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127章

孙册道:“这是必然的。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他如果在西南,便灭了苻兄。那岂不是给朱瑁造势?百姓们不明就里,会说新帝有平乱之才。他拿什么夺位?他的想法是,先夺位,再灭苻兄。”

他看向苻妄钦,道:“苻兄一旦按捺不住,发了兵。端亲王便一举两得。借着天下大乱,将皇位纳入囊中。届时,反贼是苻兄,无能的是朱瑁,端亲王既是平乱的英雄,又是匡扶皇室的大功臣,声名赫赫,他的人马全都是正义之师。得民心者,得天下。”

“老谋深算的狗东西!”时允愤愤道:“新帝千防万防,怎么没防他的亲叔叔!”

孙册喝了口竹叶青,道:“端亲王颇擅伪装,数十年如一日的恭顺。老梁帝在的时候,很是信任他。故而,新帝一上位,便视这个叔叔为左膀右臂。”

苻妄钦道:“孙兄,你说的话,我都明白。可妻儿有难,我焉能无动于衷!”

孙册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

苻妄钦道:“孙兄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苻兄当真那般笃定梅医官腹中的孩儿是……”

孙册踌躇着,艰涩地开口道:“梅医官被掳回京城的日子不短了,朱瑁与梅医官之间……苻兄想想,没有哪个男人能心甘情愿地戴绿帽子,何况是帝王。朱瑁既认下了这个孩儿,说明……”

“孙兄休得胡言!”

苻妄钦的面孔变了颜色。

他不允许有人如此揣测梅川。

梅川是何等刚烈的女子。新帝封妃之日,她尚能守住完璧之身。何况是与他情定之后?

梅川腹中的孩儿是他的骨肉,这毋庸置疑。

这是第一次,苻妄钦对孙册动怒。

孙册敛了口。

梅阁。

新帝的赏赐源源不断地送来,堆满了桌案。

梅川坐在殿内,不知是喜是悲。

喜的是,山谷那一夜,她有了阿季的孩子。

悲的是,所有人都认定这孩子是新帝的血脉。包括朱瑁自己。

犹记她刚被掳回的第七天晚上,朱瑁再一次留宿在梅阁。

院中,花匠培植的那棵苍劲而古雅的白梅,花开正浓。

朱瑁在白梅树下饮酒。

他看着天上的繁星,念叨着往事。

他执拗地相信,自己用梅阁锁住了年少时的梦。梅川,就是意和的转世。过去,他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梅阁里,有他欢喜的女子。多好。

以往的几晚,他都安静地枕着梅阁外殿的书案睡下了。今夜,他发出了“平乱”的诏令,却想冲动一回。

他是君王。

他有一意孤行的权力。

他不该有太多顾忌。

得不到她的心,那便得到她的人。

她是他的妃子,这是应当应分的事。

酒气上涌,他脱去外袍,踉踉跄跄地走入殿中。

灯全熄了。

黑暗中,他拉过床榻边女子的手,跌到锦褥上。

朱瑁在大汗淋漓中获得了安慰。他即位以来所有的不如意,似乎得到了补偿。

清晨醒来,榻上没有人。

他问小太监,全贵妃在何处?

小太监答:“娘娘一大早便去御花园采草药了。”

朱瑁忐忑地上朝去了。

他愿意给她时间,去接受这件事。

其实,那晚,被朱瑁临幸的,并不是梅川,而是梅阁的掌事宫女春枣。

春枣是内廷监指派来伺候梅川的。

那晚,梅川本是睡下了,夜半,起来出恭。回来时,听到殿内有动静,连忙在帘后止住步子。

朱瑁睡着后,春枣跪在梅川面前,交待了原委。

梅川愧疚地想,朱瑁动了强行临幸她的心思,这女子为她挡了一劫。

春枣哭泣道:“您对奴婢全家有大恩,奴婢服侍您的日子,眼见您的为难,愿为您效力。”

梅川错愕道:“恩从何来?”

春枣道:“数月前的京中大疫,奴婢的父母全都染上了疫病,是梅医官的药方,救了全城的人。医者仁心。奴婢全家钦佩梅医官为人,感念梅医官大德。”

梅川唏嘘一场。

与人为乐,于己之乐。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她本身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当的事,却意外收获了春枣的感念。

梅川扶起春枣,问她,可想做新帝的妃嫔。

春枣摇头,说出自己的心愿:“家中父母老迈,只想来日平安出宫,好生照料父母。”

梅川允诺,会寻个由头,求朱瑁放她出宫。并赠她一笔钱财,让她和她的父母生活无虞。

春枣叩头涕零。

如此,此事便掩了过去。

只有梅川与春枣知情,其他人一概不晓。

而朱瑁,那夜临幸之后

,见梅川没有闹出大的动静,不知怎的,竟有些欢喜。

直到医官号出龙脉,他的欢喜盛满了文德殿,泼泼洒洒,溢得阖宫尽知。

朱瑁迈进梅阁。

梅川翻看一本医书。

朱瑁的脸上带了几分小心,几分满足,几分讨好。

“梅卿——”

他站在她面前,有些手足无措。

“你有了身子,别看书太久,对眼不好,朕……朕可以把书上的字,念与你听。”

梅川无动于衷。

朱瑁走到她面前,俯下身来。

“梅卿,你莫要生朕的气了,好不好?如今,你有了朕的孩儿,朕一定会厚待于你,绝不会……绝不会再做让你不悦的事……”

梅川仍是不作声,手中的医书翻了一页。

朱瑁讪讪的,待了会子,便离去了。临走时,下令,梅阁上下人等皆赏三个月的月银,务必好生照顾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