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混沌至宝!给帝辛,黄仙儿加词条
“珠子…”洪渊瞬间瞪大眼睛,目光锁定在珠子上面。
这该不会是穿越洪荒必备的那玩意吧?
人手一件。
混沌至宝…混沌珠!
洪渊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步冲了过去。
小心翼翼的将混沌珠抓在手中,神念慢慢的侵入其中,仔细感悟。
“五十道混沌禁制!”
“货真价实的混沌至宝!”
天道四九,大道五十,禁制的极限只有五十道。
区别在于,混沌至宝里面的禁制,是混沌禁制。
而先天至宝,先天灵宝里面的是先天禁制。
混沌珠当中,是一片无穷无尽的混沌世界。
理论上来说,它能自成一方大世界,其中的混沌之力,是最本源力量,不光可以演化山川河流,催生万物,还能演化出世界规则等等。
除此之外,混沌珠还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能够释放出混沌神雷。
同样,它还可以形成混沌领域,抵御强大的攻击。
另外,混沌珠里面,还蕴含三千大道法则,包含十大至高法则。
而对于洪渊来说,混沌珠还有另外一个能力。
“我的混沌体,可以源源不断的汲取混沌珠当中的混沌之力…”
洪渊面露兴奋。
混沌珠有五十道混沌禁制,每炼化十道就能解锁并掌握混沌珠的部分能力。
炼化十道禁制,调动混沌之力,感悟基础法则。
炼化二十道禁制,便能发动混沌神雷。
炼化三十道禁制,借用混沌珠之力,形成混沌领域。
炼化四十道,便能触及到混沌珠的核心法则,十大至高法则。
炼化五十道,便能创世,开辟一个新的大世界,化身创世主宰。
“妙!太妙了!”洪渊激动的红光满面。
有了混沌珠,他的保命能力,攻击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这东西还是太全面了。
洪渊将混沌珠收起,目光落到一旁的金莲上面。
“混沌下品灵根!二十四品混沌金莲!”
当初三十六品混沌青莲解体,化为诸多法宝,其中就有十二品功德金莲,净世白莲,灭世黑莲,业火红莲。
但这四大莲花,都是十二品的。
而这株混沌金莲,有二十四品之多,级别完全不一样了。
二十四品金莲,能够镇压气运,比十二品功德金莲还要厉害。
这玩意既是法宝,也是灵根。
洪渊将其收进万灵宝鉴,霎时间,万灵宝鉴释放出强大的威能。
竟在此刻,晋升成了极品先天灵宝。
“极品先天灵宝,再来几颗灵根,就能突破混沌灵宝了…”洪渊笑了。
万灵宝鉴真不错,不光能存放灵根,还能借助灵根升级。
“溜了…”
做完这一切,洪渊偷偷摸摸的原路返回。
先回去再说,免得被人发现。
洪渊飞出不周山,疾驰在洪荒天地间。
“嗯?”
突然,洪渊金瞳一动,目光落向人间大地的朝歌城。
他竟然在朝歌城的王宫里面,发现一股妖气。
这是什么情况?
苏妲已又开始了?
洪渊有些懵逼,轩辕坟三妖已经被他收了,为啥商王宫还会有妖孽?
念此,洪渊调转方向,落入朝歌城中。
他倒要看看,是哪路的妖孽。
洪渊大摇大摆的走进王宫,无一人阻拦,这是因为没人看得见他。
终于,他在一处宫殿,找到了妖气源头。
“黄妃…黄飞虎的妹妹?”洪渊一顿。
宫殿当中,附身黄妃的黄仙儿,正在搔首弄姿,蛊惑帝辛。
这段时间,黄仙儿凭借高明的手艺和口技,让原本冷落的黄妃,再次受宠。
帝辛爱不释手,在黄妃的蛊惑下,从此君王不早朝,干出了许多荒唐事。
“原来是一只黄皮狐狸精…”宫殿外面的洪渊冷笑。
阻止了轩辕坟三妖,又来了黄皮狐狸精。
这到底是天意使然,还是有人故意搞鬼。
在他看来,大概率是后者。
洪渊正要动手,把黄妃体内的狐狸精拘出,抬到一半的手却突然停了下来。
“就算杀了黄皮狐狸,估计还会有白狐狸,黑狐狸什么的。”
洪渊嘴角勾起,突然改变了主意。
随即,他打开了词条库,决定给黄仙儿安排个词条。
一番衡量,两个词条落入洪渊法眼。
【洁身自好(绿):你很纯洁,从不同流合污,不贪不义之财。】
【高风亮节(绿):你道德高尚,行为正直,道心坚毅。】
“一个放浪形骸,居心不良的狐狸精,有了这两个词条…”
洪渊忍不住笑了。
抬手一指,将两个绿色词条,转送到黄仙儿的身上。
然而,这还没完。
既然狐狸精都有了,怎么能少的了帝辛?
选了半天,洪渊挑出两个适合帝辛词条。
【古道热肠(黑):你待人真挚,热情,富有侠义气概,很愿意为他人着想,甚至会牺牲自已的利益。】
【宅心仁厚(白):你心地善良,仁慈而厚道。】
一黑一白。
有意思的是,古道热肠这个词条,明明是正向的,但却是黑色词条。
这说明有时候太热肠,会损害自已的利益,以自身出发,它确实是个负面词条。
在洪荒这种吃人的世界,古道热肠的人,往往活不长。
但这个词条放在帝辛身上,绝对没毛病。
身为一国之君,喜欢帮助人,甚至不惜损害自身利益,这难道不是万民之福?
在加上宅心仁厚词条。
双重保险。
帝辛绝对会是个好君王。
洪渊深藏功与名,做完这一切,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宫殿之中。
“哎呀!大王,白日宣淫成何体统,还不快起来!”
黄仙儿一把将帝辛推开,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她羞愧难当,万分自责。
“爱妃!是寡人的不对,寡人这就去上朝。”
帝辛亦是一脸羞愧,眼下王朝内乱四起,民不聊生,他竟然在沉迷美色。
“大王莫要忘了历代先王的遗志!”黄仙儿一脸严肃,正的发邪。
“寡人万不敢忘!”帝辛沉声喝道。
就在这时,门外有侍卫通报。
“启禀大王,西伯侯姬昌之子伯邑考求见!”
听到这话,帝辛面色微变,“先前寡人一时糊涂,听信谗言,将西伯侯囚禁,酿成大错。”
“好在为时不晚,还有补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