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义务护送一批灾民回乡。
在三个月内主动归家的灾民,可在户籍所在地县级衙门领取安家费、灾后补贴与粮油米票。
另外,如无特殊理由和原户籍所在官府下批远游文书的,一切在异乡滞留超过半年的人,都将缴纳滞留金;或由官府判定后强制与返乡的灾民一同护送返乡。
纪子尧听着傅子笙早早就想好的想法,听得目瞪口呆。
自古以来,昌国凡是旱涝疫病等天灾人祸经历的地方,没有三五十年,很难立马恢复地方民生。
被迫流落到外地的人,内心里或许有思乡故土之情,但远比不过惧怕大自然危害的心。更何况当时离乡本就是拖家带口,全部的家当都在身上,在哪儿安家都是立即就能做到的。
傅子笙的提议,不可谓是开了昌国治灾史上的先河了。
纪子尧满头大汗,慌忙低头在袖子里找纸笔:“晏大人且慢,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待本官写下来,召集郡守们商议。”
“但这次水灾严重,听闻江州和昌都也有不少灾民,怕是要上报陛下才能实行。”
傅子笙看她这么加紧就要办的意思,只好按住她的肩膀,失笑地道来:“在下只是提个说法,详细方案还要纪大人与诸位大人商讨谋划,等整理出个章程来再呈报给陛下也不迟。”
“况且江南刺史失职已被革职,扈州太守亦被抄家,想必不久就会有新的刺史下派。纪大人不如等两州太守都到了,鲁南三州太守郡守齐聚后,再商议?”
“是极,晏大人说得对。看我,都忙糊涂了。”纪子尧听完也冷静了下来,不再着急的翻袖子。
可她依然冷静不下来,一想到天稷城里还有大量受困、风餐露宿的百姓,她的心里就不好受。
纪子尧很快就向傅子笙告辞,匆匆往太守府的后院里的书房奔去。
傅子笙不难想到她是去写书信以便召集郡守们。
傅子笙站在太守府的厢房外,府内衙役们进进出出,忙碌得压根看不到她这个人。傅子笙站在柱子边,双手环抱,头靠在柱子上,目光怔然地看向院落之中。
没一会儿,厢房内的丫鬟出来说灵芝醒了。
傅子笙走到房中与灵芝说了几句话。
“辛苦你了。”
“不辛苦,师姐和程姐姐才是,从中城过来那么远,又是买药又是前后忙活。而且如果不是师姐,我和纪大人现在还被关在柴房里内。”
醒后的灵芝面上的红润消退了几分,立马就跟傅子笙嬉皮笑脸起来。
“你啊。”傅子笙摸了摸她枯草一样绑在头顶的头发,神情放松下来,语气宠溺。
“师父让你跟着我,我可不能让你受伤了。以后可不要什么都自己胡来了。”
“嗯嗯,知道了师姐嘿嘿,但是纪大人是好人!灾民想绑她,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没想到就被一起绑了。”灵芝吐了吐舌头,一副没长大的俏皮模样。
她在傅子笙心里一直都是那个用红线绑着两个发揪,叽叽喳喳跟在自己身后跑的年华童子模样。
不知何时,灵芝也长大懂得为人出头打抱不平了。
傅子笙的欣慰之情还未惆怅三分,门外呼喊着就跑来一人。
“主子,主子!”
“主子你在哪里?!”
“殿、殿下有事。”
程百万似乎是跑断了气一般,原先因为跟着她受累两月而消瘦绷紧的面皮,此时更是一颤一颤的紧紧绷着,下颌骨凸显,一双小眼睛又黑又亮。
她喘着粗气,半个身子啪地一声撞在门框上,双手扶住摇曳的门框,然后看到傅子笙后顿时如同看到了希望,踉跄地飞奔进来。
屋内的两人看着她都觉着痛。
但程百万不觉得,她心头火都快急出来了。
程百万走到傅子笙身边,拉着她就要往门外走,“主子,殿下有事,您快去。”
“发生什么事了?”傅子笙吃惊,她让程百万慢些说。
她不是一个时辰前才看过长孙燕吗?她当时虽然气息紊乱,但人是精神的。
总不会短短一个时辰就……
身后的灵芝传来呼唤:“师、师姐,您快去吧,程姐姐那么急,殿下有事的话肯定是大事!”
“好,你安心静养,我晚上回来再来看你。”傅子笙转头朝灵芝仔细叮嘱着。
程百万见她这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模样,更是□□烧心,恨不能把傅子笙的嘴堵上,将主子揣怀里给带过去。
两人出了太守府,傅子笙依旧一头雾水。
程百万这才道:“主子啊,殿下有事,殿下有喜了啊!晏五说了,满打满算两月半,您要当母亲了!”
这大喜事就好像一阵惊雷劈在了傅子笙的头上,她没有质疑程百万的话,也没有呆若木鸡。
而是在听到“长孙燕怀孕”后,傅子笙二话不说抛下了脚程慢的程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