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枷 作品

分卷阅读411

些赶回京城。

傅子笙送走晏六和灵芝后,回到了帝卿府,她远远的就看到长孙燕站在帝卿府外出的马车旁边等她。

长孙燕一袭天青色的荷叶裙,上身披着半缕幻彩的薄纱,头顶上带着一个翠冠珠帘,发髻是十字百合髻,两鬓边斜插了两根金钗,可谓是金玉满堂、国色天香。

傅子笙眼前一亮,忙迎上前夸道:“夫人今日的样貌和穿戴,是极好的。”

长孙燕斜飞了一个白眼,抚着耳边的垂发,乐道:“别嘴贫了,快上马车,等会儿该赶不上柳府的满月酒席了。”

傅子笙笑着应声,随后扶着她上了马车。

两人出行向来从简,打扮得精神些便是体面。

马车走过两条街,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柳元明和易巧织的新家,长孙燕轻车熟路的跳下马车就往大门走去。

桃儿在管家所在的桌前递上贺礼,随后主仆三人被侍女们引进了柳府。

傅子笙不时打量着柳府翻新的陈列,发现这府宅的设计颇有两种风格混搭的效果,就好比林院内设立的读书屏障,不立坐垫和软榻便罢了,偏生放置了一张贵妃椅。

显得文雅中透露出不经意的慵懒和随意之风。

就像柳元明这个满腹经纶的才女,傅子笙想破头也想不明白她怎么会喜欢上爱恨分明、比外子还果决几分的易巧织。

傅子笙内心困惑不已。

随后主仆三人被婢女们引入内院的一处避暑凉园,婢女说,这是易巧织吩咐过的,如果是帝卿府上的贵客来了,不用带到吃席的客院,带到内院就行。

“巧姐姐真是想的周到,我还没有见过她生的孩子呢,不知道与她有多少分的相似?”长孙燕一听,欢欢喜喜的往避暑凉园内提着裙摆小步跑去。

傅子笙也探头探脑的跟在她后头,好奇那不足百日的奶娃娃是个什么模样。

她打小就是延宫里最小的孩子,三岁以前的记忆都已模糊,还未见过比她还小的孩子的模样。

她的大姐傅子初虽然和傅子笙同日出生,但长得比傅子笙快,导致了傅子笙作为最小的没有个妹妹,总是有些遗憾的。

而此时,两妻妻一个跑得比一个快,进了凉园就直奔世家女子们齐聚的场地走去。

易巧织如今一身柔美的装束,散发着慈母的光辉,动作轻柔又娴熟的抱着怀里睡着的孩子,然后小声地与旁边的几个闺中密友说着话。

长孙燕跑得气喘吁吁,临到众人跟前,花枝乱颤的匆忙停下,压抑着喘气儿的声音,羞红着被众人注视着,然后脆生生地唤了易巧织一声,“巧姐姐。”

“巧姐姐我来了。”

“诶,燕儿,快来姐姐这边做。”易巧织一年没见长孙燕,想她亲热的紧,见她还是这般冒失却又可爱的样子,恨不得单手将她揽进怀里来。

易巧织热情地给她介绍旁边的几位妇人和带字闺中的世女,“燕儿,这位是工部尚书的妇人,这位呢是中书侍郎的表妹,还有这位妹妹,她是……”

长孙燕在易巧织身旁的花坛边坐下,闻言一一看了过去,挨个含笑致意。

她是长孙啸亲封的一品未央帝卿,比在场的女子身上挂着的空头诰命,甚至比她们的妻婿、母亲的官职都要高,所以自然是她们一一起身向长孙燕请礼问安。

待认识过一圈之后,长孙燕讨喜的嘴和面容,没一会儿就让在场的世家女子都放下了戒心,开始主动与她搭话。

而长孙燕频频看向易巧织怀里的孩子的动作,更是引得众女子捂嘴偷笑。

有人打趣道:“巧妹,你让小帝卿来看孩子,怎么还自个儿抱着啊,这不是来了帝卿妹妹帮你抱孩子了吗?何不自个儿偷闲着。”

易巧织当即笑着把襁褓婴儿高高一“抛”,送到了长孙燕的怀里,半揶揄半玩笑地道:“是啊燕儿,你抱抱她,我都抱好一会儿了。”

长孙燕手脚慌乱的捧住襁褓,孩子身上的奶香和衣物的清香传入她的鼻息,她当即涨红了脸,局促的并拢双腿,不敢太用力压到孩子,也不敢太轻了就把孩子摔了出去。

整一个破天荒头一次的惊恐又惊喜状。

她的样子逗得几个妇人都乐得不行,纷纷打趣。

长孙燕羞窘地看着怀里的襁褓婴儿,不断往易巧织身边靠去,妄图找个依靠和防备,“巧姐姐,你就别让我抱了,孩子这么软,又乖乖的睡着,万一醒了我的罪过就大了,还是你抱着吧。”

易巧织却是将身子躲到一边,眼神盛满了笑意,咯咯地笑道:“刚刚孩子醒着的时候,姐妹几个可都抱过了,小宝怎么抱都哭,哭了好一会儿呢。要我看,她在燕儿妹妹怀里待着安心,你看,她还睡得翻身呢。”

“你就抱着她吧。也好让我这个当娘歇会儿。”

“说真的,刚生下她的那几天,我当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