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枷 作品

分卷阅读566

她慢悠悠地披穿到身上。

她里面的白色衬衣衬裤早已被血染透,她不想招摇过市,只能扶着砖红色的宫墙绕开人群慢悠悠的挪。

短短一刻钟的路,傅子笙用了三倍的时间,可当她走到心心念念的宫门口时,才见一个不速之客正在等她。

那人远远地就站在宫外的一辆豪华马车旁,身形颀长,明晃晃的月白袍,头冠高束,眼如英炬,她视线紧盯着慢悠悠掏腰牌给皇宫侍卫看的傅子笙。

傅子笙头皮酥麻,就算不想搭理,可不速之客摆明了找她的,她又何必躲?

等过了宫门,傅子笙叹着气收起腰牌,然后挽着袍袖,吟吟笑着迎上这位金昌国的皇太女。

“下官拜见皇太女殿下,殿下金安。”

“嗯。”长孙念慈有备而来,早知傅子笙今日的遭遇,她不为嘲笑她,而是其他事。

在傅子笙询问时,她率先说道:“晏大人当年初登恩科,雕牌挽袖,好不风光。如今落得这步田地,落魄得连个搀扶的人都没有,方才几个不如你的官员看到你都绕着你走,你可有后悔过?”

傅子笙不怒不激,平缓温和地回:“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她反而笑笑,观一身自在,“梅花不提前世绣。”1

“下官虽叹惋,可现在不是还好好的站在这里吗?”

长孙念慈嘲讽,“你倒是想的通透,哼。”

她又道:“你自己不在意自身的生死荣辱,那你可在意未央的?”

傅子笙眼神骤变,随着她语气加深,表情逐渐凝重。

长孙念慈见状心满意足,“只要你肯接受孤的妹妹,我可保未央安然无恙。怎么样,晏栖,你答应吗?”

“是你。”傅子笙语气肯定,她屡次赎人,却总被王妈妈左右虚晃的眼神躲避,避而不谈,可见贵人贵不可言。

长孙念慈料到她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她让傅子笙考虑清楚,中秋盛会后听她的答复。

不得不说,皇太女虽然在朝堂上立的是刚正不阿、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严君形象,但她私下还真是什么龌龊事都干。

她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悔亲妹的清誉吗?

傅子笙凝重的表情直到皇太女乘马车离开后,她逐渐才松懈下来,重重地叹息一声。

老早接到福钗递向宫外消息的晏六从一棵树后窜了出来,她拉了傅子笙一把,然后问她要怎么做?

傅子笙摇头,脸色越发的苍白,她走了两步忽然一个踉跄让晏六扶住她,抬头说:“先回府。”

“这件事要从长计议,阿姐在中秋便会赶到了。同行的人你知还有谁。”

“庞寒云。”

“没错。”傅子笙追忆着往事,“她手下有用之人不少,我们也在她手上吃过亏,她不好对付。”

“那我背你?”

“……不必。”她一个手长脚长完好无损的人被人背着在街上又窜又跑的,那叫什么事儿。

第212章 刺客来袭、云朝雨暮

海棠楼的二楼, 元霜倚栏而栖,坐在窗沿上倚着向外延伸的栏杆,百无聊赖的打了个哈欠。

小侍女小脸扑红的跑进屋, 神神秘秘地把装着信和珠钗的盒子塞到她手里, “姑娘, 姑娘可别睡了,好消息啊那个晏小姐又来给姑娘送东西了。”

“姑娘不知道, 如果不是我这次亲眼看到王妈妈把盒子揣进怀里,她恐怕又贪了去, 亏我眼疾手快抢了来给姑娘……”

元霜眼角点缀了一颗红豆大小的东珠,在艳丽的太阳底下看上去熠熠生辉, 她挑起眉毛, 翻开长盒子往里看了一眼, 看见几根钗玉,还有一封折起来的书信。

她似不屑地又将盒子阖上,轻轻一掷落入侍女怀里。

“又是这些个无用的玩意儿和酸腐的情词滥靡。”

“姑娘,可别啊,您好歹看一看啊。那晏小姐总是来给您送东西,却从未有过逾越之举,将东西给了王妈妈就走,绝不停留。”

“您就算不看在东西贵重, 就光看在她持之以恒的心上, 也该有所表示啊。”小侍女期待的紧。

元霜伸着懒腰,柔软的腰肢像猫儿一样, 从杏红的衣裙中露出锻白的半截细腰, 她将手肘撑在栏杆上,用掌心拖着小巧的下巴。

“有什么好表示的, 她爱送就送。”

元霜的视线留在门舫对面站着的碧人身上。

她从晌午用过饭食,就看到这人了。小憩一觉醒来,她还在。

“可好东西都落在了王妈妈手里,真是可惜。”小侍女打抱不平。

元霜显得格外淡然,挥动着轻薄如羽翼的纱衣,她轻撇着楼底下那个不死心的女人。

“可惜便可惜。”

主仆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

与元霜的逍遥自在不同,海棠楼下的傅子笙尤其显得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