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05集:探寻真相

张择端望着那男子离去的背影,久久未能回神。夜风吹过,烛火摇曳,将屋内的影子晃得飘忽不定,恰如他此刻纷杂的心境。那神秘男子的话语虽简短,却如重锤一般敲在他的心间,让他愈发意识到自己所探寻之事的诡秘莫测,可骨子里那股执拗劲儿却驱使着他无论如何也不愿就此罢手。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一片热闹喧嚣之景,可张择端却无心欣赏这平日里最爱的人间烟火气。他怀揣着满心的疑问,再次迈出家门,朝着城中那处鱼龙混杂的码头区域走去。在他看来,码头人来人往,消息最为灵通,说不定能从那里寻得关于那个神秘标记以及背后秘密组织的更多蛛丝马迹。

码头上,搬运货物的苦力们喊着号子,一艘艘商船停靠在岸边,商人们正忙着清点货物、讨价还价。张择端穿梭在人群中,目光不停地在周围人的脸上和言行间搜寻着可疑之处。他先是找了几个常在这里揽活的老船夫,借口想画一幅码头的盛景,与他们攀谈起来,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往一些奇闻轶事上引。

“几位老哥,我近日作画时听闻了些汴京城里的稀罕事儿,说是以前啊,有那神秘的记号出现在一些地方,也不知是啥意思,你们在这码头见多识广,可曾听说过类似的事儿呀?”张择端看似随意地问道。

老船夫们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摸了摸胡须,笑道:“张先生啊,咱这码头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各种传言那也是五花八门,不过你说的这神秘记号,倒还真没咋留意过呢。”

张择端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又继续和他们聊了许久,从码头的历史到往来的各地客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着线索的细节。直到晌午时分,日头高悬,他才告别了老船夫们,准备去码头附近的酒馆碰碰运气。

酒馆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刚下船的水手,有做小买卖的商贩,还有几个江湖模样的人在角落里低声交谈着。张择端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酒菜,一边吃喝,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哎,你们听说了没,最近城里好像不太平啊,总有些神秘人在暗处活动,也不知道在谋划啥呢。”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商人小声说道。

“哼,咱汴京这么大的地儿,啥事儿没有啊,说不定又是些江湖恩怨罢了。”旁边的一个本地人满不在乎地回应着。

张择端心中一动,凑上前去,笑着说道:“几位兄台,我对此也挺好奇的,不知这神秘人可有啥特别之处呀?”

那外地商人打量了一下张择端,见他文质彬彬的样子,倒也没多想,压低声音说:“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是这些人身上好像都带着个相同的小物件,像是个标记之类的,具体啥样我也不清楚,反正看着挺神秘的。”

张择端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直觉这个所谓的小物件很可能和自己在画中发现的标记有关联。他赶忙又追问了几句,可那商人知道的也有限,说不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了。

从酒馆出来后,张择端沿着码头继续打听,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正当他准备往回走时,却感觉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他故意放慢脚步,然后突然转身,却只看到几个路人神色如常地走过,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张择端皱了皱眉,心中隐隐觉得不安,加快了脚步往家赶去。然而,刚走到一个偏僻的小巷口,突然从旁边冲出几个黑影,拦住了他的去路。

“张择端,叫你别多管闲事,你偏不听,今日就是给你个教训!”为首的一个黑衣人恶狠狠地说道。

张择端握紧了拳头,强装镇定地说:“你们是什么人?凭什么阻止我探寻真相?”

黑衣人冷哼一声,也不多废话,直接挥刀就朝张择端砍来。张择端慌忙躲避,顺手拿起路边的一根木棍抵挡。一时间,小巷里响起了激烈的打斗声。

张择端虽是个文人,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但此刻为了保命,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那几个黑衣人明显是训练有素,张择端渐渐落了下风,身上也多处挂彩。

就在他感到绝望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喊叫声,原来是附近巡逻的官兵听到动静赶了过来。黑衣人见状,互相对视一眼,迅速撤离了现场。

张择端靠着墙,喘着粗气,心中一阵后怕。他知道,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人的要害,所以才会遭到这般袭击。可越是如此,他越坚定了要把真相彻底弄清楚的决心。

回到家中,张择端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又坐在桌前,对着那幅《清明上河图》发呆。他深知,这幅画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所在,那神秘标记既然出现在画里,必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接下来的几日,张择端一边养伤,一边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线索。他拜访了城中几位对汴京历史颇有研究的老者,查阅了不少古籍文献,希望能找到那个消失的秘密组织的相关记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位老学究的书房里,他终于在一本泛黄的古籍中发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那上面提到,多年前,汴京城里曾出现过一个名为“暗影会”的组织,这个组织行事极为隐秘,成员遍布各行各业,他们打着各种幌子暗中集结,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书中还隐晦地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标记,说是“暗影会”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记号,不过具体的模样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描述得不太清晰了。

张择端激动不已,虽然这还不能完全确定和自己画中的标记就是同一个,但已经是目前为止最有力的线索了。他赶忙向老学究请教更多关于“暗影会”的事情,老学究却只是摇头叹息。

“张先生啊,这‘暗影会’只是传说中的存在,当年朝廷也曾暗中追查过,可始终没能找到确凿的证据,也不知道他们到底策划了些什么,后来啊,好像就渐渐没了消息,估计是解散了吧。不过你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呀?”老学究好奇地问道。

张择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画中的秘密,只是含糊地说自己作画时偶然听闻了这个,觉得好奇便想多了解了解。

离开老学究的家后,张择端又去了城中的一些地下钱庄和当铺,他想着既然是个组织,那必定需要资金支持,说不定在这些地方能查到他们曾经的交易记录之类的线索。

在一家当铺里,张择端通过和掌柜的软磨硬泡,又拿出了自己的几幅画作作为交换,掌柜的才勉强答应让他查看一下多年前的一些旧账本。那账本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张择端看得眼睛都酸涩了,终于在一本角落里的账本上发现了几笔可疑的交易记录。记录上显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神秘人来当一些看似普通却价值不菲的物件,每次当取的钱财数额都不小,而且在签名处,隐隐有着一个类似他画中标记的图案。

张择端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他知道,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可就在这时,当铺的门突然被人粗暴地推开,一群凶神恶煞的人闯了进来。

“就是他,一直在打听不该打听的事儿,把他给我抓起来!”领头的一个大汉指着张择端喊道。

张择端想要逃跑,可当铺里空间狭小,根本无处可逃。那些人很快就将他围了起来,他奋力反抗,却终究敌不过对方人多势众,被五花大绑了起来。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胡作非为!”张择端愤怒地吼道。

那大汉冷笑一声:“哼,我们是什么人你不用管,你只要乖乖闭嘴,别再去挖那些不该挖的事儿,或许还能留你一条小命。”

说着,他们便押着张择端往当铺后院走去,看样子是要把他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去。张择端心急如焚,他知道一旦被带走,恐怕就再也没机会探寻真相了,更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叫声,原来是张择端的一位好友,之前见他这几日行为异常,担心他出事,便暗中找了些人手跟着他,此刻见他被人挟持,赶忙带着人前来营救。

双方顿时陷入了混战,张择端趁机挣脱了束缚,躲到了一旁。在一阵激烈的打斗后,那群挟持他的人见势不妙,四散而逃。

张择端劫后余生,对好友感激不已。可他也明白,自己的每一步探寻都在危险边缘徘徊,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又过了几日,张择端通过之前在当铺发现的线索,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个曾经疑似给“暗影会”提供过住所的废弃宅院。那宅院位于城郊,荒草丛生,破败不堪,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张择端小心翼翼地走进宅院,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味道,蛛网密布。他四处查看,在一间屋子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些模糊的壁画,壁画上画着的似乎是一些仪式场景,而在场景的角落里,赫然有着那个熟悉的标记。

张择端凑近仔细端详,越发肯定这个标记就是“暗影会”的标志。他继续在宅院里搜寻,在一个隐秘的地窖里,找到了一些残缺不全的信件和笔记。虽然很多内容都已经难以辨认,但从只言片语中,他拼凑出了一些惊人的信息。

原来,“暗影会”当年确实妄图颠覆北宋朝廷,他们一直在暗中联络各方势力,筹集资金,策划着一场大规模的动乱。而那幅《清明上河图》,不知为何也被他们牵扯了进来,画上的标记或许是他们想利用这幅画来传递某种重要信息,又或者是作为他们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的象征。

张择端拿着那些信件和笔记,心情沉重又激动。他终于找到了真相的冰山一角,可他也清楚,这个真相一旦彻底揭露,必将在汴京城里掀起轩然大波,而他自己,也将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他决定要将这一切告知朝廷,让朝廷能够早做防备,守护这大宋的江山和百姓的安宁。

此时的张择端,站在那废弃宅院之中,望着手中的证据,眼神中满是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才刚刚开始,而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