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3
对待犯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严苛。
傅子笙也知道,大理寺的官差在大理寺卿的示意下,多多少少有时也会为了让家属安心而收下银子,不过最后那些银子都充公去后厨加菜了。
柳元明不愧是能做到户部郎中的探花郎,闻言当即明白了傅子笙的话中之意,敢情傅子笙这是来了老地方,圣上有意帮晏大人。
柳元明豁然开朗,跟傅子笙转告了几句家妻的念叨,随后就提着篮子离开了。
她走前把带来的银子交给了牢头,眯着眼睛笑着,只说这是孝敬官差们的。
官差们笑眯眯的应了。
柳元明带来的银子,当晚就从傅子笙的晚饭菜色体现了出来。
除却大理寺和户部的同僚们来看望傅子笙,她将抱住木柱子哭着说自己无能的蔡思渠劝走后,就连曾经的老熟人,御史台的陈贤也到了大理寺天牢。
陈贤看着牢房门口柱子上的女子,似是没想到,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着傅子笙开口说道:“我带来了两个消息,晏中书打算听吗?”
傅子笙正劝导着依依不舍的蔡思渠,闻言偏头对她开玩笑的问:“两个?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吗?”
“对。”陈贤道。
傅子笙想了想,松开扯住蔡思渠胳膊的手,徐徐站起身,眼中沉思片刻,颔首对门外站着的陈贤道:“先说坏消息吧。”
陈贤用眼一扫地上死赖着不走,鬼鬼祟祟偷听的蔡思渠,咳了一声,对牢房里的傅子笙加以正色道:“坏消息就是,南宫帝卿的尸身由仵作验了,死因是溺毙无疑,过两天就定棺下葬了,越汝国的人喜欢海葬,使臣团准备后日就将尸身运往灵龟岛。”
“而晏大人的信物和腰带在南宫帝卿尸身上,作为证物;再者今天下午的时候,又有证人证言晏大人那日和南宫帝卿共同出现在鸳鸯池附近,形似争吵。晏大人这次如果拿不出十足的证据证明你的清白,这罪证恐怕就要坐实了。
又有证人出现?
难道又是江娴的人做的伪证?
傅子笙眉头紧锁间,陈贤看出了她的心事,接着又道:“晏大人不必想了,除了朝堂上那乞丐外,下午的证人确实是新证人,而且也是江娴帝女找来的。”
沉稳如陈贤看着傅子笙愣怔的样子,也没忍住心下一乐,开她的玩笑道:“晏大人你这副意料之外的样子,可不像平常在朝堂上叱诧风云的晏大人了!”
言归正传,陈贤转头就说起了好消息。
“不过事虽艰难,却也不是无路可解。这好消息就是,晏大人的案子由御史台和大理寺共审,从明个儿起晏大人除了判案官员外,任何人都不能见到您。”
“这也是陛下亲口对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主审官员说的,要保护好您的安危,让您洗清清白后能够安然无恙的去见小帝卿殿下。”
傅子笙作为金昌国的臣子,还是偏激又没什么朋友的宠臣来说,长孙啸这样对她用心,她不可说不感动。
一代野心勃勃篡位夺姐妻的帝王,能够这样对待一个臣子,亦是十分难得的。
从陈贤的话中,傅子笙听出了弦外之音。
她想罢,便用脚尖踢了踢蹲坐在牢房木栏外的蔡思渠,语气缱绻道:“蔡大人,你该走了。”
“啊?什么,我才不走呢,晏大人对我有再造之恩,当初北境行军押送粮草,还有前不久的皇差,晏大人护我助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你不管。”
“如果我走了,那我就是不仁不义之辈,让天下人所不齿……!”
傅子笙无奈又只得再次说,“蔡大人,你真的该走了,探监的时辰到了。就算我不赶你,衙役也该来哄人了。”
“蔡大人如真想帮我,不如替我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也好让陛下信任于我,不至于忘了我这个倒霉的中书令。”
蔡思渠闻言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抱着官袍跑了出去,边跑边喊,“好,这事儿容易,晏栖你可千万别死,等我来救你!”
她走后,傅子笙看向一脸意味深长盯着她的陈贤,无奈的一叹,招了招手将人唤道近前,临走前对她嘱托道:
“陈大人,禁令之后,我怕是要与外界断隔了消息。看越汝国使臣们的动向,应是要几日之内结案的,恐怕会向陛下施压。”
“这件案子疑点重重,我想要大人帮我个忙。”
陈贤本不欲趟这淌浑水,可傅子笙的眼神坚决,让她不由自主竖耳听了下去。
“晏大人请直言。”
“我要见陛下,如若见不到,见到陛下身边的亲信福钗公公也可。”
陈贤本以为傅子笙会想要见小帝卿,或者求她帮忙跑腿去找证据,再不然就见一见越汝国的帝女,也好求情。
谁曾想傅子笙在这儿节骨眼上却想到了陛下。
她难道打算见陛下,就能靠着帝王的宠信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