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雨季来临

“那家的女主人遭遇毒手了吗?”

胡中玥最怕的,是警察为了不打草惊蛇,牺牲一个女人的清白。在那种情况下,为了不让人质丧命,警察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吴煜头一甩:“肯定没有啊!别把一群大老爷们儿想得太怂包行不?都是血性汉子,能眼看着发生那种事儿?再说了,你当点儿白蹲的呀?张局长安排人住进那几家了~”

胡中玥松了口气,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就行。

“恭喜小叔啊,立一大功啊!”

吴煜却叹了口气:“哪有那么简单啊,那个为首的叫彭继,这人非常狡猾,硬说自己有精神病,得住进精神病院里。”

胡中玥冷笑:“说自己有精神病的,往往最清醒。”

吴煜道:“谁说不是呢?现在其他几个小喽啰都招了,就这个首恶还挺着。刚张局长还给我打电话吐槽呢,说这条律法纯粹是给有心人钻空子的。”

“有没有有心人钻这个空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你再不闭嘴,有心人就要去打你的小报告了!”

胡青鸿端了一盘槐花饼出来,放在石桌上,继续吐槽吴煜:“你好歹也是个县官,隔墙有耳不知道啊!”

吴煜嘿嘿一笑,捻起一块槐花饼,新鲜的槐花焯水,裹着面粉鸡蛋糊,在锅里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外酥内软,香甜软糯,满满的春天气息。

只是很可惜,春天很快就结束了。

进入五月底,雨水开始多了起来,经常晴两天下三天的,到了六月,干脆就直接下起了连阴雨。

“这两年什么情况啊,去年雨水也多,今年雨水也多,这鬼天气,衣服都晒不干了……”

姜晓蓉洗好的衣服抱出来,没地方晾,只能挂在堂屋。

胡家虽然有洗衣机,但这个时候的洗衣机只有脱水功能,没有烘干功能。她想了想,让胡青鸿把冬天才烧的取暖炉子烧起来,衣服一直晾不干,都馊了。

“青鸿,你说不会和《长堤》里演的一样,会发洪灾吧?”

胡青鸿正从灶膛里取了几块木柴燃尽之后的红炭,把红炭放在炉子底下,上面盖了一块儿新煤,怕炭太少烧不着,他还在灶膛里塞了一块煤,打算烧红个底儿放炉子里。

听到妻子的话,他朝外看了看,悄声说:“我估计就是我爸给玥玥托的梦,她不好说,只能想办法示警。”

姜晓蓉不解:“那她怎么不告诉我们呢?”

胡青鸿叹了口气:“忙忘了呗,我估计咱们这儿应该没事,所以她没把这事儿放心上,只想着重灾区了。”

姜晓蓉这会儿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年初的时候,她听到女儿打电话的事儿:“我就说她过年的时候怎么天天熬到半夜不睡觉呢……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当时听她打电话说六月份一定要播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播什么呢,那她看到《长堤》说了一句‘终于播了’,我才知道她说的是这部电视剧。”

胡青鸿又叹了口气:“玥玥这孩子太追求完美了,她想把她看到的事都做出来,一直在点灯熬蜡,我很担心她的身体。”

姜晓蓉也给他说惆怅了,女儿主意大,这几年就没把自己当小孩子,一直在透支自己,她何尝不担心呢?

被父母担心的胡中玥,现在比较担心《长堤》没有引起某些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她这会儿在加工厂老厂房这边,看囤的货呢。

从今年年初,汪晶就开始囤货,不只是囤加工厂的原材料,也囤百货,因为文定也开了家云美超市。关佩洁跟她说,云美超市的仓库不大,借加工厂的一用,十间空着的恒温地窖,有六间给了云美备货用。

胡中玥就是过来看云美备了些什么货的。

“汪婶,雨伞、塑料雨布、编织袋囤少了,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这东西不怕坏,多备些没事。再买些冲锋舟吧,万一水库漫出来,西江涨水了,咱们也不会束手无策。”

汪晶听她这么一说,心都慌了:“这么严重吗?我看雨势也不大啊……”

胡中玥道:“我一直跟京市的老师有联系,老师说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南方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咱们这儿虽然说是北方,离南方也不远,这半个月一直下雨,也得防备一下。”

汪晶见京市老师都这么说,二话不说就打电话给老公,让他加大抗洪物资的采购量。

事情安排完,她叫厂里的车把胡中玥送了回去。

回到家的胡中玥心里还是很担忧,再次和老师确认了一下关于天气的问题,最后叹着气关掉聊天对话框。

能做的,她都做的,她尽力了。

六月八日,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之后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江水流量迅速增加,苏北省沿江潮位到六月中旬的时候就全线超过警戒水位了。

沿江潮位高,也严重影响了内河排水,外洪内涝,形势非常严峻。

这个时候,京大的自然地理学教授联合同行,再次提出“厄尔尼诺气候”,呼吁政府、社会一定要重视水患,严防极端天气,早做准备。

比上一世好一些的地方在于,赣西、湘南、湘北地区的百姓,早就把《长堤》当成了预警,自发进行了大堤巡逻,一旦看见管涌,立刻立刻上报,同时沿江、沿湖地区的百姓开始自发转移。

各地政府也在思考《长堤》中成功解决水患的方法,积极准备各种防洪抗洪的东西。

这个时候,姜晓芸代表洁玥集团宣布为抗洪救灾捐款八千万,经云阙传媒一发酵,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纷纷慷慨解囊。

秦宇宁领导云链速运的快递员们,迅速在有灾情的地区设置了临时安置点,云美超市将自己的存货拿出来,为转移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和物资。

之后,秦宇宁和祁少昂从各自管理的团队中抽调出了一批身体素质最好的人,组成退伍军人敢死队和退伍武警敢死队,他们俩亲自带着队伍前往险情最严重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