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9章
朝政的忙乱也就这几个月了。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地方上多是有能力的大才,之前却因为朝纲失衡晋升无门。如今空出这么多职位,正是分蛋糕的好时候。
所以不过短短半年时间,朝堂就重新充盈了起来。卡着地方官年底回京述职的机会,不少人都成功高升了。
这个年,大家过得喜气洋洋。
秦政在新年时宣布了改元。
国号是不用改的,因为这个位面的王朝就叫秦。
但是年号得改,大家都用年号,他也不好突然就不用这个制度了。而且他还不能称始皇帝,毕竟这里早就有皇帝了,他不是第一个。
想年号是个大难题。
起名废太子殿下撑着下巴想了一下午,觉得哪个年号都配不上父亲。
秦政让他慢慢想,不着急。
其实没什么好想的,陛下没有用年号抒发志向的习惯。他的志向他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了,陛下一向是多做少说的性格。
最后小太子也没想到好的:
“汉武帝是怎么做到起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年号的?我一个都想不出来。”
什么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都是怎么来的。
扶苏去问了问本人。
刘彻告诉他,建元是代表这是第一个年号,元光是因为当年有彗星划过他觉得是祥瑞。
元朔是因为那年朔旦与冬至重逢在同一天内,还回归了同一时刻,他觉得是祥瑞。
元狩是那年有人献上了一头白麒麟,祥瑞x3。元鼎??是他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祥瑞x4。
扶苏:……
扶苏的表情渐渐麻木。
你家祥瑞有点多啊,你怎么什么都当成祥瑞?你是来批发祥瑞的吗?
好在后头就没有祥瑞了,元封是因为那年泰山封禅。太初是因为那年改了岁首为元月,以此作为纪念。
天汉是因为连年干旱。为了祈雨。太始是因为打匈奴惨败,想回归最初连年大胜的时候。征和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社会动荡起义频发匈奴也不安分,就是希望能镇压下这些动乱、天下能太平。
扶苏把这些转给阿父看。
秦政扫了一眼:
“朕若是照着他这个起,当年怕是统一度量衡的时候得起一个,统一文字的时候得起一个,建长城的时候得起一个,修驰道的时候还得起一个。”
扶苏乐不可支:
“那就不是年号了,是月号了。”
扶苏把这话转给刘彻看。
汉武帝十分愤怒:
「胡扯!朕可没有什么功绩都起一个年号!」
他也就改岁首那次换了个年号,剩下的改革都没换好不好?他连匈奴大胜那会儿都没改年号,足足矜持到了泰山封禅才改的!
扶苏回复:
「我觉得按照功绩改,比按照祥瑞改要靠谱一点。」
重度迷信患者刘彻:……
最后秦政还是拍板决定:
“就用乾元吧。”
扶苏觉得不行:
“唐肃宗用过这个。”
虽然乾元是个很好的词,但是他阿父怎么能和别人用一样的年号?唐肃宗李亨是个没比他爹李隆基好多少的家伙,这个年号脏了。
秦政不以为意:
“此界又无唐肃宗。”
扶苏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也罢,那就用这个吧。”
唐肃宗厚脸皮用乾元是他自己的问题,就像宋真宗厚脸皮封禅一样。
说起封禅,最近好像听玄鸟和黑龙他们说泰山府君在骂人。说是因为宋真宗的缘故,好多位面的皇帝再也不搞泰山封禅了,导致泰山君的供奉大大减少。
尤其是那些进过地府的皇帝们,去残缺位面建功立业之后,没有一个搞封禅的。然后他们都不搞封禅,他们不带头,后续继位的明君那些也就没想着效仿先祖搞封禅。
总之是一个恶性循环。
扶苏倒不觉得这完全是宋真宗的缘故,已经在地府待过的皇帝们本来就不太可能再给搞泰山封禅。
毕竟谁还没见过府君打架?
山神滤镜早碎了。
此话一出,泰山府君就去找黄泉府君麻烦了。
因为导致他形象崩塌的原因,就是黄泉府君上门找茬,逼得他躲在家里没法出门。他不出门像是怂了一样,于是大家就都知道泰山君其实也就那样了。
扶苏默默地结束了聊天。
他想起来了,当初这俩人结怨,就是他阿父引起的。要不是阿父太难搞,黄泉府君也不会给泰山府君安排工作,他不安排工作泰山府君就不会搞砸,最后导致两人打架。
作为罪魁祸首,扶苏选择低调。
扶苏扭头跟阿父说:
“我们在阳世多待几年
,现在不能回去,免得他们想起来里头还有我们的事。”
秦政深以为然:
“你也少和地府那边聊天。”
扶苏却说:
“那不行,我不和地府聊天,就拉不平时间流速。我们在这里待几年,回去一看地府也没过去几天,不是白待了吗?”
秦政:……
秦政只好让儿子小心点,不要继续挑事了。若非方才扶苏挑事,府君他们也打不起来。
扶苏一脸无辜:
“我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
第356章 大皇子:天都塌了!我何德何能!
扶苏头疼的女主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解决的原因简单到令人发指。
扶苏惊讶地说:
“你是说,月季已经离开了四皇子府,去东南商会名下的铺子当了伙计?”
底下人来报,说四皇子下狱后,府中不少下人都被管事遣散了。有一些忠心耿耿的没有走,但是月季离开了。