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 作品

第58章

银桃俯身,向杨宝林道:“宝林宽宏大度,不计较,奴婢谢过。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但我们娘娘规矩极严,犯了错,是一定要罚的。”

杨宝林想了想,道:“不如这样,他既冒犯了我,便将他留给我处置,可好?”

“这……”银桃迟疑着。

说话间,杨宝林已拉扯着小盒子往自己住的偏殿走去:“银桃姑娘,等处罚完,我便打发他回去。”

银桃不好再说什么,张了张嘴,扭头便走了。

东宫的西殿。

清和院。

杨宝林命侍女鸿鹄端来几碟糕饼放在桌子上。

她端着一盏茶,一边轻轻地吹着,一边细细打量着站在眼前这个孩子。

没来由地,杨宝林觉得他不一般。

那五官,那眉眼,总像是在哪里见过。

贵妃与爷针锋相对,阖宫没有不知道的。如今,贵妃的弟弟刚刚倒霉,贵妃便命人来了这么一出,背后必大有深意。

只是,这深意,她现时没看明白。

“多大了?”杨宝林喝了口茶,问道。

小盒子摇了摇头。

“谁带你进宫的?”

“内廷监掌事,刘显。”

杨宝林指着桌上的糕饼:“吃吧。”

小盒子又摇了摇头。

鸿鹄将他的袖子挽上去,领口扒开,他全身都是伤。旧伤未结痂,新伤便已来了。

杨宝林擅书法,清和院的墙上挂了许多字,有一幅卫铄的真迹,格外显眼,乃去岁进宫时,父亲杨晋送予她的陪嫁。

小盒子看那幅字,看得出神。

杨宝林道:“你识字?”

小盒子点点头。

杨宝林指着桌案上的笔墨,道:“你写几个字看看。”

清和院的笔墨是极好的。杨家的“垂杨体”闻名遐迩。杨晋喜爱收藏徽墨与端砚。他的两个女儿杨令仪和杨令佩,都酷肖其父。

小盒子黑白分明的眼中充满向往。

他走到桌案前,握住笔,写下几个大字:四月晚花芳。

握笔的小盒子跟方才挨打的他截然不同了。那笔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起承转合之间,是山水错落,是杏雨梨云。

杨宝林惊叹。

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他这样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大才。

“你念过书?”

小盒子摇头。

放下笔的他,又是一脸战战兢兢的神情。

“奴才陪淮王殿下去尚书房,奴才站在门外,偶听几句。”

淮王朱珩的功课,素来平平。他一个小太监,偶听几句,便能如此,只能归结于天赋异禀了。

“以后,你想写字,就到这儿来。”杨宝林轻声道。

小盒子犹豫着,渴望着,终是点了个头。

杨宝林蓦然想起从前在娘家的时候听到过的一个传闻。

宫中的一个妃子,以祥瑞入宫。可她进宫仅八个月,便产下一子,是个死胎。梁帝疑那妃子不忠,死胎非皇家血脉,怒气冲天。恰有太常进言,那妃子并非灵蛇,实乃妖蛇,祸害后宫,祸害大梁朝廷。梁帝下令,一把大火烧了那妃子的寝宫。妃子、死胎,和那些伺候过她的仆役,全都未能幸存。

尔后,梁帝还将那妃子的灵牌压在祈福寺的塔下,让她永世不得超生。

那一年,宫中死了太多的人。

周镜央,自始至终安慰着梁帝,陪伴着梁帝,与梁帝一起面对死亡与背叛。

从那以后,周镜央一枝独秀,十数年冠绝后宫,荣宠不衰。

难道……

不。

怎会如此荒唐。

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杨宝林打了个冷颤。

她悄声吩咐鸿鹄:“你去跟哥哥说,让他查查,内廷监掌事刘显是从哪里寻得这孩子,这孩子进宫前的底细。”

鸿鹄点头。

杨宝林的哥哥杨令休,任京畿巡察使一职,在京中三教九流的关系网,四通八达。

天色渐晚。

杨宝林命鸿鹄将小盒子送回未央宫。

走到庭院,却碰见太子殿下。

太子不知何时起身了,站在李树前。

隔着枝头青青的李子,太子看见了鸿鹄身后的小盒子。

他素来对宫中的太监宫女等不甚留心。

这个小太监,他似乎是第一次见。

那孩子的眉眼,瞧着有几分亲切。

还未开口,淮王便急急走进来:“小盒子!小盒子!你没事吧!”

一抬头,淮王看见太子,忙行礼:“皇兄安好。”

原来是未央宫的人。

太子沉默了。

淮王拉着小盒子离去。

杨宝林走了出来,看见太子,忙道:“爷,您醒了?身

上可还疼,要不要传医官?”

太子淡淡道:“不要紧。”

杨宝林走到他身边:“爷,您走这些日子,妾身日日吃斋念佛,求菩萨保佑您平安归来。”

太子伸手摘了一个青李子,咬了一口,唇齿间酸涩一片。

“菩萨保不住本王。本王的命,从来都只有靠自己争取。”

“是。”

“今日朝堂之上,你父亲、你哥哥皆未发一言。这样很好。免得父皇起疑。还以为本王早有准备,煽动朝臣。”

杨宝林的脸微微地红了:“爷无须煽动,朝臣们饱读诗书,不是向着爷,是向着‘理’字。”

她不知道太子的这番话究竟是褒还是贬。

梁帝起初从杨家为太子择妃,无外乎是看中父亲不属派系,清流官宦。

如今,她在东宫,父亲与哥哥自然是避嫌的。

太子摆摆手,示意她退下。

他与她之间,永远像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无舟可渡。

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