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周太后薨
虽然两兄弟已经在乾清宫吃过了便饭,但朱厚炜还是选择在这陪同老太太再吃一顿。
看着行将就木的老太太,朱厚炜哪里忍心拒绝她。
庆云侯周寿和长宁伯周彧在桌上作陪,至于两个小孙子只能站在一旁干巴巴的看着。
老太太不时夹着菜肴送给朱厚炜和朱厚照的碗中,不多时两兄弟碗里面就堆成小山的菜。
“你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事要操心,再也不是小时候经常来仁寿宫找哀家玩的小孩子啦。”
“瞧瞧咱的两个大孙子,长大了更是英武神俊,都是咱们老朱家的麒麟子呀!”
周寿和周彧在一旁附和,谁家老人不喜欢显摆自家孙子,小的时候,周太后和张皇后还不怎么对付,可人到古稀,已到人生末年,还有什么是放不开的。
只要后世儿孙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这比什么都强。
“你们吃着。”
周太后在婢女的搀扶下起身,很快便从内殿走来,手里还多了两个小盒子,慈祥的笑道:“这是弘治五年朝鲜国朝贡送给哀家的贺礼。”
“你们两个小孩都拿着玩。”
一颗洁白光滑的夜明珠,一颗红润泛光的夜明珠,都是难得的宝贝,还是一对。
“朝鲜国说这是唐朝高句丽时期就传下来的宝贝,白色的象征低调内敛,红色的象征战无不利,最奇特的是,两颗夜明珠合在一起才能在黑夜中泛出光芒!”
“就如同你们兄弟一样,以后不管如何,都不能争吵,只有兄弟齐心,才能保大明万世基业。”
朱厚炜有些感动,他知道这种宝贝老太太不会轻易拿出来,恐怕是预感时日无多,这是送给他们的临别礼物。
朱厚照纵是在不喜老太太,此时也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来接着。
“照儿。”
周太后轻轻拍打朱厚照的手,“小时候祖奶奶时常训斥你,不要朝心里去,是你咱大明最优秀的太子,你聪慧,自幼聪慧开朗,比你爹强,也比你爷爷强,他们都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不晓得为什么,祖奶奶总觉得你将来的成就肯定会盖过他们的……可是祖奶奶怕看不到那天了。”
朱厚照红了眼眶,轻轻摇头。
周太后叹口气道:“你两个祖爷爷没多大本事,周家也给咱们老朱家添了不少麻烦,他们要做错事了,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
“太子可不可以答应祖奶奶,不管怎么处理,总要念着情分,咱们总归是一家人,只要不处死,如何都行。”
周寿两兄弟微微擦了擦眼眶的泪花,这才明白老太太今日召见两位皇子的用意。
这是在用命护着他周家走完最后一程啊!
朱厚照重重点头道:“好!我答应祖奶奶,您别太操心这些事了,好好养着身子,都会好起来的。”
“太子懂事啦。”周太后笑容满面,又道,“哀家有点困了。”
朱厚炜忙不迭道:“老太太您先休息着,不要太操心外面的事。”
朱厚炜和朱厚照对视一眼,两兄弟拿着夜明珠,缓缓离去,只是才走没多远,周寿忽然含着泪花急促冲了过来,对朱厚照和朱厚炜道:“太子殿下,蔚王殿下,阿姐,阿姐……要不行了!”
朱厚炜倏地一愣,急忙拉了拉发呆的朱厚照道:“快去叫父皇和母后来!”
这是两兄弟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去,朱厚炜两世为人,稍稍还能定住心神,但大哥毕竟没经历过生离死别,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哦,哦哦,好!”
“刘瑾,你,你快去召父皇母后过来!要快!”
朱厚炜又补充道:“再去召太医前来!”
“喏!”
吩咐完毕,两兄弟便急促朝仁寿宫大殿内冲了过去。
这才一会儿没见,老太太已经奄奄一息,刚才恐怕都是回光返照,谁也没想到,离别会来的这么突然!
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焦急来到仁寿宫,弘治皇帝踉跄的扑到周太后床头,惊呼道:“祖母,皇祖母!”
他伸着手,握住了周太后冰凉的手掌,眼眶刷的就红了起来,这么多年的情感,又加上弘治皇帝本就至纯至孝,看着守护自己半辈子的老人奄奄一息,悲伤情绪瞬间汇聚,眼泪扑簌簌落下!
朱厚炜不动声色的对刘瑾道:“将人全部赶出去,没有召见不得入内,包括庆云侯和长宁伯!”
父皇的真实情感流露,难免会有失态的地方,谁也不能瞧见大明天子失态,任何人都不准!
“喏!”
当初老师西去的时候,朱厚炜虽然没操持葬礼,但毕竟也经历过生离死别,不会像大哥这样无措。
这也不能怪大哥,毕竟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失去这么重要的人。
周太后握着弘治皇帝的手,努力的挤出笑容:“皇上,奶奶陪不了走未来的路啦。”
“你是一家之主,一国之主,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在中宫胎毛都未剃的胆小孩子啦。”
当初弘治皇帝在内宫中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追杀,一路东躲西藏,被周太后接到仁寿宫的时候,胎毛都还没剃,还是周太后亲自给他剃的。
周太后用一辈子来保护这个孙子,亲眼盯着自己孙子一步步走上大位,成为大明的天子!
可以说没有老太太,就没有弘治皇帝的今天。而弘治皇帝对自己的奶奶从来也不薄,在盐引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他依旧毫不吝啬的给周家人兑换食盐,明知这有损大明财政利益,依旧如此,就可知当年的恩情于弘治皇帝来说究竟多么重!
纵是天子,在此时也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是啊,虽然他已经三十六七快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了,可在老人家眼中,不也是个孩子吗?
“皇后。”
周太后虚弱的开口,张皇后急忙跪在榻前握住了她的手。
“咱婆媳都看不惯对方,你勿要记恨哀家。哀家有时候在想,哀家养了皇上一辈子,为什么他末了还要偏向你呢?”
“后来哀家明白了,你才是那个能陪皇上走到最后的人,偏爱你是对的,是对的,咳咳。”
张皇后啜泣道:“孙媳不对,孙媳不好,皇祖母好好休养……”
“太医呢,太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