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儿灞星哥 作品

第213章 老骥伏枥,八大胡同

把汤阁臣的后事安排妥当,执行层面自然由戴雨农操持。

梅坚毅当日启程,前往北平。

何部长他是尊重的,毕竟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盟约。

而且距离兑现的日期,眼瞅着越来越近。

眼下正是继续密切关系的紧要时候。

火车咣当咣当,赶到北平已经是第二天下午。

“钧座,汤阁臣也到了。”

车站迎接人群人满为患。

除了荣山万树常于孝侯和一众奉系将领,还有组织起来的各界代表。

一应亲民流程走完,往车子走去的时候,紧跟在身边的吕云台小声说了一句。

“这么猖獗?”

梅坚毅脚下没停。

也就是现在身份不一样了。

搁大半年前当县长的时候,非得把他挂在午门门楼子上示众三天。

“只比您早了一个小时,应该是料定我们不会对他不利。”

吕云台一脸无奈。

上营是他去的。

汤阁臣当时也很是欢迎。

设宴接风又述衷肠,口口声声表示,虽然感念老张家恩情,但为国家大义,愿以梅司令马首是瞻。

又说他对热河感情如何如何深厚,没有其他更多想法,就想留在热河尽些绵薄之力,再颐养天年云云。

当时吕云台觉得只差条件谈拢这一步,奉系就算彻底画下句号。

没有了汤阁臣这样的头面人物坚持,奉系的人心也就彻底散了。

这对接下来快速肃清张逸卿的影响力,极为有利。

结果可好,几次退让,梅司令都答应了他的条件,最后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结结实实被摆了一道。

要不是汤阁臣起初的表现,那几支不愿意附随荣山几个人的东北军,也不可能轻易的退到热河!

梅坚毅撇嘴一笑:“既然来了,那就让他多待两天,我好好的招待招待他。”

北平那么多家报社,就看看他和东瀛人勾连的事情‘曝’出来之后,他怎么应对。

非得堵他三天三夜,让他真实领略一下什么叫千夫所指。

吕云台一路上又汇报了几件事。

都是关于荣山万树常于孝侯几个人,对于身边将领的一些想法安排。

对这些事儿,梅坚毅倒是没什么意见。

都是带头大哥,不把手下的兄弟安排好,这队伍还怎么带?

就这样说了几句,等听到梅坚毅说,准备让他出任一任军长,吕云台先是一怔,最后连连摆手:“钧座,卑职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

“钧座信赖,提携卑职当参谋长,卑职已经是如履薄冰生怕做不好。”

“一军之长要指挥军事,责任更加重大,卑职……”

“云台,这事儿不能只考虑眼前。”

梅坚毅打断了他的话。

吕云台的晋升确实太快,确切的说九个月前,还只是一个少校团参谋长。

至于学历……黄埔七期辎重科肄业。

又一直在参谋后勤这条线。

事实就是怎么看,都不适合当一任军长。

但这却是关键资历。

将来到军委会任职,没当过军事主官,难免被人诟病,拿这说事儿。

所以他不但要当一任军长,回头战场局势明朗之后,还得拉上去喂几桩功劳。

到这一步,无论是谁也再挑不出他的毛病来。

在军委会任职,那就能说的起硬话。

梅坚毅把自己的考量简单一讲,吕云台眼眶都红了。

祖坟冒青烟了,自己也能到江宁署理军国大事!

……

何敬之下榻的地方是北平饭店,离了火车站,梅坚毅直接去到了这里。

万树常于孝侯和荣山李松石也都跟随。

一下车,看着旁边停着几辆车,吕云台扫了一眼就对梅坚毅说道:“梅钧座,汤阁臣也在。”“他也在这里落脚?”

梅坚毅问了一句。

“不是,他在北平有自己的公馆。”

“那就没关系了。”

要真是在北平饭店和何敬之当邻居,接下来堵门骂娘这事儿就有点难办了。

何敬之打电话来平事儿,要不要给面子?

这是个问题。

几个人下车凑齐,上楼。

到了七层一出电梯,就见何敬之已经等在了电梯口。

一顿寒暄吹捧是少不了的。

如此客气几句,然后就见何敬之一指旁边的光头:“这位是热河督军兼省公署主任汤阁臣。”

“日后你们的防区比邻而居,可要多多亲近。”

“梅总司令。”

“汤督军。”

两人都笑着伸手。

汤阁臣更是用力的一晃手,大大咧咧的说道:“梅总司令,比邻而居守望相助。”

“日后有用得上我老汤的地方,请梅总司令尽管开口,我老汤绝不推脱!”

“汤督军是军中前辈,日后少不了要请教你的。”

梅坚毅也跟着瞎客气。

眼见他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一旁的何敬之心里暗笑。

汤阁臣愚蠢,他也不想想热河是什么环境。

对上梅坚毅,那就是四面临敌。

要是他还顶着东北军的名号,梅坚毅可能还会拉拢他。

但是现在铁了心要给谭凯申当钉子,别说梅坚毅不是泥菩萨,就是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

就这样寒暄了一番,这才去了何敬之的房间。

又说了任命仪式的事儿,约定明天下午人到齐之后,召开大会宣布。

至于梅坚毅提出的设晚宴,何敬之也没有推脱。

只是没料到汤阁臣有点太过猖獗,梅坚毅只是邀请一句,他就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所以晚上的这场酒,多半程就听着汤阁臣在吆五喝六。

酒局散,已经是深夜。

带着几分醉意出了东兴楼,汤阁臣摇摇晃晃的上车。

五辆车子缓缓启动,仰在后座上的汤阁臣脸上却已经没了醉意,目光也变得深邃。

他这个还能逛窑子喝花酒的年纪,当然是不服老的。

不服老就不会养老。

别人都以为他蠢,不知眼前形势险恶,非要交恶梅坚毅。

但却不知道,他汤阁臣也曾胸怀大志。

这些年也就是时运不济。

跟着复辟,败了。

造老张家的反,又败了。

但凡成功一次,又怎么偏居热河?

眼下是最后的一次机会。

东瀛人要反扑,江宁又对梅坚毅忌惮颇深。

两相合力,这小子后面还真不好说。

而他的位置有关键,有江宁的支持,回头东瀛人肯定也会联络。

这样的双重助力,等将来梅坚毅兵败,那就是他汤阁臣风生水起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汤阁臣撇嘴笑了笑,又对副官吩咐道:“去八大胡同!”

“督军?”

副官惊讶的回头。

正要劝说,就见汤阁臣笑道:“不要担心。”

“梅坚毅所谋甚大,那就得珍惜羽毛。”

“现在,他怕是比你都紧张我在北平的安危。”

“要不是吃准儿这一点,你以为我会来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