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 集:京城之旅
林羽、赵飞和苏瑶怀揣着那无比珍贵的《清明上河图》,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旅途。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白日里要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担心“暗影门”的人会突然杀出;夜晚也难以安睡,往往轮流守夜,只为护住那承载着无数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画卷。
出了江南那温婉之地,越往北行,景致越发显得萧瑟起来。官道上行人稀少,偶尔能见到几支商队或是赶路的流民,人人脸上都带着这乱世特有的惶惶之色。他们的干粮也在日渐减少,有时只能在路过的小村庄里,用身上为数不多的银钱去换些粗糙的干粮和水,勉强果腹。
苏瑶本是养在深闺的才女,从未经受过这般风餐露宿的日子,可她眼中却始终透着坚毅,没有丝毫抱怨。赵飞则凭借着自己一身的武艺,时刻护在林羽和苏瑶身前,宛如一座坚实的屏障。而林羽,虽身子骨看着单薄些,但也咬着牙,扛着旅途的疲惫,一心只想着早日抵达京城,让《清明上河图》能有个安稳的归宿。
历经了数不清的日夜奔波,那巍峨的京城城墙终于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只是,还未靠近,便能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氛围笼罩着这座都城。城墙外,有不少衣衫褴褛的难民聚集着,眼神中满是对城内安稳生活的渴望,可城门的守卫却神情严肃,严格把控着进出的人员。
林羽他们费了好大一番周折,才得以进入京城。城内的街道远没有往日的繁华,不少店铺紧闭着门窗,偶尔能看到几个小摊贩在售卖着少得可怜的货物,吆喝声也显得有气无力。街面上时不时走过一队队巡逻的士兵,那紧张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京城如今的不安。
他们按照之前打听到的消息,辗转找到了一位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名叫徐大人。徐大人看上去是个儒雅之人,听闻林羽等人带着《清明上河图》前来,且讲述了这一路的坎坷经历后,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他深知这幅画的意义重大,当下便表示一定会尽快将此事上报给朝廷,让朝廷妥善处置。
林羽他们被徐大人安排在一处较为隐蔽的宅院里暂且住下,等待朝廷的消息。这宅院虽说不大,但好歹能让他们暂时歇脚,缓解一下这一路的疲惫。苏瑶将《清明上河图》小心翼翼地放在屋内的一个暗格里,又反复检查了几遍,确保万无一失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就在他们等待消息的第三天夜里,月黑风高,“暗影门”的人如鬼魅一般再次找上了门来。
先是一阵尖锐的破风声传来,紧接着便是数支利箭射向他们所在的屋子。赵飞反应极快,大喊一声“小心”,手中的长剑瞬间出鞘,将射向他们的利箭纷纷挡下。林羽赶忙拉着苏瑶躲到了屋内的桌子后面,苏瑶的脸色虽然变得煞白,但也强自镇定,从怀中掏出一把防身的匕首,紧紧握在手中。
“暗影门”的人很快便冲破了院门,涌入了院子里。他们个个身着黑衣,蒙着面,只露出一双双透着狠厉的眼睛。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响彻整个小院。
赵飞率先冲了出去,与“暗影门”的人战在了一起。他的剑法凌厉,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可对方人多势众,且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一时间,赵飞也陷入了苦战。
林羽看着赵飞渐渐有些吃力,心中焦急不已,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也加入了战斗。虽说他没什么高深的武艺,但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只想着能帮赵飞分担一些压力。苏瑶则守在屋子门口,警惕地看着四周,防止有人趁机溜进去抢夺《清明上河图》。
“暗影门”的人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配合默契,不断地对林羽和赵飞发起攻击,渐渐将两人逼到了墙角。林羽身上已经挂了几处彩,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赵飞的身上也多处负伤,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抵抗的念头。
苏瑶见状,心急如焚,她知道再这样下去,他们三人都得葬身于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原来是朝廷的军队及时赶到了。
只见那军队如潮水一般涌进院子,将“暗影门”的人团团包围。“暗影门”的人见势不妙,想要突围逃走,可朝廷的军队训练有素,哪里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一番激烈的交锋后,“暗影门”的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几个也都被生擒了。
林羽、赵飞和苏瑶看着眼前这一幕,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三人皆是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徐大人也随着军队一同赶到,看到他们三人的模样,赶忙上前关切地询问情况。
原来,徐大人在得知《清明上河图》的事情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天就将此事详细地禀报给了朝廷。朝廷深知这幅画若是落入歹人之手,或是在战乱中有所损毁,那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当下便下令让附近的军队密切留意林羽等人的动向,务必保证他们的安全。
徐大人一边安排人去请大夫为林羽和赵飞诊治伤口,一边安慰着苏瑶,告诉他们朝廷定会妥善处理好《清明上河图》的事情,让他们不必再担惊受怕。
在大夫的精心治疗下,林羽和赵飞的伤势逐渐稳定了下来。可他们心里依旧惦记着《清明上河图》的后续安排,毕竟这幅画承载了他们这一路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过了几日,朝廷传来消息,说是要派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和书画大家一同前来鉴别《清明上河图》的真伪,毕竟这幅画太过珍贵,容不得有丝毫差错。林羽等人听闻,自是全力配合。
到了鉴别那一日,宅院里来了数位身着朝服的大臣,还有几位在书画界颇有名望的老者。他们神情庄重,小心翼翼地将《清明上河图》从暗格中取出,放在了早已准备好的案几上,然后便围着画卷,细细端详起来。
有的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查看画作的细节;有的则轻轻抚摸着画卷的质地,感受那历经岁月的痕迹;还有的相互低声交流着,从画风、笔触等各个方面去判断这幅画的真伪。林羽、赵飞和苏瑶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一般。
许久之后,几位大臣和书画大家终于抬起了头,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一致认定,这幅画正是那失传已久的《清明上河图》真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无可估量。
朝廷得知这个消息后,更加重视起来,决定举行一场隆重的仪式,将《清明上河图》正式迎入皇宫珍藏。消息传开后,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幅传奇名画的风采。
在等待仪式举行的日子里,林羽、赵飞和苏瑶也成了京城的名人。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想要听听他们寻找《清明上河图》的传奇故事。林羽便将这一路的经历娓娓道来,从江南的探寻,到与“暗影门”的一次次交锋,再到如今来到京城的种种波折,听得众人时而揪心,时而赞叹,都对他们三人的勇气和执着钦佩不已。
而赵飞和苏瑶,也在这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京城那原本因战乱而略显沉闷的氛围,似乎也因为《清明上河图》的出现和他们的故事,变得活跃了几分。
终于,迎来了迎画入宫的那一日。京城的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林羽、赵飞和苏瑶手捧着装有《清明上河图》的锦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跟着朝廷的官员、军队,还有一众前来观礼的文人雅士。
队伍缓缓前行,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一场景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当他们踏入皇宫的那一刻,林羽心中感慨万千,历经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这幅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清明上河图》,终于找到了它最好的归宿。
赵飞看着眼前这庄严肃穆的皇宫,想着这一路走来的不易,眼眶也微微泛红。苏瑶则是眼中含泪,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参与到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之中,这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随着《清明上河图》被妥善安置在皇宫的珍藏阁中,这场京城之旅也算是落下了帷幕。林羽、赵飞和苏瑶的名字,也随着《清明上河图》的传奇故事,在京城乃至整个天下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守护中华民族那些珍贵的文化瑰宝。
此后,京城的局势也在朝廷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了下来,人们的生活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林羽、赵飞和苏瑶,也各自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他们的故事,永远地镌刻在了《清明上河图史记》之中,供后人传颂、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