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177章

鸿鹄让他假意向南平报信,这说明,杨后才是朱瑁之死的最早知情人和策划者。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杨令佩失去孩子的那天深夜,小太监其实在宫墙外并没走远。他听到了杨后的痛呼,以及鸿鹄的慌张。

安香将此禀于阿季。

阿季明白了杨家的野心,也明白了,所谓的“正嫡”,其实早已没了。杨家紧锣密鼓地从各地筹措兵马。

如此,与杨家的战争必不可免。

在十安街水湄巷,他与杨令休对峙。

他发现“假梅川”身旁的那几个人,虽然穿着京都的服饰,说着京都的话,但是,他发现他们的鞋底有虎纹。虎纹是南界军中才有的标识。

阿季意识到情势的复杂。

除了杨家,还有外族的人卷入这场纷争。

他不动声色地回了营,没有揭穿。

既外族人想让京都乱,那便乱给他们看。

反正,与杨家的仗,总是要打的。

从杨令休手中逃脱的苏星阑,带着舅舅,进入军营,求见苻将军。

苏星阑见到阿季,第一句话便是:“将军,星阑不才,愿助将军寻到梅医官。”

他没有说“愿助将军谋得大业”,也没有说“愿助将军旗开得胜”,他说的是“愿助将军寻到梅医官”。

他知道阿季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战争,大业,不及妻儿安好。

说来多么可悲。巍巍皇族,每一个当权者都忌惮他,以为他野心勃勃。

唯一看穿他没有野心的,竟是一个十余岁的皇家少年。

阿季决定赌一场。

他知道,他若亲去寻找梅川,纵是寻到,也恐绑架梅川的人鱼死网破,伤到梅川。

这少年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可智取,而不可强夺。

他声势浩大地展开一场“屠杀”。

外族的人以为计谋得逞,欢天喜地回子虚楼禀报。苏星阑一路尾随他们,摸到囚禁梅川的地点。识破大齐与南界互相勾结的阴谋。以鼠成兵。救回梅川。

一切尽在掌握。

而与杨家的厮杀,也有了胜果。

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将杨令佩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为城中的厮杀、为近来的动荡寻一个尘埃落定。

“请娘娘移步宫门口。”

阿季身后的兵士齐声道。

杨令佩出乎意料地平静。

她点头,道了声:“好。”

宫门,墙头。

杨令佩一步步走上去。

每一步都走得稳牢。

她的裙角被风吹起。

城墙下,是成队的降兵,京中的百姓。

第119章 本宫自由了

宫门口的城楼,宏伟肃穆。

厚厚的青石砌成牢不可破的辉煌。

大梁皇宫的正大门,这道门横亘在皇权与百姓中间,把宫廷与民间隔成天河两端。这道门立了近百载。往日,都是由森森的侍卫把守,等闲人不得靠近。从未像今日这般热闹。

人们各怀心事,看着平素只存在市井坊间传闻里的人物一个又一个地登上城楼。

朝霞褪去之后,天空格外的湛蓝。蓝得通透,蓝得清澈。

降兵们仰头看着杨令佩,他们此次起兵所护卫的皇后娘娘。国丈杨晋在各府衙游说,先帝大行,皇后尚未临盆,反贼夺权逼宫,欺凌孤儿寡妇。他们千里迢迢,从九州各处赶来京都,卖命厮杀,不过为的是个“忠”字罢了。

梅川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杨令佩,遽尔取出她腹中的棉枕。

群情哗然。

皇后娘娘的龙脉不存。

阿季高声向城门楼下的降兵们道:“将士们,你们可看清了,皇后娘娘的腹中并无龙子。你们是为了匡扶正嫡而来,本将军一定得给你们一个说法。有道是,不知者无罪,虽你们无召进京起乱,但,本将军知道,你们并非反贼。只是被杨氏所惑。你们与本将军一样,都是大梁的社稷之臣。本将军赦你们无罪,许你们返回原籍。”

阿季说得激昂慷慨,降兵们皆跪下叩首:“谢将军。”

稀里糊涂进京打了一场仗。如今能保全自身,已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杨家为了一己之私,愚弄众将士,实在可恨。

队伍里有人喊道:“杨氏当诛!”

起了头,大伙儿的情绪都被挑了起来。

众人一起喊道:“杨氏当诛!杨氏当诛!杨氏当诛!”

杨令佩摸着平坦的小腹,瞳孔一点点离散:“如今,可是再也不用绑那劳什子了。”

梅川迟疑着,不知该不该趁势将杨令佩弑君的罪行挑破。

她想起在京郊的河边见到朱瑁魂魄的那次。她问他:“是谁害了你?”朱瑁欲说什么,却又艰难地咽了下去。“梅卿,罢了,罢了……”

朱瑁是不想将这件事公布于众的吧。

否则,那日就该将真相告诉她了。

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不复存在了。当朱瑁忆起前世,今生的很多事,他都不愿计较了。他的皇后,与他有过一夕鱼水之欢的皇后,十年前在杨府门前看着东宫马车远去的小姑娘,对他充满怨怼的女子,为他怀过一个孩子的女子,他不愿计较了。

雪花来人世一场,是无根且清净的。

他爱过人,也被人爱过。末了,头也不回地随鬼差去投胎。

死的那日,天上下的赤雪,带走了所有的冤孽。

梅川沉默了。

然而,和花房太监小安子一起,被推上城门楼的鸿鹄,此时却开口了。

她走向杨令佩,磕了个头。

随即,起身,向城楼下的众人道:“大家听着,所有的事,都是我做的。我是杨府陪嫁进宫的丫头,唯杨大人的令是从。皇后娘娘毫不知情。我做错了事,害娘娘小产。娘娘仁慈,没有处罚我。我怕担罪责,想出假孕的主意。娘娘为了护着我,答应了。但是娘娘从未想过生乱,都是杨大人所为。娘娘一心诚恳待苻将军,曾亲自带着他搜宫搜府。将士们,娘娘母仪天下,她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