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7
在大多都是火葬或者土葬。因为很多沿海的地方都是靠海捕鱼为生。”
“我听我那个被贬在临海打渔的表姐说, 她们那儿的官府也禁止了尸沉藏海, 说是不想捞上来吃的鱼是亲人的尸骨养大的。”
他惋惜地对两人说道:“不然如果可以的话, 等我们三个去浪迹天涯了,我还想请你们和我一起去看看海葬的葬礼场面呢。”
长孙燕和桃儿一听什么鱼肚子装尸骨, 血融于鱼,人头鱼骨, 当即就怕了。
再想起有什么千年王八万年龟什么的,都是活成精的鱼类, 如果真的存活了几百年上千年, 吃过海里的沉尸, 光是让她们想想都要深吸一口气。
江缘宇的遗憾明晃晃的写在眼睛里,他也不想海葬,他说他喜欢干干净净的离世。如果非要选择尸身消亡的方式,比起葬身鱼腹和埋进土里腐烂,他宁可保存着美好容颜,在大火里焚烧尽一切。
长孙燕和桃儿忙不赢点头,点头如捣蒜,想要快些掠过这些生啊死啊的话题。
即便是在寺庙里两人都感觉不寒而栗。
“嗯嗯, 江公子/师兄说的是。”
三人走着走着, 不自觉地从桃林走出了福恩寺寺庙的范围,等回过神来, 三人已到了来时的一条山路上。
几人心里记挂着临时离开的傅子笙和江娴, 于是顺着山路往福恩寺的方向走。
可等回到寺庙里,问过一圈引路的僧尼, 均说没有看到两位施主。
站在福恩寺门口的大僧人则是说,江娴和傅子笙一前一后都出了寺庙,有小半时辰了。
长孙燕心想着她们许是有急事,然后在寒山脚下的马车那儿等她们,便又心安了一瞬。
江缘宇松了一口气,更加欢快地提议,既然她们都不在,那不如她们仨就在寒山上多逛一逛,傍晚用过了斋饭再回去。
长孙燕满口答应下来。
她忽然变得腼腆,脸庞红扑扑地看向江缘宇和桃儿,眼神闪烁。
等到岔路口走下山的几个香客从她们身边下山后,长孙燕鼓起勇气对两人说道:
“师兄,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江缘宇踮着脚站在一块路边的歇脚石上观望风景,像只猴子似的上跳下蹦,端庄的仪态全然不见,飘白而累赘的衣衫让他宛如像一块站在风里狂奔的床褥。
闻言他蹦跶着从石头上跳下来,然后用雪白的衣摆胡乱擦了擦粗糙的青石。
他一看到长孙燕的神情,就知道她有心思,立马笑嘻嘻的凑上去反问道:“怎么了,妹媳妇你有想去的地方吗?寒山这么大,桃儿姑娘喜欢桃林,妹媳妇总有想去的地方吧?”
长孙燕鼓起的说话的勇气都被他接连的几句“妹媳妇”给折服了,掩面咯咯笑道:“师兄还是叫我燕儿吧。”
“实不相瞒,我听说寒山的观音送子庙的香火也很旺盛,我与酒阑成亲三年,妻妻感情波折……我想去观音送子庙求个签文。”
“师兄怎么看?”长孙燕眼巴巴的看着江缘宇。
“好,我们就去那儿吧!”江缘宇对去什么寺庙兴趣不大,但既然是长孙燕想去观音庙求子,他当然愿意陪同!
于是三人就这么说定了,在山路上拦路问了几个香客,打听到了去观音庙的小径。
好巧不巧,观音庙竟是建在更向下的山腰,与她们下山的路不谋而合,只是在半中拐进林子里。
三人寻阶而下,顺着路径走到一处砖石修葺的山路,看到一个歪脖子树下的一口封禁了多年的古井,又经过几个岔路口和歇脚的望风亭。
兜兜转转,好险没晕,总算看到观音庙的一角。
那山林间的袅袅炊烟,以及一棵茂盛的参天大树。大树的枝桠遮天蔽日,宛如古桐浇筑而成,苍翠中透着隐约的陈旧和古朴之色,而每一节树枝上都绑着飘扬的红布,以及一眼看不到头数不清的祈福木牌。
三人方才踱步走到树下,霎时从观音庙里传出一阵飓风,掀起三人的裙摆和面纱,仰头再看参天古树,却是震撼得让三人挪不开脚步。
寺庙内来来往往的香客和僧人,众人抿嘴含笑,面向慈悲和蔼,好似每个人身上都有佛相加持一般。
长孙燕和江缘宇、桃儿对视一眼,随即三人鱼贯而入观音庙。
世间有观音庙数不胜数,供奉着诸多佛号的观音,但她们今日参礼的这一座是送子观音的庙宇。
长孙燕奉上厚银供奉,敬了香签,转头再而抽了签文拿到庙僧跟前解签,得到的结果却是“子嗣随姻缘”。
江缘宇听完大失所望,小声埋汰,这不就是随缘了吗?那这样求了签还不如不求,谁不知道行了房事何时有子都是命呢?
长孙燕却不气馁,但着僧人的面道了谢,然后把江缘宇拖走了。
“师兄,佛门重地,还是忌口的好。”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