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枷 作品

分卷阅读137

收声,让两人上前。

执红绸相看御前,两燕尔心思各异。

“跪——”

“奉天承运,皇帝召约,甲寅年五月二十九日,许未央帝卿长孙燕与新科状元大理寺少卿晏栖结秦晋之好。此乃皇帝恩赐,尔等当感激于心。”

“再跪——”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往,子嗣音……达兮,在城阙兮。2世间茫茫,得遇良人,此乃天地恩赐,尔等当感动于心。”

“三跪——”

“往顾佳期,邯郸学步,少女长成,无病无灾,亲躬勤学兮。此乃人运庇佑,才能得结此良辰美景,尔等当感惜于心。”

跪完天恩,一对新人又被簇拥而起。

宫人们迅速抬出祭天用的供桌放到乾殿殿门口,乾殿内参礼的大臣们纷纷从袖子里拿出写得满满当当的红纸贴到供桌上,此为“添礼助词”。

此时,礼乐之声洪烈而响,鞭炮声由外殿传来。

大司仪抢在爆竹声中,破嗓子的大喊:“一拜天地谢姻缘,一叩首——”

傅子笙与长孙燕交换位置,面向宫殿外,在红色的案桌前的蒲团上跪了下去。

头抵地面,处之冰凉,点到即止,背弓身弯。

“二拜高堂养育恩,二叩首。”

两人起身,长孙燕喜服层叠得多,更为厚重,便是慢了一瞬,傅子笙担忧地看向她。

随即长孙燕就调整了过来,镇定的转向御座,眼神复杂的看了宛如冰霜美人的燕倾辞一眼,低身跪了下去。

‘娘,燕儿成亲了,您看到了吧?”

‘为什么您昨日不愿意见燕儿呢?’

傅子笙的心里同样复杂,她看了长孙啸一眼,垂下容易暴露情绪的眼睛。

跟着弯腰跪下,将头磕在地板上,痛的她有些神魂震荡。

‘娘亲母亲……延国的疆土我终有一日要拿回来,你们等着孩儿。’

“礼毕。”

两人齐齐起身。

“三拜双妻结同心,三叩首——”

都已经到这里了,傅子笙也没有再逃避的意思,与长孙燕对视一眼,随即弯腰跪下。

长孙燕不确定面前的女子是不是子初姐姐,但既然已经成婚,将来……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

长孙燕在内心里暗暗决定,随即跪下。

“礼毕。”

众人不说话了,欢喜的互相道贺,称赞两位佳人。

傅子笙和长孙燕没人管,呆呆的牵着红绸布站在原地直愣愣的等着。

“欢歌笑语喜满堂,驸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帝卿背回家,请宴吃席,快点入洞房啊!”

易纤云突然喊道。

傅子笙这才如同醍醐灌顶,用眼神询问了长孙燕的意思。

长孙燕红着脸点头。

随后,一把抱起佳人,傅子笙往殿外走去。

落了一众迎亲的人,跟逃婚似的,没一会儿就抱着长孙燕招摇过宫道,进到宫门口抬来的花轿里。

她这厮,趁人不注意,夺了新郎官的马儿,上马就走。

抬花轿的人反应迅速,赶在后面追。

“哎呦,驸马啊,新娘子还在后头呢!你慢点!”

再往后是抬着嫁妆和聘礼的队伍,走路迟迟赶来的亲朋好友,最后才是队伍庞大的皇宫礼乐师和朝中官员。

此时,下了一整天的雨。

好像停了。

第53章 香的,软的,我的

俗话说, 人生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1

傅子笙转莞一想, 她就遇到了后面三项。

京城再遇喻慕青, 迎娶未央帝卿,三元及第状元游街。

如若她是普通人, 恐怕早就幸福得哭出来。

可奈何,她身在帝王家, 双亲皆因延国被昌国灭国而死。

就连双生阿姐也远走她乡,久居药庐学医治病。

月上梢头, 吃席的人都散了, 宫婢们在府中掌灯, 偷摸摸地拿眼去看坐在帝卿府婚房前的门槛上迟迟不进去的新驸马。

她们好奇的紧,驸马真好看。

傅子笙吃醉了,她抬头遥看缺月,月影稀松,湛云飘渺,仙宫隐现。

可她的心却茫然。

傅子笙提起酒壶,倒酒进嘴里,问一旁靠在梁柱阴影下的晏六道:“舅母, 我能不能逃啊?”

逃走, 什么复国复仇,都与她无关。

像谢知音一样, 不乐意的事情, 就算是逃跑,那也不丢人。

晏六拎着一个鸭腿, 轻嗅其香,指腹微动,她摇头道:“我不知道。”你能不能逃。

“但我知道如果你再不进去,帝卿身边那几个厉害的嬷嬷就要出来“请”你了。”

一个吃遍了宴席的驸马,客人都送走了,还不进去洞房这像话吗?

傅子笙委屈的看了一眼她,觉得她语气很不好,幽怨的一叹,“罢了,我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