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 集颠沛流离
城破之殇
汴京,那曾经车水马龙、繁华如梦的都城,在金兵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势下,终究还是沦陷了。昔日高耸的城墙如今满是战火的痕迹,城门被撞得破碎不堪,城内四处是浓烟滚滚,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这座城市绝望的哀号。
北宋王朝就此覆灭,皇帝带着一众亲信大臣,仓皇地向南方逃窜,百姓们也如惊弓之鸟,拖家带口地往各个方向奔逃,只求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丝生机。而张择端,这位见证了汴京辉煌与隐忧的画师,此刻也正拉着妻子和年幼的儿女,混在逃难的人群之中,心中满是悲戚与茫然。
那幅凝聚了他无数心血,承载着汴京万千气象的《清明上河图》,在战乱中不知去向,就像这座城市失去的安宁与繁荣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张择端一边护着家人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行,一边忍不住频频回望那已陷入战火的汴京,眼中噙满了泪水,他深知,自己生活的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流亡之路
他们随着人流一路向西,沿途尽是破败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百姓。曾经肥沃的田野如今荒芜一片,庄稼被践踏得不成样子,农舍也大多被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冒着缕缕青烟。
张择端一家走走停停,干粮很快就所剩无几。孩子们饿得直哭,妻子也一脸疲惫和忧虑,可张择端知道,此刻绝不能停下脚步,因为金兵在四处烧杀抢掠,一旦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次,他们路过一个小镇,本想进去寻些吃食和水,可刚到镇口,就看到金兵正在里面肆虐。金兵们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见人就砍,见东西就抢,百姓们四处奔逃,却又无处可躲。张择端赶忙拉着家人躲进了镇外的一片树林里,捂着孩子们的嘴,生怕他们发出一点声响引来金兵。
看着眼前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张择端的双手紧紧握拳,指甲都嵌进了肉里,心中对金兵的愤恨愈发强烈。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回《清明上河图》,那不仅是自己的心血之作,更是汴京曾经辉煌的见证,绝不能让它就这样落入金兵之手,被埋没在这乱世之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风餐露宿,饱受风霜之苦。有时候遇到好心的人家,还能借宿一晚,讨些吃食,可更多的时候,只能在野外找个隐蔽的地方凑合着过夜。张择端的妻子身子本就柔弱,在这颠沛流离中渐渐染上了风寒,身体愈发虚弱,可一路上也找不到合适的郎中诊治,张择端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边照顾着妻子,一边继续赶路。
听闻画踪
就这样,在流亡的岁月里,张择端始终没有放弃打听《清明上河图》的下落。他每到一处,只要遇到文人墨客、过往客商或是当地的百姓,都会上前询问是否有见过那幅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辗转流离,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张择端从一位曾在金兵营地中做过杂役的老者口中得知了《清明上河图》的消息。老者告诉他,曾听闻有一位金兵将领对书画颇为喜爱,在攻破汴京后,大肆搜刮城中的珍贵字画,而那幅《清明上河图》好像就被他收入囊中,如今应该还在他的营帐之中。
张择端听闻这个消息,心中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终于有了画的下落,紧张的是那可是金兵的营地,戒备森严,想要夺回画,无疑是九死一生。但他望着病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想到那幅承载着家国记忆的画作,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去试一试。
潜入计划
张择端开始四处打听那位金兵将领营帐的位置以及营地的布局。他从一些曾与金兵有过接触的百姓口中了解到,那营地位于一座山谷之中,四周设有高高的栅栏,门口有重兵把守,日夜巡逻不停。而那位将领的营帐在营地的中心位置,周围还有不少亲兵护卫。
为了能顺利潜入,张择端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他先是乔装成了一位卖字画的商人,收集了一些平日里自己临摹的画作,又从路边捡了些破旧的纸张,伪装成是从各地搜罗来的字画,准备以此为借口混进营地。
他还观察了金兵巡逻的规律,发现每天傍晚时分,会有一段短暂的换岗时间,门口的守卫会稍有松懈。于是,他决定就在这个时候行动。
在行动前的那个夜晚,张择端坐在家人身边,看着妻子和儿女,心中满是愧疚与不舍。妻子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样,拉着他的手问道:“相公,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我看你这几日心神不宁的。”
张择端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要去金兵营地夺回《清明上河图》的计划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眼泪夺眶而出,她深知此行的凶险,可她也明白丈夫的心意,只是紧紧地抱住张择端,说道:“相公,你一定要小心啊,我们一家人都等着你平安回来。”
张择端轻轻拍了拍妻子的后背,安慰道:“夫人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我一定要把那幅画带回来。”
混入营地
到了傍晚,张择端怀揣着忐忑的心,挑着那担伪装好的字画,朝着金兵营地走去。快到营地门口时,他故意装作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低着头,慢慢靠近。
门口的金兵看到他,大声呵斥道:“站住!干什么的?”
张择端赶忙跪下,颤抖着声音说道:“军爷饶命啊,小的是个卖字画的,听闻各位军爷喜爱字画,小的这几日四处搜罗了些,想拿来给军爷们看看,换点吃食,好让小的一家活下去呀。”
金兵们一听是卖字画的,顿时来了兴趣,走上前翻看着那些字画,虽然大多都是些不值钱的临摹之作,但他们也不懂好坏,只觉得新鲜。其中一个金兵对张择端说道:“你这老儿,倒还挺会找地方,行吧,进去吧,要是有好的字画,将军大人看上了,少不了你的赏赐。”
张择端心中暗喜,赶忙谢过金兵,挑着担子进了营地。一进入营地,他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朝着将领营帐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金兵们正在喝酒吃肉,营帐里堆满了从各地搜刮来的财物,百姓们被奴役着做着各种苦力活,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但他强忍着,告诉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那幅画。
找到画作
终于,张择端来到了将领的营帐前。营帐外有几个亲兵在站岗,他不敢贸然靠近,便躲在一旁的营帐后面,等待着时机。
过了一会儿,有个亲兵似乎是有事离开了岗位,另一个亲兵也被旁边营帐里的人叫走了,张择端看准这个机会,猫着腰,迅速地钻进了将领的营帐。
营帐里摆放着各种金银财宝和字画古玩,张择端焦急地四处寻找着《清明上河图》。在翻找了几个箱子后,他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那熟悉的画卷,心中一阵激动,赶忙上前将画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确认就是自己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画收好,准备离开。
可就在这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张择端心中一惊,知道是金兵回来了。他环顾四周,发现营帐里根本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一时心急如焚,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危机降临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张择端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画,想着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画再被金兵夺走。
营帐的帘子被掀开,一个金兵走了进来,看到张择端,先是一愣,随后大声喊道:“你是什么人?竟敢闯进将军营帐,活得不耐烦了吗?”说着,就拔刀朝张择端冲了过来。
张择端连忙后退,一边躲避着金兵的攻击,一边喊道:“这画本就是我大宋之物,你们这群强盗,凭什么抢夺!今日我就算死,也要把它带走!”
那金兵根本不听他的话,继续挥舞着刀砍向张择端。张择端毕竟只是个画师,哪里是这些训练有素的金兵的对手,没几下就被金兵划伤了手臂,鲜血染红了衣衫,但他死死地护住画,不肯松手。
其他的金兵听到动静也纷纷赶来,很快,营帐里就围满了金兵,他们看着张择端,就像看着一个自不量力的猎物,脸上满是嘲讽的笑容。
张择端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但眼神却依旧坚定,他对着金兵们怒喝道:“你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幅画是我大宋的瑰宝,你们休想再占有它!”
金兵们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看似领头的金兵说道:“老家伙,你还挺有骨气,不过今天你插翅也难逃了,乖乖把画交出来,或许我们还能留你个全尸。”
张择端呸了一声,说道:“休想!”
就在金兵们准备一拥而上,强行夺走画的时候,突然,营地外传来一阵骚乱,喊杀声震天,仿佛有千军万马冲了过来。金兵们顿时慌乱起来,纷纷跑出营帐去查看情况。
意外转机
原来,是附近一支抗金义军得知了金兵在此处扎营,且搜刮了不少财物,便决定趁夜偷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义军们个个勇猛无比,趁着金兵慌乱之际,迅速地杀进了营地,与金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时间,营地里火光冲天,喊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择端趁此机会,抱着画从营帐里冲了出来。他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想着一定要趁乱逃离这里。可金兵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组织抵抗,与义军陷入了僵持。
张择端在营地里东躲西藏,躲避着金兵的攻击,寻找着突围的机会。在慌乱中,他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也擦破了皮,可他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跑。
这时,一位义军战士看到了张择端,见他怀里抱着画,一副狼狈却又坚定的样子,便上前问道:“老人家,你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处?”
张择端喘着粗气说道:“壮士,我是汴京的画师张择端,这幅画是我所绘的《清明上河图》,被金兵抢走,我今日冒险来夺回,还望壮士助我一臂之力,让我能带着画离开此地。”
那义军战士一听,敬佩地说道:“原来是张画师,久仰大名,您放心,今日我等定要帮您突出重围,这画绝不能再落入金兵之手。”
说着,义军战士便带着张择端,朝着营地的一个缺口冲去,一路上又与金兵厮杀了几回,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出了金兵营地。
艰难脱身
张择端跟着义军战士一路狂奔,直到远离了金兵营地,才停下来喘口气。他看着身边这些满身鲜血却又充满斗志的义军战士,心中满是感激。
义军战士们对张择端说道:“张画师,您快带着画去找个安全的地方吧,如今这世道太乱,您可得小心啊。”
张择端谢过义军战士们,便朝着自己家人所在的方向赶去。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护着画,生怕再有什么闪失。
当他终于回到家人身边时,妻子和儿女看到他满身是伤,又惊又喜,赶忙围了上来。妻子心疼地看着他的伤口,眼泪止不住地流,张择端安慰着妻子,然后拿出了那幅失而复得的《清明上河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这幅画,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此刻他们依旧身处乱世,未来的日子还充满了未知和艰难,但至少,这幅承载着汴京记忆、见证了北宋兴衰的画作,又回到了张择端的手中,仿佛是在这黑暗的岁月里,点亮了一丝希望的微光。
然而,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还要继续踏上流亡之路,在这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去寻找那或许并不存在的安稳之所,可只要一家人还在一起,只要《清明上河图》还在,他们就有勇气去面对这乱世的一切苦难。
在之后的日子里,张择端带着家人,怀揣着《清明上河图》,继续在这动荡的天下间漂泊,他们的故事,也依旧在这乱世的风雨中续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