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酝酿计划
夜幕如墨,沉重地压在京都上空,连星光也显得黯淡无力。
一处偏僻的宅院内,烛光跳跃,映照着顾辞冷峻的面庞。
他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京都地图前,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
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庆帝势力的分布,每一个标记都代表着一个即将被他撼动的据点。
屋内静得可怕,只能听见烛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更衬托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太子那边,可都安排妥当了?”顾辞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在场之人的心头。
“回禀公子,”一个黑衣人单膝跪地,声音恭敬却难掩一丝兴奋,“一切皆已就绪。太子殿下明日早朝便会发难,弹劾庆帝十大罪状。”
顾辞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地图上的另一处,“长公主呢?”
“长公主亦已应允,”黑衣人答道,“她会暗中调动皇家暗卫,封锁城门,切断庆帝一切可能的后援。同时,她还会放出消息,动摇庆帝在军中的威信。”
顾辞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烛光映照在他眼中,闪烁着寒星般的光芒。“很好,各方势力,皆已入局。接下来,便是我们收网之时。”
他缓缓踱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凭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夜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腥气和远处传来的犬吠声,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顾辞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
但他别无选择,为了思思,为了庆国的未来,为了洗刷自已身上的冤屈,他必须赢!
“传令下去,”顾辞的声音骤然转冷,如同寒冰般刺骨,“所有人员,按照既定计划行动,务必做到万无一失。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是!”黑衣人领命,身形一闪,融入了无边的夜色之中。
顾辞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仿佛深不见底的漩涡,吞噬着一切光明。反击,就在今夜!
京都的清晨,一如既往地喧嚣繁华。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照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商贩的叫卖声、马车的轱辘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成一幅热闹的市井画卷。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疯狂涌动。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庆帝高坐龙椅,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脸上带着不怒自威的表情。
“诸位爱卿,可有本奏?”庆帝的声音低沉浑厚,在大殿中回荡。
话音刚落,太子李承乾便从队列中走出,他身着蟒袍,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儿臣,有本要奏!”李承乾的声音有些嘶哑,但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庆帝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哦?太子有何事要奏?”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猛地跪倒在地,高声道:“儿臣要弹劾父皇,残暴不仁,滥杀无辜,倒行逆施,致使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群臣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恐,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则幸灾乐祸地看着庆帝。
庆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吼道:“放肆!李承乾,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污蔑朕!来人,将太子拿下,打入天牢!”
然而,令庆帝意想不到的是,几位平日里对他唯唯诺诺的大臣竟然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支持太子。
“臣附议!陛下近年来越发刚愎自用,听信谗言,实非明君所为!”
“臣也附议!陛下穷兵黩武,大兴土木,致使国库空虚,民怨沸腾!”
这些大臣,都是顾辞暗中联系的盟友,他们或是对庆帝不满已久,或是被顾辞的承诺所打动,此刻纷纷倒戈,给了庆帝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长公主李云睿也在暗中行动。她调动皇家暗卫,封锁了京都的四座城门,切断了庆帝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她还放出消息,称庆帝病重,朝政混乱,军中将领人心惶惶。
江湖势力也在顾辞的号召下,纷纷响应。他们袭击庆帝的秘密据点,刺杀庆帝的爪牙,使得庆帝的势力更加混乱。一时间,整个京都都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顾辞的身影,如同鬼魅般穿梭在京都的各个角落。
他身着夜行衣,蒙着面巾,指挥着各方势力,对庆帝的残余势力进行精准打击。
他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地实现,庆帝的势力,正在一点点地被蚕食。
站在高处,俯瞰着陷入混乱的京都,顾辞知道,胜利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皇宫深处,御书房内。
烛光摇曳,映照着庆帝铁青的脸庞。他身着便服,头发散乱,
眼中布满了血丝,哪里还有平日里威严的帝王气象,更像是一只被逼入绝境的困兽。
“顾辞!朕要将你碎尸万段!诛你九族!”庆帝怒吼着,将桌案上的奏折、笔墨扫落在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已一手扶持起来的顾辞,竟然会成为他的掘墓人。
他更没有想到,自已的亲生儿子,竟然会联合外人,将他逼到如此境地。
“来人!传朕的命令,调集所有禁军,镇压叛乱!格杀勿论!”庆帝的声音嘶哑,充满了疯狂的杀意。
然而,他的命令,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御书房外,一片死寂,只有风声呼啸而过,更显得气氛诡异。
庆帝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猛地推开房门,却看到几个禁军将领面色复杂地站在门口,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怎么回事?朕的命令,你们没有听到吗?”庆帝怒吼道。
一个将领硬着头皮上前,颤声道:“陛下,禁军……禁军之中,有不少将士……已经……”
“已经什么?”庆帝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受伤的野兽发出绝望的嘶吼。
“已经……已经倒戈了……”将领的声音低如蚊蝇,却如同晴天霹雳,在庆帝耳边炸响。
庆帝身形一晃,险些跌倒。他知道,自已完了。
顾辞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禁军之中,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他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但他毕竟是一代帝王,即使到了穷途末路,也不会轻易放弃。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眼中重新燃起一丝疯狂的光芒。
“好!好!好!”庆帝咬牙切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既然如此,朕就亲自出马,朕倒要看看,顾辞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他猛地站起身,从墙上取下一柄宝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狰狞的面孔。
“来人,随朕出宫,朕要亲自会会他!”
夜幕笼罩下的皇宫,不再是金碧辉煌的权力象征,而变成了一座巨大的修罗场。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残垣断壁间,厮杀声、兵器碰撞声、临死前的惨叫声交织成一曲末日悲歌。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夹杂着焦土的气息,令人窒息。
庆帝披头散发,双目赤红,身上的龙袍早已被撕裂,沾满了斑驳的血迹。
他紧握着手中那柄象征皇权的宝剑,剑身上血珠滚落,发出令人胆寒的“滴答”声。
他虽年迈,却依旧挺立如松,浑身散发着一股困兽犹斗的疯狂气息。他亲自率领着最后一批忠心耿耿的禁军,与顾辞的势力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
顾辞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庆帝面前。
他一袭黑衣,面罩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寒星般的眸子,此刻正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他手中紧握着一柄长剑,剑尖斜指地面,剑锋上流淌着尚未凝固的鲜血。
“庆帝,你的末日到了。”顾辞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来自地狱的审判,在喧嚣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清晰。
庆帝闻言,仰天狂笑,笑声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顾辞,你这乱臣贼子!朕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岂会败在你这竖子手中!朕一日不死,你便休想得逞!”他怒吼着,挥舞着宝剑,朝着顾辞猛扑过去。
剑光交错,杀气弥漫。顾辞身形矫健,剑法精妙,每一招都直指庆帝要害。
庆帝虽年迈,但武艺却丝毫不逊色,他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强大的内力,与顾辞战得难解难分。
两人在残破的宫殿间辗转腾挪,剑影翻飞,气劲四溢。
火光映照在他们脸上,忽明忽暗,映衬着他们狰狞的表情和决绝的眼神。每一次兵器碰撞,都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火星四溅,仿佛要将这夜空撕裂。
顾辞步步紧逼,剑势如狂风暴雨,一招快过一招,一剑狠过一剑。庆帝则稳扎稳打,以守为攻,试图寻找顾辞的破绽。
激战正酣,顾辞一剑刺向庆帝胸口,庆帝侧身躲过,却被剑气划伤了手臂。
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但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反而更加疯狂地挥舞着宝剑。
然而,就在顾辞以为胜券在握之际,庆帝的气息陡然一变。
他猛地收起宝剑,双手缓缓抬起,周身气流开始疯狂涌动,原本浑浊的双眼也变得精光四射。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一股无形的压力铺天盖地而来,令人喘不过气。
顾辞心中警铃大作,暗道不好,庆帝竟然隐藏了实力!他立刻意识到,庆帝恐怕就是那位隐藏在宫中多年的大宗师!
“顾辞,你以为凭你那点微末的本事,就能撼动朕的江山吗?”
庆帝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浑厚,仿佛来自九幽深渊,充满了令人胆寒的威压。他浑身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周围的空气都仿佛扭曲起来。
庆帝大喝一声,双掌猛然推出,一股磅礴的劲风呼啸而出,如同惊
涛骇浪般朝着顾辞席卷而去。
劲风所过之处,地面寸寸龟裂,碎石飞溅,声势骇人。
顾辞脸色大变,急忙运起全身功力,将长剑横在胸前,试图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
然而,庆帝的掌力实在太过恐怖,顾辞只觉得一股巨力袭来,五脏六腑仿佛都要被震碎了一般。
他闷哼一声,身体如断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撞在一根断裂的柱子上,口中喷出一口鲜血。
顾辞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感到浑身无力,气血翻涌。
他知道,自已不是庆帝的对手。庆帝的实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顾辞,今日之仇,朕必让你加倍奉还!朕要将你碎尸万段,诛你九族!”
庆帝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顾辞,声音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和疯狂的杀意。
顾辞强忍着剧痛,深深地看了庆帝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决绝。
他知道,此时不是逞强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一个翻身,借助内力的反震之力,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庆帝望着顾辞消失的方向,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缓缓收回双掌,身上的气势也逐渐平息下来。
他知道,顾辞虽然暂时退却,但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虽然以顾辞的暂时败退告终,但却让顾辞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庆帝的实力和自已的不足。
他心中已经开始酝酿新的计划,他知道,庆帝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只要找到他的弱点,抓住他的破绽,最终的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已。而此刻,他需要做的,就是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