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集,护理名图
那阵异响越来越近,赵掌柜和李夫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就在门被缓缓推开的瞬间,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老赵,李夫子,是我呀,别紧张。”原来是赵掌柜的侄子小赵,他常跟着赵掌柜打理生意,为人机灵。
小赵见屋内黑漆漆的,赶紧点亮了烛火,看着两人紧张的模样,疑惑地问发生了何事。赵掌柜简单将情况一说,小赵也意识到了事态严重。
李夫子重新铺开画,接着刚才的思路继续说道:“我怀疑这画与汴京的安危有关,或许是哪位先人为了守护这一方太平,特意将关键信息藏于这《清明上河图》之中,只是我们还没完全参透。”
三人围坐在一起,又开始细细琢磨起来。小赵眼尖,发现画中人物的服饰褶皱、街边招牌的笔画走向等细节似乎都暗藏着数字,他们把这些数字一一记录下来,试着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合。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听动静人数还不少。众人心里一紧,猜测是不是那黑衣人又带了帮手前来抢夺画作。赵掌柜当机立断,让李夫子和小赵带着画从屋后的密道先走,自己则留下来应付,无论如何都要护住这幅可能关乎汴京命运的《清明上河图》摹本。
小赵虽不情愿,但也知晓形势危急,便和李夫子匆匆钻进密道,消失在黑暗之中。赵掌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大义凛然地朝着店门走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
赵掌柜站在店门之前,双手微微握拳,目光紧紧盯着那越来越近的马蹄扬起的尘土。不多时,一群身着黑衣、蒙着面的骑士便来到了店铺前,勒住缰绳,马儿长嘶一声,打破了这紧张的寂静。
为首的一人翻身下马,那身形看着竟有几分眼熟,赵掌柜心里一沉,想着莫不是之前那黑衣人去而复返,还带了这么多帮手。
“赵掌柜,识相的话,就把那幅《清明上河图》交出来,今日我们可没那么好的耐心跟你周旋了。”那为首之人声音沙哑,透着浓浓的威胁之意。
“哼,你们这群藏头露尾之辈,光天化日之下就想强抢民物,我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不会让你们得逞。”赵掌柜强装镇定,大声呵斥道。
那黑衣人冷笑一声,“那可就由不得你了,上!”说罢,身后的一众骑士纷纷下马,手持刀剑,朝着赵掌柜步步逼近。
赵掌柜虽平日里只是个做生意的,可此刻却毫无惧色,他顺手拿起一旁的顶门棍,横在身前,准备做一番抵抗。黑衣人们见状,互相对视一眼,似乎觉得赵掌柜此举有些可笑,便加快了脚步冲了上来。
赵掌柜看准时机,一棍子朝着最前面的黑衣人挥去,那黑衣人没想到赵掌柜还真有几分力气,一个躲闪不及,被棍子扫到了肩膀,闷哼一声退了几步。其他黑衣人见状,也不敢再小瞧赵掌柜,一拥而上,将赵掌柜围在了中间,一时间刀光剑影,赵掌柜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身上很快就添了几道伤口,鲜血染红了衣衫。
而另一边,小赵和李夫子顺着密道一路疾行。密道里阴暗潮湿,只有小赵手中的烛火发出微弱的光亮,照亮着前方的路。两人的脚步声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回荡,气氛压抑而紧张。
“夫子,咱们这密道通向哪儿啊?”小赵喘着粗气问道,他一边要护着画,一边还要赶路,着实有些吃力。
“这密道是早年我偶然发现的,应是通向城外一处废弃的宅院,咱们先到那儿躲一躲,再做打算。”李夫子一边回答,一边警惕地看着四周,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就在这时,密道里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爬行,小赵举高了烛火,只见墙壁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几只硕大的老鼠,正瞪着发红的眼睛看着他们。小赵吓了一跳,差点把手中的画给扔了出去。
“别怕,只是些老鼠罢了,快走,莫要在此处耽搁了。”李夫子催促道。
两人加快了脚步,终于,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那便是密道的出口了。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出密道,来到了那处废弃宅院。宅院四周荒草丛生,透着一股破败荒凉的气息。
小赵和李夫子找了个相对隐蔽的屋子,进去后赶紧关上门,又找了些东西抵住。小赵把画放在桌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夫子,也不知道赵掌柜那边怎么样了,我真担心他啊。”
“老赵吉人自有天相,咱们现在得尽快弄明白这画里的秘密,或许只有解开了它,才能真正摆脱那些人的纠缠,也能护住汴京的太平。”李夫子看着那幅画,目光坚定地说道。
他们再次将画展开,借着从破窗透进来的微弱光线,继续研究起那些暗藏的数字来。小赵拿出纸笔,把之前记录下来的数字按照不同方式排列着,李夫子则在一旁翻看着自己带来的几本古籍,试图从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线索。
时间一点点过去,两人沉浸在对画的研究中,浑然不知危险也在悄悄靠近。原来,那些黑衣人中有几个擅长追踪之术,他们顺着一些蛛丝马迹,竟也找到了这处废弃宅院附近。
“头儿,我看那密道出口就在这附近了,他们应该就藏在这宅院里。”一个黑衣人低声向为首之人汇报着。
“都给我小心点,别让他们跑了,那幅画今天必须到手。”为首之人下令道。
黑衣人们悄悄地朝着宅院围了过来,分散在各个角落,准备来个瓮中捉鳖。
而此时,在店铺前,赵掌柜已经渐渐体力不支,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可他依旧死死地守在门口,不让黑衣人踏入半步。那为首的黑衣人见状,有些不耐烦了,“老家伙,你这又是何苦呢,为了一幅画,连命都不要了。”
“你们这些恶贼,根本不懂这幅画的重要性,我就是死,也不会让你们拿去做坏事。”赵掌柜咬着牙说道,眼神中透着决绝。
那黑衣人冷哼一声,“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罢,他亲自挥剑朝着赵掌柜刺了过去。赵掌柜想要躲避,可身体已经不听使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传来一声大喊:“住手!”
众人回头一看,竟是衙门的捕快们赶了过来。原来,附近的百姓听到动静,悄悄报了官。捕快们迅速赶来,看到眼前这一幕,立刻拔刀相向,“大胆贼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伤人,还不束手就擒!”
黑衣人们见势不妙,互相对视了一眼,那为首之人不甘心地喊道:“撤!”随后,他们翻身上马,迅速逃离了现场。
赵掌柜看着黑衣人离去的方向,松了一口气,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捕快们赶忙上前扶住他,将他带回了衙门救治。
在废弃宅院里,小赵和李夫子还在专心研究着画,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小赵警惕地站起身,透过门缝往外看去,只见一群黑衣人正朝着宅院围了过来。
“夫子,不好了,他们追来了,咱们怎么办?”小赵焦急地说道。
李夫子皱了皱眉头,看着屋内的环境,急中生智,“快,把画藏到那边的灶膛里,用灰盖住,咱们找地方躲一躲,看看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小赵依言而行,把画藏好后,两人找了个柜子躲了进去,大气都不敢出。
黑衣人们很快就进了宅院,开始四处搜寻起来。他们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个黑衣人来到了小赵和李夫子藏身的屋子,先是在桌上查看了一番,没发现什么异常,接着便朝着灶膛走去。
小赵和李夫子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他们紧紧捂住嘴巴,生怕发出一点声音。那黑衣人在灶膛前蹲下身子,用剑拨弄了几下里面的灰,眼看就要碰到那幅画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有官兵来了!”
黑衣人们一听,赶忙收手,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骑上马逃离了宅院。
小赵和李夫子从柜子里出来,长舒了一口气,“好险啊,差点这画就被他们发现了。”小赵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啊,看来此地不宜久留,咱们得赶紧另找个安全的地方。”李夫子说道。
他们从灶膛里取出画,小心翼翼地收好,趁着夜色,朝着城外的山林走去。那山林平日里少有人迹,树木繁茂,倒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两人在山林里找了个山洞,进去后又用树枝等物把洞口遮掩了一部分,这才坐下来歇口气。
“夫子,这一路上真是惊险万分啊,可这画里的秘密咱们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到底该怎么办呢?”小赵看着那幅画,无奈地叹了口气。
“别急,咱们再仔细看看,我总觉得咱们已经离真相不远了。”李夫子安慰道,又一次将画展开。
此时,在衙门里,赵掌柜悠悠转醒,看到周围的捕快,赶忙问道:“那些黑衣人呢?”
捕快把情况一说,赵掌柜心里稍安,可又担心起小赵和李夫子来,“官爷,劳烦你们帮忙找找我的侄子和李夫子,他们带着那幅画躲起来了,我怕那些黑衣人还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捕快们点点头,立刻安排人手去寻找小赵和李夫子的踪迹。
而小赵和李夫子在山洞里,继续对着画研究起来。李夫子突然发现,那些数字组合起来,似乎和汴京城里的一些地标建筑的位置有关,他赶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小赵。
“你看,这几个数字对应的就是虹桥的位置,而这几个好像又指向了城里的钟楼,难道这画是一幅暗藏汴京布防或者什么重要机关所在的图?”李夫子激动地说道。
小赵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那咱们是不是得回城里去验证一下啊?”
“嗯,只是现在城里估计还有那些黑衣人的眼线,咱们得小心行事。”李夫子说道。
两人稍作休整后,便小心翼翼地朝着汴京城里走去。一路上,他们尽量避开大路,专挑偏僻的小路走,好不容易来到了城门口。
城门口守卫森严,小赵和李夫子装作普通百姓的样子,混在人群中进了城。他们先是朝着虹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
来到虹桥边,小赵按照画里数字所提示的角度和距离,在附近仔细查看起来。突然,他发现桥栏上有一处刻痕,那刻痕很隐蔽,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夫子,你看这儿,这刻痕会不会和画里的秘密有关啊?”小赵指着那处刻痕说道。
李夫子凑近一看,眉头微皱,“有可能,咱们再找找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痕迹。”
于是,两人沿着虹桥又找了一圈,还真发现了好几处类似的刻痕,这些刻痕组合起来,似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图案。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研究的时候,突然感觉背后有人靠近,刚一回头,就看到几个黑衣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们身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哼,看你们这次还往哪儿跑,把画交出来吧!”黑衣人恶狠狠地说道。
小赵和李夫子心里一凉,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又被黑衣人给盯上了,他们握紧了拳头,准备再次与黑衣人周旋,守护住这幅关乎汴京命运的《清明上河图》摹本。
小赵把画紧紧抱在怀里,怒视着黑衣人,“你们休想,就算拼了命,我们也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黑衣人见状,挥舞着刀剑就冲了上来,小赵和李夫子背靠着背,准备做最后的抵抗。可就在这时,周围突然涌出一群官兵,正是衙门里派来寻找他们的捕快们,还有一些江湖义士,原来他们得知小赵和李夫子进了城,便一路跟了过来。
官兵和义士们与黑衣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一时间,虹桥边喊杀声震天。小赵和李夫子趁机躲到了一旁,看着双方打斗的场面,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在众人的合力围攻下,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最终,或被擒获,或落荒而逃。小赵和李夫子松了一口气,赶忙上前向官兵和义士们道谢。
“多亏了你们及时赶到啊,不然我们可就危险了,这画也保不住了。”小赵感激地说道。
“不必客气,赵掌柜之前拜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你们和这幅画,如今总算是没让那些贼人得逞。”捕快头目说道。
“不过,这画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啊,竟引得这些人如此大动干戈?”一位江湖义士好奇地问道。
小赵和李夫子对视一眼,然后把他们对画中数字和汴京地标建筑关联的发现简单说了一下。众人听了,都觉得十分惊奇,纷纷围过来想要一起看看这画里还有什么其他的奥秘。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赵和李夫子继续顺着线索在城里寻找着其他相关的痕迹,他们从虹桥到钟楼,又从钟楼到了几处寺庙和仓库等地,每到一处,都能发现画中数字所对应的特殊记号或者图案。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越发觉得这幅《清明上河图》摹本里藏着的是关乎汴京城防和百姓安危的重大机密,或许是先辈们为了防止汴京遭遇外敌入侵或者内乱,特意留下的一种守护之法。
而此时,消息也在汴京城里传开了,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大家既为这神奇的发现感到惊叹,又担心那些黑衣人背后的势力不会善罢甘休。
朝廷也得知了此事,派了几位大臣前来了解情况,大臣们看着小赵等人整理出来的线索和发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安排人手加强汴京各处的防卫,同时也组织了一批能人异士,准备和小赵、李夫子一起彻底解开这幅画里的秘密,守护住汴京的太平,让这繁华的都城能继续在大宋的版图上熠熠生辉,百姓们也能继续安居乐业,不受战乱之苦。
只是,那黑衣人背后的势力到底是谁,他们又为何对这幅画如此觊觎,这一切的谜团还等待着小赵等人去进一步揭开,而他们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容有丝毫懈怠,必须要在敌人再次行动之前,完全解开画中的秘密,让汴京固若金汤,一场围绕着《清明上河图》摹本的风云,仍在这大宋的天空下持续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