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话 作品

第168章

董真道好。本文免费搜索: 打开它

其实有三贴,但隋棠让董真写完一贴后,便没有再让她写了。因为这日董真在医署当值,一连两位药童过来向她请示药在何处。

一个是杨氏所需,一个是姜令君所需。

隋棠道,“董大夫赶紧去忙吧,今日辛苦你了。”

“漳河湿地多虫蚁,殿下这方子中有几味药用的不错,要是调一调,或许放在旁处也能用。”

“那——”

隋棠话到口咽了下去,因为董真将方子递来,拱手匆匆请辞离开。

隋棠自然没有阻留,只将方子小心放好。偶尔闻董真或淳于诩不忙,就请他们过来给自己读几页医书,或是在林群给她请平安脉时,留他稍读两页。

蔺稷五月底回来的时候,四十余日,她磕磕巴巴地读完了一本医书。将那张方子几番修改,自觉对治疗湿地处的虫蚁叮咬很是有效。

于是,在蔺稷回来当晚,就拿出来和他说。

“殿下一点也不体恤臣,臣十余日策马归来,乏得很。”

隋棠颔首,他说得在理,只在床榻间力气失尽时忍不住嗔他,“你这哪里是劳乏无力的样子!”

“那要看心力费在何处。”蔺稷抱着她睡去。

睁眼又是一日,日上三竿两人才养足精神起身。

隋棠把方子给他,“董大夫看了,也说不错。”

“还记得这事呢。”蔺稷接来扫过,“这些由林群他们做就好,无需你费心。”

“我很认真写的,改过几回了,你留着看看。”

“要不请个说书班子在府里,你无聊了就让他们给你解解闷。我听闻上回你去义诊,可是一人都不要你看?”

蔺稷上下打量她,最后目光落在她白绫覆盖的双眼上,“原是能理解。”

隋棠低下头。

“好了,他们不要你,我要。我不回来了吗,估计要留一两个月。我陪你。”

彼时,他只当她是长日寂寞。

第67章 旧梦窥前世4(中)……

蔺稷所谓的陪伴, 无非是夜中榻上的温存。

他从冀州回来,一则是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二则是为筹措粮草。显然卫泰没有原本计划中的容易攻伐, 战线被拉长,需要做持久战的准备。所以他亲自回来督运粮草, 白日里依旧忙碌。

到底有多忙,隋棠不知道。但闲时, 他确实会来陪她一会。

两人多来也没什么话,他们间的对话十中六七都是在床榻间, 那里也是他们离得最近的时候。但下了榻, 半生不熟。

许是实在无趣,他将卷宗带来长泽堂批阅。但他一阅卷宗,就喜欢当面批复,时不时便传人进来, 时夸时骂,声音忽高忽低。

官员入后院, 隋棠便回去西侧间,抱着垂耳玩。

垂耳伏在她腿上睡着了,不再回应她的自言自语。她轻轻抚摸它, 也不再说话。

蔺稷在东侧间夸赞了一个官员,心情甚好。隋棠将垂耳放在矮几上,摸索着过来, 走到他案前, 问, “还有卷宗需要批阅吗?”

蔺稷点了点头。

隋棠不知他反应,僵了一会,手摸到垒起的卷宗, “那孤给你磨墨。”

蔺稷“嗯”了一声。

隋棠又愣了片刻,她不知砚台的位置,也不知此刻砚台中残墨有多少,可否要添些水,若要添又需添多少。

她少了一双眼睛。

蔺稷也忽略了她不是常人。

常人,譬如他的属官、侍者、书童,给他磨墨,莫说他需要同他们说砚台的位置,把说水添好,把墨递到他们手里,原都是他们磨好墨,清理完污渍,将笔开锋递给他还差不多。

“你作甚?”所以,当他垂眸阅卷的视线里,出现一道缓缓流来的墨水就要浸染他的卷宗时,他蹙眉扬声。

两人仅一案之隔。

好不容易摸索到砚台,五指染了一手墨水的妇人手中一方将将寻到的墨,在他的声响中一个激灵滑到砚台里,于是便又溅出墨来。

或洒在案上,或溅在已经阅过的卷宗上,或落在她手背、袖沿上……

“我……”她意识到弄脏了他的东西,想去擦拭、护住,抬了手又不知该碰向哪处。何论手一伸,上头墨渍还在“滴答”落下。

她咬着唇瓣缩回了手,“对不起。”

“无妨!”蔺稷低叹一声,自己一边收拾一边唤来侍女给她梳洗更衣。

隋棠重新坐回西侧间,未几又闻蔺稷传了下一个官员。

那官员事情做得不好,正在挨骂。

但蔺稷斥了他两句,忽就顿住了口,道是“去书房再论”。

屋中彻底安静下来。

她从座上起身,凭着一点光感去寻垂耳。

垂耳还睡着,她蹲下轻轻抚摸它,“他大概怕骂人的声音吓到孤,所以去书房了

。要不要孤和他说说,孤不会害怕。孤很想听听人的声音。”

她环顾四下,喃喃道,“这里太安静了。”

手上忽地重了一下,原是垂耳醒了,踩上她手背窜走了。然后又是一声落地的声响,之后再无其他脚步声。

隋棠寻声望去,一团模糊的身子蜷缩在墙角。

垂耳要睡觉,也没功夫理她。

她没再走上去和它说话。

如同,她也不会真的去和蔺稷说那些话。

她很清楚,他回去书房阅卷,并不是怕吓到她,是有些卷宗不方便在她面前讨论。

她还顶着一个长公主的头衔。

就当他没回来吧。

从来都是她一个人。

她坐回西侧间的书案前,背诵医书中已经烂熟的内容,伸出指头在案上默写。她读的医书比在漳河时多了一些,甚至还会写一些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