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吟竹语月下琴 作品

第180章 水患

苏旭踏入宴席厅堂,映入眼帘的熟悉面孔令他一愣,脚步不由得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贾琏也看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往日那副吊儿郎当的神态,举起手中描金雕花的酒杯,冲苏旭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哎呀,苏大人来了!快快请入座。”赵泰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这微妙的氛围。

平安洲节度使赵泰连忙起身相迎,满面春风,一脸热情地道:

“本想早些设宴邀请苏大人,只是这几日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苏旭拱手还礼:

“赵大人太客气了,下官初来乍到,按理说应当先行拜访才是,倒是让大人费心了。”

席间觥筹交错,杯盏交替,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看似其乐融融。

可苏旭的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贾琏身上,心中思绪翻涌。

他一边应付着众人的敬酒,一边暗自思忖:

这贾琏不是应该在京城吗?

怎会突然出现在这偏远的平安洲?

回想起当年在京城时听闻的种种,苏旭渐渐想起了一些关键之处。

他记得红楼梦后半部的剧情中,贾琏似乎就是因为三番五次来平安洲结交外臣,最后被人参了一本,说他结交外臣、狼狈为奸,惹得圣上大怒。

这件事,竟成了日后贾府被抄家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如今看来,这平安洲之行,恐怕就是那段往事的开端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泰忽然放下酒杯,向满座宾客介绍道:

“这位是从京城来的贾二爷,是一位有名的大商人,此番特来我平安洲采买货物。”

贾琏闻言,立刻站起身来,举杯笑道:

“赵大人过誉了,在下不过是个做皮毛生意的小商人罢了。

此番特意来采买些皮毛。”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苏旭,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苏旭端起酒杯,不动声色地饮了一口,也没有戳穿他。

看着贾琏这般表现,苏旭心中暗自思量:

自己因着黛玉的关系,算是贾琏的表妹夫,

只是看他这般遮遮掩掩的样子,明明是荣国府的公子,却故意谎称自己是商人,想来是不愿在这酒席之上与自己相认了。

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面上依旧淡然,仿佛对贾琏的来意毫无探究之心。

“原着里也没提过他在这平安洲究竟有何图谋,”苏旭暗想,“左右不过是些蝇营狗苟之事罢了。”

他摇摇头,觉得自己实在无需为这等小事费神,毕竟贾府的衰败已是书中定局,自己虽然是黛玉的夫婿,和贾府沾着亲。

但是黛玉姓林,林如海也还活着在,因此这贾府衰败与否也和自己无多大关系,

就是诛九族也不会牵连异姓人。

自己只需要和贾琏保持距离即可。

如此想来,贾琏假装不认识自己,倒也是个好事。

回到宅中,他推开房门,见黛玉正低头研究医书,便随口说了几句宴席上的趣事,却只字不提贾琏。

“他既不愿声张身份,我又何必多嘴?”

苏旭心道,免得徒增黛玉忧心。

翌日清晨,他便将心思转向了正事,翻开桌上的地图,细细研究起平安洲的地形来。

“这水患年年泛滥,良田尽毁,百姓苦不堪言,”

他自语道,目光落在纸上那蜿蜒的河道上。

苏旭卷起袖子,提起笔,在一旁的白纸上勾勒了几道粗略的堤坝线条,心中已有了几分现代治水的构想。

苏旭回到府衙后,立刻召集了平安洲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和水利匠人。

他命人将府衙庭院打扫干净,搬来一张宽大的木桌,铺上一张绘制着平安洲地貌的粗糙地形图。

这张地图是苏旭根据州府的档案和自己的实地考察绘制的,虽然简陋,但山川河流、村庄田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几位老农和水利匠人围在桌旁,神情严肃。

苏旭指着地图上几处用红色标记的区域,眉头紧锁,说道:

“各位请看,这平安洲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便是沛县,而沛县的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每逢汛期,洪水便会从这里决堤而出,淹没良田。”

他顿了顿,指着其中一处弯道,继续说道:“此处河床地势低洼,土质松软,最易被洪水冲垮。”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这几个地方年年修,年年垮,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说是河神发怒,不愿让人修筑堤坝。”

另一位略年轻些的匠人接口道:“是啊,这河水专挑穷苦人家的田地淹,富贵人家的田地却很少遭殃。”

苏旭听闻此言,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看那位匠人,目光中带着探究之意。

他并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继续指着地图上的其他几个位置,详细询问了每处的地形、水文情况以及历年的水患记录。

老农和匠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多年来的观察和经验和盘托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请大家收藏: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苏旭一边倾听,一边在地图上做着标记,脑海中不断地思考着解决方案。

他想起在现代社会学习到的水利知识,结合平安洲的实际情况,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他再次指着沛县的那几处河道弯曲,说道:

“我认为,若能在这几处修筑坚固的石堤,并在上游开凿分洪渠,将一部分水流引入地势低洼的湖泊,便可减轻主河道的压力,降低洪水决堤的风险。”

老农们面面相觑,一位年纪最大的老农摇了摇头,说道:

“大人,这法子我们也想过,可是这河水太凶猛,石堤根本挡不住啊!每年修好的堤坝,不出几天就会被冲垮。”

“是啊,大人,”另一位老农也附和道,

“这河水就像有灵性似的,专往穷人家的田里钻,富人家的地却很少被淹。我们都觉得是河神在惩罚我们这些穷苦百姓。”

苏旭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老农们的话并非毫无道理,这其中或许真的另有隐情。他决定亲自前往沛县,实地考察一番,看看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回到府邸后,苏旭将今日的见闻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黛玉。

黛玉听后,也是秀眉紧蹙,说道:

“旭哥哥,这平安洲的水患如此严重,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旭哥哥一定要小心谨慎,查明真相,解救这些受水患困扰的劳苦百姓们。”

苏旭点点头,说道:“我心中已有数,明日便动身前往沛县,亲自监督修筑河堤。”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旭便梳洗完毕,身着一袭青色官服,腰间系着玉带,便带着几名随从,骑马前往沛县。

一路上,他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水患之事,目光不时扫过两旁的田野农舍。

“看这地势,确实易受水患影响,难怪百姓年年受苦。”

苏旭心中暗道。谁知,当他抵达沛县县衙,拜见县令之时,竟愣在了原地——这沛县的县令竟然也是一个苏旭在《红楼梦》中读到过的角色——赖尚荣。

“下官沛县县令赖尚荣,见过大人!”那人满面笑容地行礼道,声音谄媚而油滑。

这赖尚荣乃是赖嬷嬷的孙子,荣国府大总管赖大的儿子。

苏旭心中一震,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约莫二十出头的县令,只见他面如满月,眼睛细长,一副富贵相。

赖家本是贾府的家生奴仆,但赖尚荣从小就被主子放了出来,成为自由人。

由于主子恩典,赖尚荣在家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从小由丫头、婆子、奶妈捧凤凰似的养着,自小养尊处优,连说话的腔调都与一般官宦子弟无异,

他也在贾府学堂读书写字,后面赖家花钱给他捐了官,又蒙贾府人脉走动,这才有了今日的官身。

“听闻大人前来视察水患,下官已备好酒席,还请大人先行歇息。”

赖尚荣笑容可掬地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

“这水患之事,容下官慢慢向大人禀报。”赖尚荣殷勤地作揖道,脸上堆满了笑容。

喜欢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请大家收藏: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