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太子酉时二刻离开内廷监,周镜央亥时才撞墙自尽。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中间隔着几个时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太子道:“本王乍听到她自尽的消息,亦很惊诧。今日本王去内廷监,本意只是让意睦明白当年事情的真相。意睦为她所欺,与本王作对十年,恨了本王十年。本王想让他亲耳听听,明明白白,打开心结。本王并没有想逼死周镜央。”
梅川点头道:“现时,殿下自然是没有必要逼死她。陛下让淮王就藩的旨意已下,殿下您监国的日子里,事事妥当,得到了陛下的信任。这个节骨眼,周镜央的死,便是横生枝节。”
太子皱眉道:“父皇留恋她,她知道父皇的留恋。但她也深知,父皇不会再授权柄于她。她一辈子是个好强的人,不甘失败。苟活不如死去,临死还要拉扯本王,最后害本王一次。”
梅川道:“殿下说的,只是她自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殿下离开内廷监的那几个时辰,一定有人进去见了她,说了什么。”
太子道:“那便去内廷监盘问。有谁曾进去过。”
梅川摇了摇头:“周镜央死在狱中。出了这等事,内廷监的人,口中绝不会再问出什么来。谁都怕担此干系,被陛下追责。微臣打听过,酉半,是狱监交接的时分。或许,就是在那时,有人疏通关系,趁乱进去的。”
太子疑惑道:“究竟是谁呢?”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叩门。
“太子爷,宝林见您书房的灯还亮着,嘱奴婢来给您送些花糕来。”
是杨宝林身边的侍女鸿鹄。
“进来——”太子道。
近日,因杨宝林一直在照顾着小盒子,太子对清和院上下的态度软和了许多。
鸿鹄走进来,俯身道:“太子爷,这花糕是用新鲜的槐花做的,香甜可口。您尝尝。”
“槐花?本王记得宫中是没有槐花的。”
鸿鹄笑道:“太子爷好记性。槐花是我们宝林今日傍晚带着星阑回杨府摘的。老夫人想宝林了。”
是了。
杨府的槐花开得甚好。
槐花新雨,独咏晚风。槐花,在民间意味着清雅脱俗。杨宝林之父杨晋,乃士大夫脾性,酷喜此花。
鸿鹄口中唤“星阑”那么自然,说明清和院早已没有把那孩子当太监看了。
太子有些欣慰,向鸿鹄道:“花糕留下,宝林有心了。”
鸿鹄忙笑道:“太子爷愿意吃,便是花糕的福气,宝林的福气了。”
待鸿鹄走后,梅川看着她的背影,心头朦朦胧胧地有了一种猜测。
转而又觉得无稽。梅川眼前浮现杨宝林那张温和娴静的面孔。她有什么理由做这件事呢?
梅川起身告辞。
太子道:“梅医官尝尝这花糕。”
梅川笑笑:“微臣不喜甜食,殿下享用吧。”
周镜央到底是以贵妃之礼下了葬。
梁帝吩咐,银桃等一应伺候过她的仆役们随主殉葬。
淮王调养几日,虽身子恢复了些,但面孔上再也没有了笑容。他似乎比以往更加孤独了。就连看到梅川,亦不再蹦蹦跳跳地唤“二表姐”。
他穿着白衣,跪在灵前,表情木然。
行宫中的那一撞,撞掉了他的懵懂与快乐。
小盒子陪着他,跪在灵前。
淮王看着周镜央的棺樽,喃喃向小盒子道:“如果我争气些,母妃是不是就不会死……”
小盒子用脑门儿抵着他的头。从前他不开心的时候,小盒子就是这样安慰他的。
两个少年,像是一起取暖的小兽。
五月到了中旬,京都已全然入夏。绿荫如海。日头透过薄薄的云层,化作缕缕金光,洒向大地。
将军府。
苻妄钦与孙册在后院射箭。
箭离手,正中靶心。
苻妄钦嘴角带笑。
孙册道:“苻兄,见你这些日子心情甚好,有何喜事,说与孙某听听,让孙某同你一起高兴。”
苻妄钦道:“孙兄,我已定了婚期,七月初七。只待择机向陛下禀明。”
周贵妃薨了,宫中在办丧事,陛下已好几日没召见群臣了。
孙册一愣,手中的弓放下:“苻兄说的,是梅医官吗?”
苻妄钦点头。
除了她,还会有谁?
纵横沙场多年,高官显爵,可只有想到娶了她,苻妄钦方觉人生诸事圆满。
墙头有动静。
倏尔平息。
就像风掠过一般。
孙册想了想,道:“苻兄,你知我略通相面打卦。有件事,我得告诉你……”
“何须吞吞吐吐?孙兄有话直说便是。”
苻妄钦目不斜视,第十支箭再度飞入靶心。
“孙某看梅医官额头开阔,紫气藏于眉宇
,并非寻常女子,实乃有大贵之相。孙某已占过天星,她……的确命属中宫。”
苻妄钦手中的弓箭凝滞了一刹。
他淡淡道:“孙兄说笑了。”
墙头的影子再度晃了晃。
文德殿的偏殿。
梁帝喝着一盅参汤。
万年老参。
续着命。
飞鱼阁的叶奚轻轻地禀着方才在将军府窥听到的消息。
自行宫一役后,梁帝便命飞鱼阁的人悄悄盯着将军府。
叶奚是飞鱼阁头号稳妥之人。几年前,已离宫还乡,嫁做人妇。此番,梁帝再度密召她回来。
塞北汉子的话,他到底是听进去了。
他大限之期不远,不论储君是谁,似苻妄钦这般功高震主的武将都不得不防。
他在朝一日,或可惮压。他若不在了,新君能压制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