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
。”
傅子笙下值后,在皇城的兵房继续当值,处理公务,她傍晚时分,听到了韩寻真带来的消息。
皇太女妃白日里进宫,果真是为帝思雨求情去了。
听说她在金銮殿外,从晌午跪到傍晚,厚重的大雪压垮了这个出身帝师大儒世家的高傲女子的脊梁。
可下午的时候,皇太女身边的宫人进了宫,和太女妃吵了起来。
只因禁足的帝思雨已经接了剥夺太女之位的圣旨,并且差使宫人传口信给太女妃,让她别再金銮殿前继续丢人了。
帝思雨写了一份休书递到了钦天监,以成亲三年无所出之缘由,与太女妃和离。
听到这个消息的太女妃,当即在金銮殿外心潮激动起来,她起身时没站稳,满面疮痍,悲戚的晕了过去。
傅子笙听完,认为帝思雨做的不厚道。
一向木讷哑口的韩寻真也露出了愤慨的神色,她折断了手里的木剑,看着木剑的断口,脸红脖子粗地憋出一句:“大皇女殿下,未免太过无情了。”
“自古圣贤多教诲,糟糠之妻不可辜负,大皇女这是要众叛亲离啊。”
傅子笙知晓韩寻真是在指皇太女从禁足后,就连朝堂上骂她的话都不去反驳;在女皇传召她进宫要盘问她“丹娘之死”的来龙去脉时,帝思雨以“禁足”为由,公然不去面圣。
明眼人一看,帝思雨就是在跟女皇作对。
也难怪皇太女妃今日会如此神色慌忙的进宫面圣。
女皇召见帝思雨,应是还有一份母女真情在,只要帝思雨解释得当,或者想办法度过此劫,便不会有贬谪之事发生。
谁料帝思雨总的就有一百二十斤,反骨就占了一百斤,也不怪桑沃女皇震怒。
在太女妃昏迷被抬到太医院后,桑沃女皇听说自己这个苦命的女媳在太女府上以往被冷落的事后,当即又发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允诺大皇女和大皇女妃和离的。今后无论大皇女妃是想再嫁,还是不嫁,帝氏皇族将永远尊重她的选择。
傅子笙问了韩寻真才知,原来大皇女妃是桑沃女皇亲自给帝思雨挑选的妻子。大皇女妃的母族是古老传承的一族,乃是桑沃每一任储君的帝师。
上一任桑沃女皇的大女儿暴虐成性,残杀妹妹们,杀到最后只剩几个年幼的帝女才被先皇勒令止住。
大皇女妃的母亲当时却执着要做谁也不看好的最小的帝女的老师,最终将这位经历坎坷长大的皇女推上了女皇之位。
于当今桑沃女皇来说,大皇女妃的母亲,不仅是帝师,更是辅佐她登上皇位的功臣。
几年前给老师的女儿和自己的嫡太女赐婚,桑沃女皇本欲报答帝师的教诲和辅佐恩情。
谁料嫡太女帝思雨却一直认为她作为母皇,是故意在削减帝思雨的势力,有意让太女妃在旁边监视她。
桑沃女皇最终心灰意冷,只得放弃了这种想法,尽可能保全恩师之女。
于是,第二道圣旨就是,罢免帝思雨的一切皇族身份,贬为庶民,流放至褚西之地,永不得归铭。
等同于流放曾经的皇太女帝思雨。
傅子笙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不能用震惊形容,她已完全猜不到事情将会如何发展。
没过多久,在冬月初八,正好是民间的腊八节当天。桑沃的百姓们大多信封佛教,以八种五谷、蔬菜熬制“七宝五味粥”,又称“佛粥”,祭祀祈福,家家户户分享腊八粥。
再有南宋时期《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1
东蓬客栈后头的小院里厨房里,一早就有两名女子坐在灶台后面,心心念念添柴加水,蒸煮着锅里的腊八粥。
长孙燕也是前一天才听桃儿说起,此地有做腊八粥的习俗,赶忙采买了食材。
清早起来连忙开始试着做的。
她想等到傅子笙今天休值回来,能吃上她亲手做的热乎的腊八粥。
长孙燕和桃儿一左一右围着灶台,就怕水干了,火候小了,尝试了许多次,两人都快吃失败品吃撑着,这才做出三碗品相俱佳的腊八粥。
“咚、咚。”
院子传来敲打伞骨抖雪的声音,长孙燕忙着从饭蒸笼里抬碗,烫的双手通红,险些打翻了粥碗。
“嘶,好烫!”
她对桃儿偏头说道:“桃儿,你去看看是不是妻主回来了你,让她去屋子里头换了外袍,等着吃粥。”
“好嘞主子。”桃儿脆生生的应了,飞快丢下调羹,拿过门口的斗笠往院子里跑去。
不多时,长孙燕的手就被碗边烫红了,她气恼的抿了抿唇,将灼烧红肿的手指放在耳朵边揉了揉。
可越是着急邀功,就越是抬不起来饭蒸里的几个挤靠在一起的粥碗。
她又是个急脾气,当下更是恨不能把锅里热气滚滚的木制饭蒸桶给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