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全军出击

夜,寂静无声。

慕尼黑郊外的军营处,闪烁着零星的火光。

时不时摇曳的灯火,每次光芒闪过,都能看到一大片严阵以待的军士站立在空地上。

神情肃穆。

他们都在等待元首的最终令下。

随后便可以向北迎敌。

不远处的总参谋军营处。

陆泽站在一块画板前,上面有一幅战略纵深图。

身前的桌子上,还有一大块用来展现敌我兵力的地形勘测图。

房间内端坐着鲍尔,希德勒,古德里安,戈林与艾尔斯。

目前集团内所有由他亲自任命的实权者,均已到场。

艾尔斯除外,她只是兼职陆泽的秘书,用来记录并收集战场的情报。

陆泽首先提了一句:“戈林局长,将城内的情况先汇报给我。”

戈林点点头,站起来向着众人汇报说:

“所有南下避难的人群都已经撤离!我严格核查了满足条件的不履行义务的居民…一共有632人不满足撤离条件,还是选择偷偷出城。”

他正了正声道:“不过已经被我当场控制,核实身份后交予战时前线组,目前已经调派至城区外挖取沟壕!”

陆泽点头,吩咐了一句:“目前关于城内的事情还需要劳烦你多费心,由你临时接管鲍尔的治安管理…你需要保证我们的后勤能够源源不断输送补给,可以做到吗?局长同志!”

他罕见的带着几分严肃。

尤其是最后一句,整个人的气质,已然从平日的温和转变为杀气腾腾。

当然,陆泽不是针对戈林。

而是在战时,他将抛弃一切个人情感,只为了最终胜利。

戈林身着军装,袖口与裤腿处传来衣物的摩擦声。

他双腿并拢,立下了军令状。

“保证完成任务,元首大人!”

陆泽拿出那纸委令书纠正道:“民众已经通过了我的任命书,局长同志!”

任命陆泽的三军总司令委令书,当然不可能让所有民众签字。

而是通过各方区块的人民代表,推心置腹下将这套流程走完。

重要的是过程,结果并不重要。

戈林神色凛然,连忙改口说:“是的,陆泽元帅!”

集团内有三个集团军,也就是三位司令员,统称为将军。

而三军总指挥领导人,实则为元帅。

陆泽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艾尔斯瞬间将目光定格在双方交谈的画面上。

急忙像是素描般的连环画一样,将这个场景记录下来。

并标上了备注:

1.战时以内政为核心,优先考虑后勤稳定。

接下来,终于来到了重头戏。

陆泽看向鲍尔,吩咐道:“鲍尔将军!”

鲍尔挺着身板站起来,“到!”

“我下令…由你率领的第3集团,向着东北区挺进,务必要在天黑之前赶往弗赖辛!”

鲍尔心里一惊。

要知道弗赖辛就处在莫斯堡通往慕尼黑的必经之路上…

难道长官是需要他去打响第一枪?

想到这,鲍尔的眼神中一片火热。

建功立业就在指日可待!

可随后,陆泽的下一句话像是一盆冷水。

将鲍尔的热情浇灭几分。

“你的战略作用协助古德里安第1集团军,用以围剿和俘虏敌人的残部…”

鲍尔指出了其中的困惑,“…残部?长官您就这么肯定古德里安能取得大胜?”

不过,当他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

本来略有歧义的发言,让现场的气氛逐渐冰冷。

深刻了解人情世故的古德里安在鲍尔的身后,甚至扯了扯他的衣角。

示意就这样揭过去吧。

可陆泽第一次,以一种极其冰冷的眸子凝视着鲍尔。

带着绝情和肃杀,冷漠至极。

“在战场之上,只管去执行命令,不要存在任何质疑,明白吗?鲍尔将军!”

这是属于集团所有人的战争。

而不是陆泽个人的一款战略游戏。

那他就不能顾及私人情感,必须要将一切可能的意外扼杀在苗头。

鲍尔低下了头,诚恳地道歉说:“对不起元帅,是我太急功近利了!”

“带人出发吧…”

“遵命!”

随着鲍尔的离去,艾尔斯若有所思的想了想。

开始在刚刚竣工的连环画上标注出了第二条备注:

2.杜绝内部矛盾,总揽全局。

陆泽继续看向希德勒,询问说:“希德勒将军,你的部队目前战力如何?是否拥有能够长途跋涉的能力?”

希德勒的小胡子显然是经过精心打量,为了这一次的战争,他准备充分。

汇报说:“第2集团军内部的四个步兵师,其中前两个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军人素养…第3师团通过为期一周的训练,多数已经可以将命令执行下去。”

他顿了顿说:“最后是第4师团…时间较短,可以说只是一层披着士兵皮的农夫而已,如若是拒守阵地还是没问题的!”

陆泽很快下令,“我要你率军向北挺进因戈尔施塔特!期限为三日,如若无法攻下这座城市,军法处置!”

希德勒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他张了张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郑重接过指令后转身离去。

陆泽看着他略显萧瑟的背影,明白对方在担忧什么。

不是对军令的抗拒,也不是对胜利的担忧。

而是因为因戈尔施塔特距离慕尼黑约90公里。

就算是没日没夜赶路,最快也需要一天多。

也就是说,留给希德勒操作的空间不足两天。

这两座城市的比较,就如同省会和重点市。

希德勒需要在两天内,拿下一座只比慕尼黑逊色一点的城市。

凭借手中的三瓜两枣——四个新兵师团,加一个炮兵旅…

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还是需要下军令状的。

完不成命令就要上军事法庭。

一时之间,希德勒甚至产生了短暂性的被针对的感觉,可很快又消失殆尽。

他觉得按照元首的谋划,绝不会让集团内出现无意义的牺牲。

想到如此,他略微有些失神的双眼逐渐恢复往日的神采。

他坚信,只要按着元首说的去做。

那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