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101章

能让先帝放下猜忌,难于上青天啊。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史料记载:天启初年,上伐南界,归京,染疾。医官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端王心甚忧之,为兄亲尝粪便。上执手曰:“弟心纯善,吾子不能及。”

这是个效仿勾践尝粪的狠人啊!

虎口保命。

先帝在位的数十年,想来他定是恭顺有加,唯先帝之命马首是瞻,故而,得到了先帝的信任。

梅川想着:他会不会跟此次陵墓被盗事件有关呢?他与二皇子朱珝有无关联?

毕竟,在这纷杂的局势里,只有他,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动机。

动机很重要。

梅川道:“阿季,去见他,我与你一起去。”

苻妄钦道:“我不喜应承官场上这些复杂的关系。”

“去!”她推了他一把。

少顷,梅川换上一身儿小厮的衣裳,跟在苻妄钦身后,去了前厅。

一个壮年男子,身着蟒袍,头戴玉冠,坐在梨花木椅上喝茶。

他就是端亲王朱旻。

他有武人的健壮,亦有文人的儒雅。

苻妄钦上前行礼。

他抬头,笑道:“苻将军府上的峨眉茶甚好,想来是在天安作战时所得。本王这次来,给将军带了些闽茶,让将军尝尝闽地风味。”

梅川小声道:“闽地的茶不好。香气浮于表面。”

苻妄钦拽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多言。

端亲王又笑了笑:“将军的小厮这般有见识呢。的确,闽地的茶,香气浮于表面。但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本王到如今,觉万事休矣,只想醉卧美人膝,醒来喝一喝香茗。清苦的味道,却是再也不想尝。”

他看了梅川一眼。

苻妄钦坐下来:“王爷今日来,有何指教?”

端亲王问了些军中的事,军饷,驻地,编制等,不过是浮于表面的问题。苻妄钦一一答着。

他若真是想知道这些,去兵部查一查便可,何必亲自来将军府?

忽地,端亲王话锋一转:“听说,陛下有意派将军再度攻齐?”

苻妄钦一愣:“微臣尚未听说此事。”

端亲王道:“先帝在时,天安一战,得了大齐数十座城池。想来,当今陛下比先帝志向更深远。怕是要让将军打到大齐的国都锦城才罢。”

苻妄钦道:“大梁不宜连年苦战。去岁一役,国库耗损巨大,无数男儿,战死天安。微臣以为,至少休养生息三年,方可继续开战。”

端亲王笑道:“将军这番话,若是陛下知晓,恐怕会以为将军怯战了。”

苻妄钦正色道:“无论陛下如何以为,身为人臣,苻某也当如实禀报。”

“将军对朝廷的忠心,本王深深敬佩。来日,将军若有需要本王的地方,只管开口。本王愿与将军,结为知己。”

苻妄钦拱手,默默不语。

他不喜与朝中任何人结党。

端亲王又闲言一番,起身告辞。

临走时,看了看苻妄钦身后的梅川:“将军的小厮,好生俊秀。”

端亲王在拉拢人心。

他恐怕不只来了将军府,还去了其他掌权的官宦府邸。

这个皇叔,城府极深。

梅川见他上了马车,悄悄地跟在他后头,保持着十丈之距,静静观察着。

他没有回京中的府邸。

马车曲曲折折,往烟花柳巷而去。

京都胭脂巷,有大大小小的青楼数十个。

他来这里做甚?

马车停在“风月楼”前。

门口挂着红灯笼。一副对联写得俏丽风雅: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

端亲王下了马车,一个头戴金簪的老鸨将他迎了进去。

梅川走进去,一群莺莺燕燕围了上来,推搡着。

“小爷,来,咱们喝个双盅儿。”

“头一回逛窑子吧?这事儿就像秀才写字儿,熟能生巧……”

她好不容易才脱身。

幸亏没带阿季来。她可是不愿见到他被这帮女人这般揉搓。

端亲王进了二楼最东边的包厢。

梅川扔了一锭金子与龟公,进了端亲王隔壁的包厢。

龟公道:“小爷,来咱们风月楼,不叫姑娘,可是屎壳郎碰上拉稀的——白来一趟!”

梅川笑道:“行,那你便叫个最标致的来。”

又一锭金子扔了过去。

“好嘞!谢小爷赏!”

梅川将耳朵贴在墙上。

隔壁,有隐隐约约的声音传来。

“这回,冒险带你来京中,是想让你见一个人。”

“何人?”

“你还记得一个叫敏蓉的女子吗?”

“怎不记得?她是我

从前书房中磨墨的丫鬟,玲珑袅娜,甚是聪慧。天命不巧,打算抬她为妾之时,府中遭了大祸。劫难过后,再也没见到她。约莫是死了。”一个男子的声音叹息道。

“她与你曾有过春宵几度。事发之后,她跑了。因为不是在册的姬妾,故而官府的差役疏漏了。你可知,她离府的时候,怀有身孕?那孩子不仅生下来了,还活到了如今。”

似有桌椅的响动之声。

男子惊道:“皇叔此话当真?”

“当真。本王也是近来才知晓。”

“皇叔从哪里知道的消息?可靠吗?”

端亲王好一会儿没作声,半晌,才道:“本王在京中有故旧。得来的消息是可靠的。那孩子如今在宫中。或许,他会成为你的机会。老二,你是死过一回的人,当知万事需谨慎。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是朱瑁,你我行事,如在悬崖峭壁行走,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