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万妙观传承
离开悟道殿后。
韩天生径直返回了他在悟真峰的修士洞府。
他倒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过,外人将筑基的人是他,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也当成一种拟定的假设。
所以,他才会提出让田鸿,帮其保留洞府的要求。
只要在短期内,没有人进入那间丙字壬号洞府静室排查线索,时间,便会帮他冲散所有的筑基痕迹。
“小子,筑成道基以后的感觉如何,有没有觉得,天大地大,你已经哪里都能去得?”
听到老鬼的揶揄。
韩天生筑基成功后刚刚升起的喜悦感,瞬间减去了大半。
“前辈多虑了,在下还没有那么不知天高地厚,先不说这一方无尽广阔的世界,就是单论这我从未走出去的天南,那也是元婴遍地走,结丹多如狗,我不过才刚刚铸就半个道基,实在是没什么好骄傲的。”
老鬼听完韩天生自贱的话语。
总算是安了安心。
他能有如此谦卑、谨慎的态度,以后在修行路上,也能活得更久一些。
兴许有一天。
就需要借用到这小子的力量,才能帮他寻回记忆了。
“其实,你倒也不用妄自菲薄,凭你的资质,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便从无到有,成功筑基,就算是在比这一方世界更加高维的界面,也能被称得上一句天纵之才了。”
韩天生不知道他说的更高维的界面,能有多高维。
反正,若真要按严格意义来算,他在练气期可停留了不止三年,而是九年。
只是修炼玄阴大法和玄阴经,用了差不多整三年。
但若没有之前那六年的奇遇和积累,他也是断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的。
如今。
韩天生内视己身,丹田之内原本青阳火、沧溟诀、玄阴经三者,构成的稳定三角结构。
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宛如大江大河般漆黑如墨的灵液,充满整个丹田的底部。
其上飘着一小团似云似风的白色气旋,以及时明时暗,宛如风烛残年般随风摇曳的青色小火。
竞相对比之下。
玄阴大法的黑色灵液,已经明显有些过于强盛。
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压缩、影响了另外两者,在韩天生丹田之内的生存空间和存续状态。
虽然目前还未看到什么隐患。
但韩天生,却并不是那些没什么见识的本地土著。
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他前面只言自己铸成了半个道基,正是因为体内目前这种‘阴盛阳衰’的极端状态。
如果他未曾修炼沧溟诀。
而是直接从零开始修行玄阴大法一路至今,或许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意识和想法,可是世间之事,就是如此的玄妙。
出了洞府,一路游荡至悟法峰传功殿。
途中,虽然会偶遇到一些觉得他眼生的执事弟子,停下来多问几句,绝大多数普通弟子都是各顾各的,对其视而不见的。
这也是让韩天生最为舒适的状态。
他就是想在万妙观内做一个透明人,混个几年,薅完他想要的羊毛,只是,以他沧溟诀修习者的特殊入门身份,这个愿望怕是很难实现的。
“小子,你又去那劳什子的藏书阁做什么,你听本尊一句劝,魔功,就是最适合你的修行路子,你修那什么沧溟诀,能让你三年之内就筑基成功吗?”
抵达传功殿后,韩天生又向其内的执事弟子,登记了进入藏书阁的权限。
想要查看万妙观内和沧溟诀有关的记载,看看能否寻得有关后续传承的线索。
如此,钵内空间的无名老鬼,便有些沉不住气了。
“不是我说,你一个五灵根的杂牌资质,非要如此好高骛远的做什么,你要相信你自己,你就是最好的魔修苗子,你想想,如果不是修炼魔功,就凭你的资质,怎么可能在三年内筑基?”
“你不要对魔道修士存在刻板印象,认为魔修们,就都是那种不服就干的莽夫,那种修士在哪儿都活不长的。”
“真正的魔道修士,战,可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忍,可以任你威逼利诱不出门儿......”
进入藏书阁后,韩天生一边循着置物架上的标识,寻找可能和沧溟诀有关的线索,一边听着无名老鬼喋喋不休的话语。
之前倒是没发现,这老鬼居然这么能讲。
看来他是真的不想让自己继续修行沧溟诀。
可是。
老鬼越是这样,韩天生反而越是觉得,他必须非得找到沧溟诀的后续线索。
一定不能把未来的路,全部押宝到魔功这一条道路上。
万妙观的藏书阁一共分四层。
最上面的两层,只分别开放给筑基期,和结丹期以上的修士。
韩天生能进入借阅查看的仅有前两层。
第一层也同时开放给宗内的外门弟子,在其中浏览借阅典籍的人很多,存放的都是些练气阶段的功法、法术典籍,以及
丹道、器道等技艺相关的基础内容。
第二层则是需要宗内的内门弟子以上,才能进入查看。
主要存放万妙观的看家本领,符道传承,以及宗内历代先贤们留下的制符心得,算是宗内比较核心的传承部分了。
拜入万妙观后,韩天生已经确认了,万妙观本身并不具备沧溟诀的后续传承。
他们口中所谓的祖师。
当年也不过是和韩天生一样,仅仅是堪破了《李清平治国十策》中的机关,获得了沧溟诀的练气期部分,以及其中的符箓初解。
由此奠定了宗门以符道立世的基础。
而在宗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宗内虽然也不乏有尝试修炼沧溟诀,并且取得成效的修士,但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能以此突破练气境,迈入筑基。
反倒是在数代人不辞辛苦的刻意收集下,对符箓一道的典籍和研究,日积月累,越来越深。
最后形成了万妙观如今的模样。
而至于对沧溟诀,以及其后续传承的追寻与研究,反而是在历史的尘埃中,被后人逐渐疏远、忘却了。
韩立这一次的查看目标,主要是二层中,保留的先贤们的制符心得。
这些心得传承历时源远,其中不乏有宗门建立时代早期的先贤,说不定,就会有什么人对沧溟诀做过一些研究的。
韩天生循着置物架上标记的年代,由近及远地向前查阅。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在附近看到一些跟他一样,前来此地借阅前辈心得的同门修士。
可是越往后。
随着心得主人的生存年代,距离如今的时代,愈加远古和久远,附近的修士便愈加稀少了起来。
尤其是,行至立宗后第九代之前的心得置物架,便再也看不到任何借阅查看的修士了。
就连置物架本身,上面都积累着厚厚的尘灰。
“你看,但凡是脑子灵光一点的,都明白古不及今的道理,功法这个东西,未必是越古老的就越厉害,而是要充分匹配你如今所处的时代环境,眼下这方人界灵气衰退,就连......”
韩天生一路走马观灯,刚走到第六代弟子的心得置物架,还没来得及查看其上标注的修士姓名、境界等信息的时候,无名老鬼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说啊,你怎么不说了,我听得正起劲呢,你这样让我很不习惯呀。”
韩天生用意念向老鬼揶揄道。
结果。
却听到老鬼细若蚊蝇的传音声。
“别出声,把我教给你的控息之法稳住了,千万别暴露出你第二魂的修为来,这附近有化神期的修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