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刺绣
刺绣?
孟笙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她倒是知道她母亲年轻时学过刺绣,她父亲还受着几副刺绣,宝贝得很,轻易不会拿出来。
她都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小时候,一次是在高中,她妈妈拿出来的。
但时间太久,对那几副刺绣的印象有点模糊了,记不清上面都是哪些图案了。
已经坐上驾驶室的秋意系好安全带,回头就看到孟笙还在盯着手机发呆。
她降下车窗,“笙笙,怎么了?”
孟笙回神,笑着坐上车,“没有,在看乔娜给我发的工作报告。”
秋意点头,没再说什么,启动车子。
孟笙在手机上搜了下艺锦刺绣工艺坊。
位处城东青鸾路那边。
还是一家开了二十几年的老店。
那她妈妈的刺绣品为什么会出现在那呢?
孟笙不清楚。
待车子驶入市区,孟笙忽然提议道,“姐,我们去城东那边逛逛吧,下午你应该没什么事吧?”
秋意闻言,“行啊,回来那么多天了,还没去逛过。城东和城北变化大吗?”
“还好,城东那边我也挺长时间没去过了,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两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城东的青鸾路。
这边属于京市的旅游区,这个时间段的游客并不算多。
青鸾路的整条街大部分都是卖各种工艺类品,刺绣工艺店只有那么两三家。
艺锦刺绣工艺坊来的年头最久,游客们还可以体验刺绣。
进去之前,手机忽然“叮”了一声。
是手机短信。
【老板娘的心理价位在十万到十二万之间。】
她顿了下步子,很诧异。
这串号码的主人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她收起手机,迈进店里,环视一圈,便看见短信中所说的《青醉烟雨》就挂在非卖品的展览区。
它旁边还挂了三副精美的刺绣。
《青醉烟雨》是一个古镇,烟雨朦胧,一抹身穿青色旗袍的女人打着一柄纸伞走在石桥上。
纸伞遮住女人的面貌,只露出曼妙婀娜玲珑身段。
十六种青色线由深至浅,丝丝轻绕,细腻温婉,古韵优雅,像一首无声的江南诗。
引人向往。
“两位姑娘随便看看,看有什么喜欢的。也可以来体验体验。”
老板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身着暗紫色的旗袍,身材玲珑有致。
看得出来是个气质美人。
吴侬软语,声音细细的。
孟笙朝她笑着微微颔首示意了下,回头看架子上的商品,每一副其实都挺精妙的。
她看向秋意,“姐,你要不要试试?体验一下,反正来都来了。”
“行啊。你呢,你不试试?”
秋意本身就是艺术人,就这种还是挺感兴趣的。
能动手体验体验肯定是不错的。
“我再看看,你先试,我想买点这个回去。”
“好。”
秋意随工作人员过去体验区,而孟笙也在售卖区逛了起来,中间还选了一副刺绣团扇。
最后才走到非卖品区,将目光定在那副《青醉烟雨》的刺绣上。
“这幅刺绣……”
话还未说完,老板娘就笑着把话接了过去,“这是我们店里的非卖品,实在抱歉了。”
“我挺喜欢这幅的,老板娘不妨开个价吧!”孟笙温婉一笑。
老板娘露出一个有些为难的表情,“真对不住啊,这幅刺绣在我店里挂了有十来年了,可以说是我店内的镇店之宝了,我实在是……”
“大概是有眼缘吧,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欢,还请老板娘开个价。”
两人推脱拉扯了将近半个小时,孟笙摆出一副非要多的态度。
老板娘原本坚决的表情现在慢慢有了松动的迹象,又看她穿了一身名牌。
最后想了想,无奈道,“哎哟,你这小妮子怪会磨人,就这么喜欢这副绣品?”
“是啊,我也是诚心想要,不然也不会和老板娘您在这费这么多口舌了。”
老板娘做最后的沉吟,片刻后,爽快道,“哎哟,既然姑娘你这么想要,我也想成人之美,这幅绣品,确实是在我店里挂了很多年了,我都有点舍不得。”
听她松了口气,孟笙连搭梯子,“多谢老板娘割爱。您开个价就是。”
老板娘琢磨了下,最后道,“十二万吧,我这……”
“好。”
不等她话说完,孟笙利落的应了,转头就扫码把钱转过去了。
老板娘还愣了下,听到到账的声音才回过神,“哎哟,姑娘果然是个敞亮人,你先坐着喝口茶,歇一歇。都讲了这么长时间的话了,我这就让人给你包起来,以后多带朋友照顾我生意才好。”
孟笙点头,抿了口茶,“最好是打个购买合同,毕竟金额大,稳妥点比较好。”
“瞧姑娘这话说的,我还能坐地起价不成,既然姑娘这么爽快。那就打个合同吧。”
说罢,就让人去打印合同了,自己则指挥人将绣品取下来包装。
孟笙慢条斯理的品着茶,不一会,秋意那些她绣的小样出来了。
“孟孟,看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