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7
傅子笙看到她往里头捧着土回填的时候,神色是那般的落寞和释然。
傅子笙那一瞬,好似也懂了木盒子里放着的是什么。
以及……长孙燕做这件事的目的和她的心结。
她是在乎的,并不是表面上的撕心裂肺,而是午夜梦回时的怅然若失。
长孙燕拉着傅子笙朝着铄土堆成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跪了下去,然后双手合十,朝向土包拜了起来。
“善良的神女娘娘啊,请您保佑我女,来世投生到好人家,一生安康顺遂,无灾无病。今世我们有缘无分,母女恩情已尽,从此,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愿它朝再遇,缘起昭华,不问前身。”
长孙燕垂眸念完,然后拉了拉旁边跪的直挺挺的傅子笙,喊她也念几句,祈祷神女娘娘护佑女儿。
傅子笙沉思片刻,双手沉平,郑重叩首,禅意似胧月蒙纱,从她口中渡。
“自古传闻人渡冥界往生,魂胎从子母河流落人间。诸子落入百家,非是无缘无分,今时不得见,才可结往生因果。”
“我女傅微菁,结因于甲寅年七月,离尘于同年十月,不足三月夭折,终有姓名,不入供堂。其母傅子笙,其娘长孙燕,今日特来相送。”
“他乡若是同为客,当得慷慨再相告。”
长孙燕当的是惊喜愧疚万分,傅子笙为她失去的孩子取过名字。
或许,那个孩子没有成型,甚至没有魂魄与思想,乃是注定的离散。
可长孙燕等这一日,何止两年半?
她现在已不会哭了,木盒子里装的都是她和桃儿给孩儿准备的东西,现在也用不到了。
虽为衣冠冢,却无碑铭。
本来不足月流产的孩子,按照金昌国的习俗是不冠名不祭拜的。可长孙燕却只是要这个形式,来彻底放下心结。
傅子笙与她想的一样。
今日之事,不为悼念过往,只为随心安心。
如果世间真有轮回,傅微菁的转世又会叫什么呢?
现世人不得而知。
可想来,她定当生得冰雪聪明、善良勇敢,不为世俗纷争所惧怕。
第154章 中秋宫宴上被驸马圈排挤的小驸马
易纤云没有在京城待多久, 就像她说的,第三天的凌晨天光刚亮,她就跟着镖师们离开了。
她带来的白虎自然也没有留在柳府, 被她一起带走了。
白虎毕竟是凶兽, 天子脚下如果被人发现这等山林里的奇珍神物, 少不得要禀报到女皇面前。界时白虎的来历就说不清了。
易纤云不是惹麻烦的人,自然清楚这个道理。
为了不引人注意, 易纤云离去时,傅子笙没有去送她。
临近八月, 京城的酷暑渐渐散去,一阵阵乡愁涌入远游人的心中, 今年的中秋佳节将至。
帝卿府中也早早的准备起中秋家宴的吃食, 但中秋当天傅子笙和长孙燕是要进宫参加宫宴的。
当天傍晚, 傅子笙携手长孙燕上了进宫的马车,两人穿着繁复的烟罗色宫裙和锦衣,远远的看过去宛如一对璧人。
不多时宫宴上,除了女皇和凤后,宫宴里坐满了皇室勋贵。
中秋宫宴只有长孙一族的直系和旁系血亲才能参加,而傅子笙和长孙燕是三年前成的亲,不巧的是,今年是她第一次见到昌宫的中秋宴。
成亲那年过中秋, 她和易纤云被困鲁南救灾, 大水冲垮了河堤,她们宿在驿站, 而泉州天稷城封城在即, 傅子笙骑马赶去见长孙燕一面。
去年中秋,她和长孙燕同在桑沃国的漉天寨, 谁料萧蝉衣会带着江湖人割断了神武卫的援兵,将她们逼迫至断崖,而她和长孙燕也因意外落崖,在崖底待至天明。
在昌宫的中秋宴开始前,傅子笙陪同长孙燕去见了许多长孙族的皇室宗亲。
这零零散散的请安问候结束后,已然耗费了一个时辰,两人方才坐定,又听到凤鸾殿的宫人来请长孙燕去见凤后娘娘。
燕倾辞本就是装疯卖傻,她是燕儿的亲生娘亲,傅子笙虽然不知道她找燕儿何事,难道一会儿宫宴上不能见吗?
但来唤人的宫女却早有说辞,只道凤后娘娘今夜凤体不适,今夜不变出席中秋宴。
傅子笙无奈,只得将心中记挂娘亲的长孙燕送到凤鸾宫前,然后独自走回了宫宴所在的夜廷。
傅子笙屁股还没有坐热乎,握着茶盏来回扫视席面上的宾客时,忽然又见一个行迹鬼祟的宫女朝她低头走了过来,然后在她跟前扔了一张纸条。
那宫女小声道:“我家殿下在等晏大人,请一定要去。”
傅子笙来不及做出反应,那宫女就走远了,她只好低头打开仍在她怀里的那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几个字:御花园,西南阁苍凤亭,期君一会。
傅子笙握着手里的纸条,思索片刻,将其细细的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