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陈馥野伸手进行囊,摸了摸那两锭完整的银子:“二十两。本文免费搜索: 奖励一把 ”
倒不是觉得这种事情有必要骗房守仁,而是陈馥野总隐隐觉得,她和那个典当行老板崔婉的交易多少有点见不得光。
“你看,她出手果然就是大方!”房守仁很满意,抬手一指,“足够了足够了,要不就那家吧。”
到瓦匠铺里说清楚了需求,又交上了地契和纳税记录拓印版作为凭证,据说是和应天府土地管理司官方合作的项目,可以享受价格减半的优惠。
资金暂时比较充足,最后便决定在地皮上修建一个三十平方尺的小铺,换算到现代,也就比三平方米大一点儿。
陈馥野颤抖着手,把那一锭银子交了出去,只找回来了五粒碎银,就像破碎的心。
按照合同,首付八两,工程结束后尾款八两。房屋结构采用了最简洁的样式。
其实优惠完之后,十六两银子能在秦淮水街建个这么大的有墙有顶的屋子,还是挺划算的。说到底,原罪还是自己没钱。
瓦匠铺的老师傅叼着烟斗,把那张写着项目的纸拿得远远,看了又看,嗓门很大:“嗯!三十平方尺的砖房啊!”
陈馥野:“是。”
“姑娘是要修茅厕啊!”他又说。
闻言,瓦匠铺里其他在谈项目的人纷纷往这边看。
“……”陈馥野欲言又止,“你就当我是在修茅厕吧。顺便你声音能不能小点儿?”
“好!都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开工!”老师傅向他的几个徒弟喝道。
“开工!”徒弟们说。
“三日叠瓦,五日完工!方尺茅厕,能奈我何!”
“奈我何!”
“……”
走出铺门,房守仁十分诧异:“诶呦,为了盖房子,花点儿钱就花点儿钱了,你怎么是这个脸色啊?”
“走吧,老头。”陈馥野面色铁青,“我要去吃顿好的。”
第20廿章
看报纸是个好习惯。……
回摊上找到金芸心的时候,煮奶酪的大锅里正在冒黑烟。
“……”陈馥野走近,质疑道,“你还好吗?”
“挺好的啊?”金芸心和几个太学生站在摊前往炉子底下的柴火上泼水,“这儿哪能看出来不好了?”
陈馥野张了张嘴,最终选择安静围观。
“唰——”一阵白烟,事故终于停止了。
那几个太学生也如愿喝到了浇上奶盖的红茶。
这几日连续不断都有官府人员前来检查,因此闲散游客的数量明显变少。陈馥野隐隐担心,这茶摊刚起步就得因为那从顺天府来的检查组而受到重创。
上午来了几批货商车队,因此卖出了五十多碗大碗茶。摊上堆满了还没来得及洗的杯碗。
“呼!”金芸心抹着额上吓出来的汗珠,气喘吁吁,“还好还好,没有财产损失,没有人员伤亡……你换完钱了?”
“这儿呢。”陈馥野把那个装着一整锭银子和碎银的荷包拿了出来,沉沉的,勾在手指上直晃荡。
“呜哇,了不起——”金芸心欣喜拍掌,“那瓦匠呢?”
“半价拿下,明早就开工。”陈馥野移开目光,“虽然我因此遭受到了一些尊严上的欺凌,不过……算了,不说了。”
“欺凌!?”金芸心震惊,“谁能欺凌你?”
陈馥野:“……其实挺多的。”
房守仁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姑娘们,吃饭去咯!你们不饿老夫我还饿呢。”
“切。”陈馥野白眼,“说得好像是你请客一样。”
大概是怕被袁捕头那帮巡逻人员罚钱,今天街上不见什么游动小摊贩。正当午,很多饭店倒是把露天棚子撑了起来,饭香从街头飘到街尾。
挑选了一会儿,三人坐到了一家做炖生敲的馆子外面。
外面座位也挺舒适,又临水,比馆子里面人挤人的要舒服些,河上的游船里有人弹琴唱曲,声音隐隐约约传来。
“炖生敲?”陈馥野拿起店小二递来的菜单看了看。
“这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店小二热情介绍,“这炖生敲啊,就是把这时鲜的肥美黄鳝宰杀去骨,用木棒敲打,一直到肉质变得松散柔软以后,再和猪肋条、猪舌之类一起炖煮。来秦淮水街的外地客人若是到了我家,这可是必点的一道菜!”
“不错不错。”房守仁撺掇,“这个季节芦苇荡里的鳝鱼最为鲜美,是好菜啊!”
陈馥野瞥了他一眼:“再说一遍,是我请客。”
房守仁只好乖巧点头封口。
“我们一共三人,你再推荐推荐吧。”陈馥野向店小二道。
在他的强烈推荐下,又点了蟹黄汤包,什锦豆腐涝,清蒸鲈鱼。
店小二还在喋喋不休:“我们家的鲈鱼今早才从桃花溪运来,肉质鲜美,白如蒜瓣
。正如唐朝名士张志和在《渔歌子》里所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哦不对,那是鳜鱼不是鲈鱼……”
金芸心痛苦捂腹:“我饿得都要眼冒金星了,谁能把他赶走?”
“行了哥。”陈馥野说,“别念了,你走吧。”
被打断下一段诗朗诵,店小二只好恹恹闭了嘴,转头端盘子去了。
等饭的间隙,陈馥野把瓦匠铺给的凭票拿了出来。
“既然是明早开工,那今天我们收工的时候,就得把摊子给瓦匠腾出位置来。一共就三十平方尺,大约三天能打好模子,顺利的话五天就能完工,正好赶上应付检查,至于装修的事情之后再论,你看怎么样?”
“完全没问题。”看完凭票,金芸心点头,“如果不考虑那些货物的话,三十平方尺,换算一下也就是三个多平方米,对于我们目前的店面来说,倒是完全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