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92章

每每看见梁帝痛苦不堪的样子,他的嘴角禁不住上扬。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他思及前不久,在内廷监的狱中,他与周镜央的对决。

两个时辰的谈话。

最后,周镜央苦笑道:“珩儿若有你一半狠心,事情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局面。”

他颔首:“若贵妃娘娘有淮王一半的良善,自然也不会落到这一步。”

他笃定地走出内廷监的门。

果不其然,不多时,便传来了周镜央的死讯。

那个女人终于死了。她必须得快点死。死在老头子心生怜悯之前。

小盒子从未觉得宫廷中的气息如此甘甜。

他恨的人,一个个死去。

五月到了尾声。

文德殿门口的白兰开了花。

花瓣微厚。通体洁白如玉。

这一日,小盒子刚从殿内走出来,便碰见梅川。

梅川瞪了他一眼。小盒子无辜地看着她,拱手行了个礼,离去。

梅川走进去。

例行为梁帝诊断了一番。

今日的梁帝却像是回光返照了一般。

他激动地抓着梅川的手,口中呜咽着。

梅川看了一眼蔡公公。

她知道,病人一旦回光返照,死期就在眼前。

“去,唤太子殿下来。”

梅川俯身道:“陛下,您想说什么?”

“他,他,他,他,他……”梁帝大气喘着。

“谁,陛下您说的是谁?”

“朕……朕记起来了……他,他……他……不是苏意和的孩子……”梁帝的舌头打着结,他似乎拼尽了全力,说出了这句话。

梅川一下子惊在原地。

怎么可能?

小盒子那双眼,与太子相像。若他不是苏意和的孩子,那么,他是谁?

第62章 梁帝驾崩

梅川心里所有不得解的疑惑,似天上急而骤的雨,冲垮她之前的百般“自以为”。

她一步步顺藤摸瓜得来的真相,原来并不是真相。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快,快拿银针来……”梅川吩咐着榻前的小太监。

小太监捧上银针盒。

梅川稳下心神,为梁帝行针。

然而,没有用。

生命的灯火燃到尽头,无论如何挽回,都是徒劳。

“父皇——”

蔡公公带着太子匆匆入得殿来。

太子跪在梁帝的榻前。

梁帝涨得通红的脸,转至青白色。

他的嘴张着。

太子流泪道:“父皇,父皇——”

轻仇者寡恩,轻孝者无情。

纵梁帝这些年待他苛责冷漠,待他的母亲不公,可到底是他的父皇啊。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看到父皇濒死的模样,他还是本能的痛心。

梁帝忽然看向梅川,伸出两根手指。

“二,二,二……”

他挣扎着,想吐出最后一句话,他的眼珠子瞪得老大。苍老的手上,一根根青筋暴起。然而,那句话没说出口,一口血却喷了出来。

他的头僵直了。手垂了下去。

两根指头,荒凉地指着某个未知的远方。

太子的手哆嗦着,伸向前去,探了梁帝的鼻息。

头重重磕在地上:“父皇——”

蔡公公哭泣着,喊了一声:“陛下龙御归天——”

满屋子黑压压跪了一片,齐声哀嚎起来。

少顷,宫中丧钟敲响。

国有大丧。

满宫雪白。

梅川一直惦念着梁帝死前说的话。

她坚信梁帝伸出的两根手指,跟小盒子的身世有关。

二,二是什么?

蔡公公等人给梁帝擦身子,装殓。太子神情凝重,将梁帝伸出的两根指头合上。

入棺。

殿外跪着两排和尚与道士。念经超度着。

琼音阁的伶人们吹打着丧曲。

一片混乱中,梅川仔仔细细地查看着梁帝躺过的龙榻周围,企盼着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终于,她看到距梁帝枕边大约两寸的地方,有一小块儿半干的水渍。

那是一个写了一半的字。

王字边,右侧,是一个刁。

不,不是刁,又像是习。字迹模模糊糊的。

梅川的脑子炸开了锅。

太子忙着丧仪之事,周边围满了人。无有她开口的机会。

她沉默地退出文德殿。

杨宝林披麻戴孝地赶来了,她身后跟着的小盒子,亦是一身白衣。

梅川看了看小盒子,又看了看杨宝林。她行了个礼,轻声道:“听闻宝林近来常常遣人来文德殿。”

杨宝林颔首:“比不得梅医官,是先帝爷最信赖之人,日日来此。”

“还望宝林双目清明,莫要被旁人利用了去。”

杨宝林听了这话,看向太子,肃然道:“梅医官言重了。我之所有,皆是殿下所有。我之所想,俱是殿下所想。我虽不如梅医官聪慧,可我心里眼里只有殿下,怎会被旁人利用?”

梅川不再说什么。

杨宝林一心想着以小盒子为蓝桥,与太子亲近。这时,无论与她说什么,她都不会相信,也不愿相信。

小盒子自始至终恭顺低着头,不看梅川。

梅川俯身告辞,往“麒麟阁”走去。

孙石匠死得蹊跷。

文德殿小宫人秦红雨的认罪书。牵扯出未央宫的掌事内监秦明。以此让梁帝以为孙石匠的死是周镜央的手笔。

这一切看似浑然天成,实则经不起推敲。

周镜央为什么要杀死孙石匠?她没有理由这样做。她逼宫、投瘟、通敌,条条大罪,板上钉钉。苻妄钦绑起来的那些塞北细作早已招供。她还有什么必要杀死孙石匠,败坏梁帝对她的最后一分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