家里几十人往年最快也得五天时间,两个时辰,怎么可能?


桑宁看了看不见晴的天空,面色凝重,“我现在说的,只是最好的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最怕的,是蝗虫没有经过阳关,从别处来的,那样,凉州就完了。”


半个月,谁给你半个月的时间!


徐五德打了个哆嗦。


当然完了。


“不能啊,凉州从未发生过蝗灾啊……”


他喃喃自语,也蹲下身查看。


起初看不到什么,再看,竟然从茎秆上冒出一个又一个来。


谷穗上也有。


“现在收吧,你也不缺吃的,顶多少赚些。”


如果徐五德收了,那凉州城其他商户就会好说服,百姓也会跟风。


大头保住,就算有不收割的, 也造不成大灾。


“不,这不是件小事,秋收后还得交给官府一大笔粮,我,我得去一趟郡守府。”


心疼,真的心疼!


那可是金灿灿的粟米,本来就一年比一年少,今年直接减半,谁受得了!


他的家产已经快缩到十年前了!


桑宁也得去,她也得跟白义说明情况。


白义呢,这几天也没多好过。


降雨的事也就让他兴奋了两天,紧接着,传来噩耗。


官府运送的救济粮在半路遭遇流民和山匪一块哄抢。


而那,是今年最后的救济粮!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到明年三月,再没外援,全靠凉州城自给自足。


秋收以后,商户就要收税,无粮的百姓就要靠这些税粮度过几个月了。


他也是祈祷着秋收前再降一两场大雨,让收成再增加几成。


然后再派人去外边购些萝卜白菜芥菜种子分到百姓手里,冬天又能增加点食物。


徐五德和桑宁来的时候,白义正想着下了雨和以前又不同,是不是再从商户手里多收点粮。


哪知道徐五德一开口,就给了他那么大的“惊喜”!


“徐五德,你的脑袋是不是进了雨水,什么蝗灾,凉州城怎么可能出现蝗灾!


那绵延千里的山林屏障是假的吗?


真能造谣生事!要不是你祖祖辈辈生活在凉州城,本官非得将你当西辽奸细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