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卷宗
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京城的上空,将整个皇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巍峨的城墙在夜色下显得格外阴森,月光透过斑驳的云层,洒下几缕清冷的光,为这座沉睡的城市披上了一层银纱。
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两个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这两人正是萧逸尘和沈晓。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偷偷潜入御史台的秘档库,寻找一份与多年前北隶巡抚史全家被杀害一案的卷宗。
御史台的秘档库,位于京城的中心地带,四周戒备森严,是存放朝廷机密档案的重要场所。
平日里,这里有重兵把守,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
但萧逸尘和沈晓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凭借着高超的轻功和敏捷的身手,巧妙地避开了巡逻的士兵,顺利地来到了秘档库的墙外。
两人在墙角下潜伏了片刻,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确认没有危险后,萧逸尘轻轻一跃,如一只轻盈的燕子般跃上了墙头。他向沈晓伸出手,将沈晓也拉了上来。随后,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墙头前行,来到了秘档库的屋顶。
萧逸尘从腰间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铁丝,轻轻插入屋顶的瓦片缝隙中,轻轻一挑,一块瓦片便被取了下来。他将瓦片放在一旁,然后顺着洞口慢慢爬了下去。沈晓也紧随其后,两人顺利地进入了秘档库。
秘档库内弥漫着一股陈旧而又腐朽的气息,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霉味桑。
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种卷宗和书籍。
这些卷宗和书籍记录着朝廷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人的命运和故事。
萧逸尘和沈晓点燃了手中的烛火,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映照出他们紧张而又专注的神情。他们的眼神在书架间来回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他们开始在书架间穿梭,仔细地寻找着那份与北隶巡抚史案有关的卷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人的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突然,萧逸尘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书架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本卷宗,封面上写着“北隶巡抚史案”几个字。
“找到了!”萧逸尘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他将卷宗取了下来,和沈晓一起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坐下。
他们打开卷宗,借着烛火的光芒,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份卷宗上对于北隶巡抚史全家被杀害一案的描写支支吾吾,只是记录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幕后黑手却只字不提。
“这怎么可能?这么大的案子,怎么会没有详细的记录?”沈晓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
“看来,这件事背后的势力不简单,他们一定是在刻意隐瞒真相。”萧逸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他深知,想要查明真相,绝非易事。
两人继续翻阅着卷宗,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突然,萧逸尘的目光停留在了一行字上:“被杀人数:七十七人。”他的心中一动,想起了芙竹曾经说过,她家当年被杀了七十六人。
“沈晓,你看这里,卷宗上记录的被杀人数是七十七人,而芙竹说的是七十六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萧逸尘说道。
沈晓仔细看了看卷宗,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圣上很可能是隐瞒了柳家人还有遗孤在世上的事情。他这么做,或许是为了让背后之人放松警惕,等待时机一举将他们铲除。”
“有道理。”萧逸尘点了点头,“不管怎样,这份卷宗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先把它抄录一份,带回去慢慢研究。”
于是,沈晓从怀中取出笔墨纸砚,开始认真地抄录卷宗上的内容。萧逸尘则在一旁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以防被人发现。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终于,沈晓完成了卷宗的抄录。两人将卷宗放回原处,熄灭了烛火,然后顺着来时的路,悄悄地离开了秘档库。
他们趁着黑夜,如幽灵般消失在京城的夜色中。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心中都在想着这份卷宗所隐藏的秘密。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几缕淡淡的曙光穿透厚重的云层,缓缓地洒向大地,给京城外这片荒芜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
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地拂过旷野,吹得荒草沙沙作响。在这片寂静的荒野中,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孤独地矗立着。
萧逸尘一袭黑衣,身形挺拔如松,早早地来到了这座茅草屋,和昨天离开不同的是,原本破碎的桌椅此时却换上了崭新的,地上那一滩血渍,此时也早已没了踪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萧逸尘的耐心逐渐被消磨。
他皱了皱眉头,看了看天色, 就在他准备起身出去查看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站起身来,眼神变得警惕起来,紧紧地盯着门口。
门被缓缓推开,一道纤细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芙竹,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衣衫,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难掩她的清丽容颜。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警惕,当看到屋内的萧逸尘时,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你来了。”
芙竹轻轻点了点头,走进屋内,目光在屋内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萧逸尘的身上。“让你久等了。”
“无妨,我也刚到不久。” 萧逸尘微微一笑,示意芙竹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间,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气氛有些微妙,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萧逸尘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从怀中掏出那份抄录而来的卷宗,双手递给芙竹,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说道:“这是我们昨晚在御史台秘档库找到的,关于你父亲一案的卷宗,你看看吧。”
芙竹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卷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期待,有恐惧,也有悲伤。
她缓缓翻开卷宗,目光在上面扫过,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她的心。
多年来,她一直渴望能找到真相,为家人报仇雪恨。如今,这份记录着她全家被害的卷宗就摆在她的面前,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虽说是卷宗但却对柳家被杀一案只字不提,全文上下没有提到一句幕后之人是谁。
萧逸尘默默地看着芙竹,心中充满了同情。
芙竹摸着已经泛黄的卷宗眼神不由得黯淡了几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从怀中拿出一份陈旧的奏书,递给萧逸尘,说道:“这是当年我父亲给圣上的奏书,上面记录了一些当年北部的几个郡守和楚家加重税收,强行征兵一事。还不等我父亲拿出有力的证据,全家就被杀害了。”
萧逸尘接过奏书,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深知,楚家在朝中势力庞大,根深蒂固,想要扳倒他们,绝非易事。
“圣上当时大怒,要求查明真相。” 芙竹继续说道,“可是,上上下下都是楚家的心腹,他们怎么可能真的卖力去查?最后,这件事也只能被埋入灰暗中。”
萧逸尘沉思了片刻,他的眉头紧锁:“楚家如今在庆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扳倒,如同登天之难。”
“我帮你不是因为我心怀正义,而是我也知道失去亲人的滋味是何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