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0
手递呈将降书给了福润。
“降书在此,还请陛下品阅!”
她这么慌张惶恐的样子,总算让帝王有几分的心满意足。
长孙啸看完降书,果真与傅子笙所言不差,而越汝女皇提到的即将派到金昌的使臣快要登陆内海了。
越汝称臣乃是喜讯,不知傅子笙又何种办法劝服越汝女皇,听说一年前越汝动乱,举国的贪官都被一个神秘的女官抓了出来,从此开启了清扫改国制行动。
那女官仅仅在越汝停留半年,没人知道她从哪里而来,因为好奇派人去越汝打听的金昌官员也只知那人面容丑陋,出行都是覆面具,名字叫柯引章。
当时没有人将柯引章与昭狱畏罪潜逃的傅子笙联系起来,当时傅子笙是因为欺侮至江缘宇帝卿死亡的罪名入狱,谁也不会想到她居然成了越汝国的异端肱骨之臣。
可降书就在傅子笙手上,她自说从越汝不远万里而来,如今朝臣也不得不联想翩翩。
长孙啸看看降书,又看看傅子笙,再想到她在朝为官时总是能迎合自己的心意,顿时便准备不为难她了。
晏栖一个人在异国也挺不容易的。当初她引蛇出洞,按计划被人掳走查明真相,同样是长孙啸授意过的。
长孙啸心想着,当即要给傅子笙论功行赏。
虽然功劳滔天,可她两年内离京空职、又有半年在异国当官,明显是功过难辨。
长孙啸犯了难,突然福润大监官满脸喜色地从旁阶走上金殿,附耳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太医院刚刚来人通传。
晏栖大人把一个女婴交给了她们照顾,说是未央帝卿生的。
太医们慌了神,不知怎么办才好,请圣上裁明。
“晏栖。”长孙啸眼前一亮,正襟危坐。
朝臣不知帝王心思变化,但见长孙啸和颜悦色,不免好奇。
“晏栖在。”傅子笙淡定应是,微微低头。
长孙啸往前挪了挪身子,似是激动,又好像压抑着笑意,兴致勃然地问她:“朕问你,那女婴是你与燕儿的孩子吗?去年的时候燕儿刚有好消息就私自离京去找你,朕还让人抓她回来,没想到你见到她了?”
傅子笙顿了顿,耐不住身后一群官员热切的视线催促和帝王逐渐的焦躁,她郁闷地点点头。
“……见到了。”
“女婴确是殿下所生,血脉传承于我与燕儿,殿下给取了小名叫端仪。”
“好啊!”长孙啸开怀,端仪可是皇族孙辈的第一个,金昌国后继有人,“果然朕没有看错燕儿。她心性本就坚韧,难为她做出千里寻妻的举动,没有与你错过。”
“好,既然晏栖你带回了国书,又带回了端仪,朕这次就饶过你,让你述职。你原来是中书省长官,如今却是不合适了。”
长孙啸明显高兴过头,奖赏也过分豪迈了些,龙口一开就是封傅子笙官拜一品,承袭好些年没有过的右相一职,与现任左相冷横共掌相权。
金昌国开国初,设置中书右丞、中书左丞,后因中书省,权分六部。一度将右丞空置,六部交由左丞代管延续至今。
众人朝臣一听,陛下这是要把中书省分权,于是纷纷谏言,请求陛下三思。
傅子笙也觉此举不妥。
但碍于长孙啸现在看她颇有意见,没有出声,分权仅对她有利。
长孙啸是她的杀母仇人,她不该为了金昌国的政堂生出不该有的怜悯之心。阿姐提醒她是来覆灭金昌的,为普通无辜的黎明百姓做事也就善举,万万不能再忘了自己的身份。
谁也没有料到长孙啸却说,“朕意已决,不必再谏。晏栖,燕儿现在何处,你可以与她一同进宫?”
面对长孙啸欢喜的笑脸,傅子笙知道真正的灾难,这才到来。
“……没有。微臣与未央帝卿见面之时,恰在鄞州发生饥荒,难民潮涌动,将我们冲散了,殿下她不知所踪,至今下落不明。”
傅子笙硬着头皮说完。
还没等看长孙啸脸色,就听她说:“所以燕儿丢了,只有你抱着婴孩回来了?”
“……”
“你怎么就不一起丢了呢?你还回来干什么呢?你成心气朕!”
“来人把晏栖拖下去砍了。”
朝臣们心中感慨万千,心中嘲笑这都什么事儿啊,晏大人这么久不见怎么缺心眼儿了。
她们表面上跟着福润一起劝雷厉风行喜怒无常的帝王:“陛下三思啊!驸马肯定是有苦衷的!”
再一次,傅子笙被护卫架到金銮殿门口,用脚后跟死命勾着门槛,倔强的苟活。
随机她又被架着胳膊带到玉阶前跪好。
现今已接过自家长官的职位,成了御史大夫的陈贤心惊胆颤地看着傅子笙和帝王硬刚,内心哀怨的站出来,跟着福润一块儿劝言帝王。
“陛下请三思!晏大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还请陛下念在她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