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51 集风云突变

第 51 集:风云突变

时间来到了北宋末年,张择端已经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大部分创作,但此时的京城局势却变得愈发紧张。金兵的威胁日益临近,朝廷内部的纷争也不断加剧。张择端在相国寺中继续完善他的画作,心中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一日,张择端听闻金兵已经攻破了边境的几座城池,百姓们纷纷逃难。他看着自己笔下繁华的汴京,心中感慨万千。此时,一位神秘的访客来到了相国寺,此人自称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告诉张择端,朝廷中有奸臣与金兵勾结,企图出卖国家。张择端听后大怒,他决定将这些丑恶的行径画入《清明上河图》中,让后人知晓这段历史。

张择端送走那神秘访客后,独自在禅房内踱步,望着那未完成的画作,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将那些黑暗之事巧妙融入其中。他深知这绝非易事,既要隐晦地展现出朝廷的腐败与勾结,又不能太过直白而惹来杀身之祸。

这几日,汴京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以往热闹的集市,如今也少了几分喧嚣,不少店铺都早早关了门,店主们或是收拾细软准备南下避难,或是忧心忡忡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局势。张择端走出相国寺,沿着熟悉的街道缓缓前行,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试图从人们的神态、街景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可用的素材。

他看到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官兵,如今却在街边懒散地坐着,对百姓的慌乱视若无睹,甚至还有些趁火打劫的迹象,强拿百姓的财物。而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外,依旧是车水马龙,似乎全然不顾城外的危机,依旧在寻欢作乐,纸醉金迷。张择端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对那些奸臣的愤恨又添几分,他决定以这些场景为蓝本,开始构思画作中的新元素。

回到相国寺后,张择端拿起画笔,在画卷的一角添上了几个官兵模样的人物,他们正围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面露凶光,而小贩则满脸惊恐,苦苦哀求着。这小小的一处改动,却仿佛给这繁华的画卷撕开了一道口子,隐隐透露出了底下的暗流涌动。

然而,张择端的举动并没有逃过有心人的眼睛。朝廷中与金兵勾结的奸臣们,早已在各处安插了眼线,监视着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当他们得知张择端在画作上动了手脚,意图揭露他们的行径时,便开始谋划着如何对付张择端。

那奸臣之首的太师府中,此刻正灯火通明。太师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听着手下的汇报,冷哼一声道:“这个张择端,好大的胆子!竟敢妄图坏我等好事,绝不能留他!”手下之人忙附和道:“大人,那可要即刻派人将他抓来,把那画毁掉?”太师却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可鲁莽行事,如今京城局势本就动荡,若贸然抓了他,恐引起那些文人墨客和百姓的不满,再生事端。派人先去警告他一番,让他知晓厉害,若他识趣停手,便罢了,如若不然,再想别的法子处置。”

很快,张择端便察觉到了身边的异样。总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在相国寺附近徘徊,时不时地朝他所在的禅房投来不善的目光。一日,他正在作画时,一名小厮模样的人闯进了禅房,趾高气昂地对他说道:“张画师,我家主人有话让我带给你,你那画作最好别再乱画些有的没的,乖乖画你的汴京繁华便是,若是不听劝,小心脑袋不保!”说罢,便扬长而去。

张择端心中明白,这是奸臣们的警告,可他又怎会就此屈服。他望着那小厮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这幅画或许就是能让后人看清这段黑暗历史的关键所在。

夜里,张择端难以入眠,他起身来到窗前,望着那月色下略显萧瑟的相国寺庭院。他想起了曾经汴京的繁华盛景,那汴河上穿梭的船只,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街边林立的店铺,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而如今,这一切都在金兵的威胁下摇摇欲坠,朝廷里还有奸臣在背后捅刀子,他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却不作为呢。

思索良久,张择端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只是简单地添加那些负面场景,而是通过一些隐喻、对比的手法,让懂的人能看出其中深意,而不懂的人看到的依旧是那繁华的汴京风貌。他开始重新审视整个画卷,计划在一些关键的位置,比如一些热闹的店铺背后,画上一些若隐若现的身影,看似是普通的路人,实则暗指那些暗中勾结的奸臣。

与此同时,那位爱国志士也在暗中联络着京城内的忠义之士,他们听闻了张择端的遭遇,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他,保护这幅承载着真相的画作。他们约定在几日后于一家隐蔽的茶楼相聚,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如何能让《清明上河图》顺利完成,并且躲过奸臣们的迫害,将它妥善保存下来,以待后世知晓这段历史。

几日过后,张择端乔装打扮一番,来到了约定的茶楼。那茶楼地处偏僻小巷,平日里客人并不多,倒也适合他们密谈。当他走进茶楼的包间时,里面已经坐着几位神情严肃的人,有文人、有武将,还有几位富商,大家虽身份不同,但此刻眼中都透着同样的坚定与愤慨。

众人先是互相寒暄了一番,随后便直奔主题。那位爱国志士率先开口道:“张画师,如今局势危急,你的那幅画意义重大,可奸臣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想个周全之策啊。”一位武将拍案而起:“怕什么,大不了我们集结些人手,保护张画师和那画,与奸臣们拼上一拼!”旁边的文人忙摇头道:“不可莽撞行事,如今朝廷局势复杂,我们若动用武力,反倒给了他们把柄,坐实了逆反之名,那画也难保全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却始终没有个定论。张择端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想法,心中思索着,突然他灵机一动,说道:“我有一计,或许可行。我们可以多制作几份临摹本,将真画藏于其中,然后把这些临摹本故意泄露出去,让奸臣们难以分辨真假,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此一来,我们也好趁机将真画妥善保存。”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觉得此计甚妙。

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众人分头行动。张择端挑选了几位画技精湛的徒弟,开始一同临摹《清明上河图》,而那些爱国志士们则负责在京城内外寻找合适的藏匿之处,同时留意着奸臣们的动静。

可奸臣们那边也没闲着,他们见张择端并未因警告而停止,反而愈发神秘,心中起疑,加大了对张择端以及相国寺周边的监视力度。一场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暗战,正在这北宋末年的京城之中悄然展开,局势愈发紧张,而张择端和他的支持者们能否成功守护住这幅承载着历史真相的画作,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