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荼舍塔之困
荼舍塔里,气氛压抑。
少林众人被无情地囚禁于此,四周的墙壁仿佛也在低吟着他们的困境。
三渡神僧,虽已是身负重伤,却依旧挺直脊梁,闭目打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坚韧。
“不愧是神僧啊……”一道带着几分赞叹的声音,从地牢的阴影中悠悠传来。
说话的是域外高手无空。
他望向三渡神僧的眼神里,既有钦佩,又带着些许不屑。
“再坐怀不乱又能如何。”无法接话道,语气中满是不屑,还带着一丝嘲讽。
“……”
就在无法与无空闲聊之际,无天神色一凛,低声道:“大人来了。”
随着这声通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黑袍人易继风,就这样施施然地现身在众人眼前。
他步伐轻盈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黑色的长袍在走动间轻轻飘动,而跟在他身后的,正是无邪。
“大人!”无法、无天、无空三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中满是敬畏。
易继风只是静静的看了一眼少林众人:“少林三渡!”
“你们四人做的不错。”
无法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与不甘:“这三个老秃驴不好对付,这次损失了很多武傀(药人)。”
他说着,还狠狠瞪了一眼三渡神僧。
无空撇了撇嘴,满脸轻蔑:“一群废物而已,他们也算有点价值了。”
无邪的目光落在三渡神僧身上,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若是这三个老和尚炼制成药人,那战力可真不一般啊。”
易继风微微仰头:“待我吸收了他们三人的功力,小小的中原武林,就算全部联手也不是我的对手。”
“恭喜大人!”四人整齐地拱手。
易继风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四人本次任务做的很好,这丹药赏给你们。”
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两瓶丹药。
四人见状,眼中瞬间闪过惊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接过丹药,脸上堆满了笑容:“谢大人!”
那声音里的带着兴奋与感激,貌似他们接过的不是两瓶丹药,而是无上的珍宝。
被囚于地牢角落的少林高僧空闻,一直强压着心头的怒火,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握拳,冲着易继风等人离去的方向破口大骂:“你们这群卑鄙无耻的宵小之徒!以为靠这些歪门邪道、阴险狡诈的手段就能称霸武林,简直是痴人说梦!”
空闻的声音带着十足的愤怒与不甘,震得墙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无邪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挂着一抹嘲讽的轻笑,眼中满是不屑:“少林高僧竟然会犯‘嗔’。哼!不过如此啊。”
“平日里满口的慈悲为怀、四大皆空。看来这所谓的高僧,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空闻被这一句话气得浑身发抖,伸手指向无邪,嘴唇颤抖着却一时说不出话来:“你……你……”
这时,一直闭目养神的渡厄神僧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制止的神色,轻声唤道:“空闻……”
“阿弥陀佛!”
空闻听到渡厄的呼唤,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怒火,双手合十,恭敬答道:“是。”
可他那微微颤抖的身体,还是泄露了他内心难以平息的愤怒。
待易继风等人彻底消失。
此时的荼舍塔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只有墙壁上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里啪啦”声。
三渡神僧彼此对视一眼,无需言语,多年的默契让他们心意相通。
渡厄微微颔首,轻声道:“诸位,如今深陷困境,但我等身为少林弟子,肩负守护佛法与武林正道的重任,不可就此消沉。”
渡难接过话茬,目光坚定:“邪不胜正,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只要我们心中的信念不灭,就一定能找到破局之法。”
渡劫也缓缓开口:“只是当下,我们需从长计议。那些人来历不明且野心勃勃,又手握诸多邪恶手段,切不可贸然行事。”
“……”
少林众人纷纷点头。
昆仑山上。
弟子们或是在庭院中修炼武功,或是穿梭于楼阁之间忙碌着日常事务,一切看似平常。
突然,一声焦急的呼喊打破了这份宁静:“他们来了,快,去通知掌门!”
一名弟子气喘吁吁地从山巅的瞭望台飞奔而下,脸上满是惊恐与紧张。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顺着那弟子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下密密麻麻的队伍正朝着昆仑山浩浩荡荡地行进。
阳光照在兵器上,反射出森冷的寒光,令人胆寒。
为首的正是玄冥二老。
玄冥二老那眼神中透露出的阴鸷却让人不寒而栗。
他们身后,是亲王府的高手们,个个步伐沉稳,一看便知是身经百战的武林高手。
再往后,是整
齐排列的元军队伍,铠甲鲜明,军旗烈烈作响,彰显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山门前。
望着山下气势汹汹的来敌,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沉声道:“他们果然来了。”
身旁的班淑娴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明教的消息果然没错。”
“看来,这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
何太冲转身面向一众昆仑弟子。
弟子们早已集结完毕,虽然脸上带着紧张与不安,但眼神中却透着身为昆仑派弟子的坚定与决绝。
何太冲提高音量,声音洪亮而有力:“所有弟子听令!今日,这些恶势力妄图侵犯我昆仑派,我等昆仑派弟子,肩负着守护门派、捍卫武林正义的重任!”
“绝不能退缩!”
弟子们纷纷振臂高呼:“誓死捍卫昆仑!”
声音响彻山谷,回荡在昆仑山的每一个角落。
“布阵!”何太冲一声令下,昆仑弟子们迅速行动起来。
擅长剑法的弟子手持长剑,在前排组成剑阵,寒光闪烁的剑刃指向山下;精通内功的弟子则在剑阵后方,这些弟子纷纷闭目凝神,汇聚内力,准备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